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感恩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落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刍议感恩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落实

谯义芳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四幼儿园  贵州铜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552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意识价值观,让他们在正式的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个更加稳固的学习基础和思维品质基础。学前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感恩教育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感恩教育的开展与落实有助于塑造幼儿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但在当下的学前教育阶段,感恩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未能实现与幼儿学习实际的高度结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有效组织、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师;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在学前教育中贯彻的意义

1.感恩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贯彻有助于塑造幼儿良好的思想品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系列教育理念制定和教学方针落实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幼儿园这一启蒙教育阶段,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有助于其奠定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乃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一个更准确而理性的判断和认识。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在当下社会的家庭组织形式中占据相当比重,及个别家长由于对子女过分溺爱导致整个家庭教育的氛围和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成长起来的幼儿具有较强的自我主义,对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感激。感恩意识相对缺乏导致这些幼儿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逐渐表现出一些负面状态。而我们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贯彻感恩教育有助于及时扭转幼儿的思维认知问题,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2.感恩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贯彻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优质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表现的更加积极向上,而消极的环境则会成为阻碍学生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的束缚。塑造优质的环境在学前教育阶段更是尤为必要,这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意识尚不健全,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自发性。而我们在幼儿园内推行感恩教育并塑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可以潜移默化的指导幼儿形成科学且准确的思想认知观念,让他们在这种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下实现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全面进步。

二、感恩教育在贯彻中面临的困境

感恩教育在幼儿园贯彻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侧重于理论讲解而非实践体验。在当下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推行感恩教育时更侧重于从理论角度讲解感恩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同时也会引用一些知名的历史故事佐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教育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但仅仅侧重于表面,而且所引用的历史故事缺乏新意或有一定不科学性。例如,“卧冰求鲤”是教师在落实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会重点讲述的一个成语故事,但这个成语故事被教师应用的频率过高,导致了幼儿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和排斥情绪,甚至极个别幼儿提出了“为什么不用石头把冰面砸开或用火把冰面烤化,而非要选择以体温融化冰雪的方式呢”这种疑问。幼儿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故事的不科学性。当幼儿对整个故事的逻辑结构产生质疑,与之相应的感恩教育所起到的最终效果也就非常有限了。

三、感恩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贯彻建议

1.优化感恩教育的落实形式

感恩教育存在理论性相对较重以及教育形式有待优化这一典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感恩教育的良好贯彻以及幼儿科学思维认知的培养。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感恩教育的落实形式这一建议。具体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以实践形式贯彻和落实感恩教育。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将幼儿置身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受客观事物和相应氛围的感染和熏陶最终自发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实践教育形式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所取得的效果更为突出。教师可以定期在幼儿园内组织一些亲子活动,例如,组织一些需要家长和子女通力协作才能顺利进行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家长会表现出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为了让子女顺利完成游戏也会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支持。幼儿也能从相应的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感恩父母的付出和辛苦。

第二,加强对幼儿的实践行为激励。教育激励是一种优良的教育手段,如果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一定的荣誉奖励或物品奖励,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发展层次不断进取。例如,教师发现班级内的一名幼儿,每天当父母送自己到幼儿园并准备离开时会和父母拥抱并表达感谢,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名幼儿有着良好的感恩意识以及将这种感恩意识转化为外在表现方式的积极性。教师把这种优良的行为在全班面前进行推广,并给予这名幼儿一定的荣誉奖励。激励制度的应用有效调动了其他幼儿的积极性,大家纷纷努力向这名幼儿看齐,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和家庭生活中也更为注重表现自己,不断增强自己对父母以及身边其他长辈的感恩意识。

2.积极塑造有助于感恩教育推行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优质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个人思维和实践行为。特别是在感恩教育的落实过程中,我们注重塑造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对幼儿的思维意识转变和行为培养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例如,学校在每周可以建议班主任教师展开一次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向幼儿系统性阐述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校方也可以统一定期组织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漫画阅读活动、联欢会等实践活动。这可以进一步增强感恩教育在整个校园环境内的影响力,也有助于指导每一名幼儿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将感恩教育的意识固守于心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四、结语

在学前教育育工作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势在必行。幼儿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意识,积极寻找感恩教育工作与日常德育教学活动的契合之处,将二者衔接起来,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思想,在感恩教育工作中完成教育任务,逐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活、人际交往意识。

参考文献:

[1]牛东润.弘扬传统美德 落实感恩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72-173.DOI:10.16871/j.cnki.kjwha.2020.07.076.

[2]牛东润.弘扬传统美德落实感恩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72-173.

[3]姚瑶.让感恩的种子在童心萌发——关于开展中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17(04):36-37.

[4]汪广华.教育质量指标体系视域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8(04):101-104.DOI:10.15927/j.cnki.lygszxb.2021.04.023.

[5]李珊泽.基于生命发展的幼儿园整合课程,指向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幼儿园整合课程内容统整与学习方式研究》书评[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12):63-64.

作者简介:姓名:谯义芳,出生年月:1991年3月11日,性别:女,学历:大专,民族:土家族,籍贯:贵州铜仁印江,单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四幼儿园,现在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