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浅析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陈行

身份证号:120112198703203352

摘要: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人工智能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尽管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在很多领域都呈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在机电一体化发展中,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一步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智能化、模块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加强对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传感器控制技术,是以多种技术的整合促进职能目标实现的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可实现诸多技术优势的充分利用,且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监控优化目标,完成系统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运行能耗的降低。依托传输技术可对系统运行状态及参数展开调整,能转化控制信号及信号为可用传输信号。同时,信息传输中可处理信息,并以适宜规则为根据传输信息,能为系统运行安全及稳定性提供保障。

1机电一体化技术优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优点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结构最优化。相关机械产品中应用机电机构后,能够大幅提升产品控制有效性;而为促进系统变速控制的实现,有必要引入机电系统至变速箱内。当前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显著,以往的人工操作控制已被变频调速电子设备取代,计算机软件控制模式逐渐占据了主导。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计算机软件、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机械产品结构也因此实现了整体性的优化。二是交换优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控制性能及灵敏度方面极具优势,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制造中,不仅可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且信息数据交换安全性更高。在该技术交换优势的运用下,能妥善化解各类技术方面的难题,可带动制造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规避信息交换中可能出现的系统瘫痪情况,为数据提供完整性保障的同时,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三是系统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生产脉络的规划管理。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运用下围绕系统及程序展开统一调控,凭借自动化功能作用,可达成自动化检测、处理信息及诊断故障等目的。同时,在该系统的运用下,工作人员输入对应的工作指令后,可实现工作程序的自动化操控。当系统有风险故障产生后,能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向管理人员传达系统运行情况,并迅速展开对应的处理,可为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能消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隐患,从而帮助工业实现稳定、安全且高效的生产作业。

2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2.1在汽车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必要趋势,是一种搞新概念。从当前我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来说,主要分为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技术两个层面。其中,智能制造技术是工业生产、机械制造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生产现场环境进行自动化监控,并进行智能化分析,能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智能控制。不仅能够降低整体生产成本,还能够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效率。智能制造系统,更多体现在一种智能化人机交互环境,利用计算机等工具充当媒介,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是提升机械产品智能化的一种概念。通过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切实扩大智能化机械产品使用范围,也是今后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新时期,汽车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汽车组件也更加丰富,传统的汽车制造工艺,很难实现汽车各产品组件之前的协同控制,无法实现汽车各部件信息交互性,降低了汽车产品智能化程度。例如,在汽车速度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包括汽车档位大小、油门开度、路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汽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在以往汽车机械制造模式下,需要依靠司机主观判断对车速进行调整,人为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时候不能将车速控制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下。而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通过智能化手段收集路况信息,且对于车速进行智能化控制,保证车辆整体协调性,让汽车产品更具系统化特征。

2.2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目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已逐渐普及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如智能手机及网页浏览搜索引擎方面,可从海量信息中收集择取与用户兴趣爱好相关的内容。立足于技术应用性角度而言,现代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公共设施等方面中,人工智能及通用机器人制造技术已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后,能促进工业规模化及生产经营效率的大幅提升,且能为工业产品质量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可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同时,可实现系统信息库的迅速、及时更新,且能迅速完成处理操作系统指令的下达。此外,智能机器人还可以胜任人类大脑无法处理的复杂性较高的业务工作,整体应用成果良好。

2.3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

集合了信息过程控制管理系统、数字控制管理等一系列系统后形成的综合型制造系统即为柔性制造系统,是自动化工业制造系统范畴下的突破性技术。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业智能设备制造中,通过市场分析统计结果的运用,在调整和优化加工产品生产流程后,能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源,同时能大幅提升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效益。立足于企业信息系统管理角度而言,在应用了柔性制造系统后,结合信息系统能够对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机械数据自动展开整合、处理及分析,同时能凭借各项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自动控制各类机械设备。同时,在软件设计、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中,应用柔性制造系统之后同样能显著提升工作开展效率。

2.4自动生产及信号处理技术

以往生产产品时基本都是由手工的模式进行,此类模式不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基于自动生产技术的智能制造中,凭借自动机械控制的效能,可促进自动化生产模式的实现,不仅能解放工作人员劳动力,同时能使生产与加工效率大幅增加,带动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持续优化产品工艺模式,产品生产性能更高,且能确保产品与社会大众需求相符合。同时,在同时连接终端系统及服务器后,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传输信息数据,结合网络传输及机电一体化信号传输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从适用范围方面来看,智能制造技术同样具备突出的优势,依托电信号传输模块建构双模信号处理系统后,能使信号间干扰大幅减少,从而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应有作用的发挥。

2.5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操纵过程中应用,能够在保证工作效能、品质基础上,控制成本支出。具体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需要运用到模糊控制理论、数据管理系统等。其中,模糊控制主要是根据语言自变量、模糊推理等过程,借助于模糊控制器,完成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操控目标;而数据管理系统则将专家系统、控制理论等结合起来,提升电气控制系统整体协调能力,便于相关人员操控。利用专家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发挥其在调节参数方面的优势,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至智能制造中后,在制造业及各类先进技术的协同运用下,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所以,制造行业在生产实践与管理中需要着重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以生产实际情况为根据选择技术工艺,突出针对性、合理性,以便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尽可能规避失误率,这样一来能带给制造业更可观的生产效益,保障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浩亮.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今日自动化,2019,21(80:52-53.

[2]施博.机械电子工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运用[J].湖北农机化,2019,10(2):41-43.

[3]于川.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J].数码设计,2019,23(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