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生命视角解读教材—以《小毛虫》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生命视角解读教材—以《小毛虫》为例

杨梦洁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从生命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材是适应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的,它是以教材为基础,试图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启迪其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帮助儿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在涵养。因此,本文主要以《小毛虫》为例,阐述教师应如何从生命认知、生命成长和生命价值三方面对教材进行解读、分析,以帮助其更好地领略教材中潜藏的生命蕴意。

关键词:《小毛虫》;生命认知;生命成长;生命价值;教材解读

人是以生存与生活作为主要目标的生命存在,教育也正是以此为原点,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而展开多元化孕育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也是生命本身,更应该深入贯彻生命理念。

、教材“生命化解读”

“生命化解读”指的是朗读教材继而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理念与价值意义,由情入景地感知文章的生命主旨,其中也涵盖了课标、作者、单元主题三方面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本文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的其中一篇课文《小毛虫》为例,尝试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重点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解读教材。

二、教学前准备

(一)明晰教育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重视生命教育”,在此《纲要》下,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肖川教授领衔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对生命教育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另外,在《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对二年级学生在生命认知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懂得认识‘自我’对于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并感悟生命的价值。中小学学生是国家的新生力量,但其认知仍处于萌芽期,无法正确理解生命的内在意义,甚至无法进行自身安全保护,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在教材中渗透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认知、培养其生存技能,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当下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洞悉作者、编者意图

在大部分作品中,文章所展现的主旨往往与作者的经历和情感思想休戚相关。所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悟作者的情感内心是解读文本非常重要的前期环节。在《小毛虫》一文中,其作者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达·芬奇,是伟大的画家、雕塑家,他的成就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艰苦练习,使其从《鸡蛋》走向了《蒙娜丽莎》到《最后的晚餐》。在《小毛虫》一文中,小毛虫生命成长蜕变的过程其实就是达·芬奇的成长之路,其中富含着他对艺术的执着与坚持,意蕴浓厚。

另外,从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的意图来看,则是希望通过教材唤醒儿童对生命的认知意识,体验生命存在的美好,明晰生命的价值,让他们未来的舞台更富有创造力与生命力。

(三)明确写作体裁、确定单元主题

部编版教材的特点是在单元形式上更加灵活,采取“单元结构双线组织”,根据教学内容来编织单元主题,富有弹性思考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讲解时,要站在单元的系统坐标轴上,发现课文的共通之处,但又不能抹杀其相对独立性。

《小毛虫》所在单元是为以童话作为统一体裁,内容诙谐幽默,通过动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讲述自我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生命成长”和“生命价值”的认识,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小毛虫》一文中,作者将其生命成长过程作为主要事件,把“化茧成蝶”作为情节发展脉络的转折点,让学生从“变”中感受小毛虫羽化前后的不同形象,从而给予他们生命的精彩纷呈。

三、挖掘生命教育理念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生命教育成为了构建自主生命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从提升生命意识、感知生命成长、体悟人生价值三大教学目标出发,深刻品味《小毛虫》一文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价值。

(一)提升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作为一切事物的来源的基制的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体化,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一般来说,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1]]因而,教师想要唤醒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首要目标就是要引导他们明白生存的意义,掌握生存的能力。

生存能力是人维持生命存在的能动力,体现了生命技能和智慧。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应该进行自主提问“小毛虫生存容易吗?小毛虫想要顺利活下来,它做了些什么?”当学生认识到小毛虫虽然弱小无助,但仍通过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茧屋时,他们就会意识到生存的艰难与重要性。教师以小毛虫为影射,辅以生存教育,能够更加扎实地帮助儿童提升生命意识,使他们明白生命存在的不易,从而倍加珍惜生命。

(二)感知生命成长

人是有意识存在的生命独立个体,具有未完成性,生命就是在不断的矛盾和冲突中走向成长,从而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这是经历了磨练、战胜了孤独之后才能拥有的超脱快感,就如小毛虫成长中所感受到的那样。

因此,教师在执教《小毛虫》时,可以通过小毛虫艰难筑茧、羽化成蝶这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成长中的量变与质变,使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将生命成长通过小毛虫羽化成蝶的方式展现出来。其次,小毛虫的成长中也绝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源于心灵的成长,当它是小茧子时,它相信尊重生命、肯定生命存在,一直耐心等待,在羽化成蝶后,更是不忘初心,努力践行生命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小毛虫的成长历程鼓励学生重视自我生命的成长。

(三)体悟生命价值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教学的目标正是让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无尽的潜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性化的生命价值也是由自我造就的,就如小毛虫一般,它认为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外表,即使是一个弱小的个体也能找到生命的支点,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所以,在小毛虫包容生命遗憾的同时,也换来了平等与尊重,践行了生命的意义。

因此,在社会多元发展的时代,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价值,就连小毛虫都有抽丝剥茧的毅力,相较于自身,是否也应该在成长中不断蜕变,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从生命教育的视角解读教材不但能溶解作者与编者的教学意图,深化文本内涵,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的认知,充分激发其生命能动力,引导他们努力践行生命。因此,本文以《小毛虫》为例,对教师该如何从生命视角来解读文本教材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产生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欧海龙.生命的虚妄与辉煌——论六朝散文的生命意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3):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