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试论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及防范对策

杨有志

梧州市藤县消防救援大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高层建筑存在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十分迅速,人员疏散极其困难,扑救难度非常大,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主要调研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原因,并针对如何消除隐患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对策

一、基本概况

为了明确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需要针对相关实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英国伦敦的某高层住宅公寓中发生了火灾现象,其起火点位于公寓大楼的2~4层,并且火势迅速蔓延到整栋公寓大楼。当地消防部门在接到火灾报警以后,派出多名消防员和多辆消防车进行火灾扑救,持续三小时以后,大部分火灾被扑灭,其中火灾造成17人死亡,70多人受伤。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确,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扑救时间长,并且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所以针对我国的高层建筑物,也应该明确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并且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

二、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导致辖区内火灾风险也与日俱增,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其火灾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会设置很多电梯间和楼梯间,一般电梯间是竖向的井道,所以防火分隔效果相对较差,发生火灾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进而导致火势迅速在高层建筑物的每个楼层中蔓延。二是高层建筑物的建筑规模相对较大,并且人员集中,在电梯间中如果有吸烟现象造成明火,或者因为停电问题电梯无法使用等,会导致人员撤离困难。三是火灾的扑救难度相对较大,由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很多人群疏散不利条件,所以对于扑救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会依靠室内的消防设施进行自救,或者使用天梯等进行火灾扑救,由于高度大,所以扑救困难程度也相对增加。

三、 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原因 

(一)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行业部门监管不到位。大部分行业部门未能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的要求,未能依法履行相应消防安全职责,存在监管盲区或推诿扯皮的现象,且在联合执法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2、管理单位管理不落实。建筑管理单位特别是物业服务企业存在对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管理不善等问题。据统计,藤县已建高层建筑中有物业公司管理的有102栋,但很多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缺乏专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限,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造成众多高层建筑存在消防设施器材未能保持完好有限、消防通道未保持畅通、安全疏散条件差等诸多火灾隐患。

(二)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缺失。部分老旧高层建筑由于年代久远,未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部分高层建筑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情况不一样,导致部分业主需要补充缴纳专项维修资金,但是目前补充缴纳机制落实不到位,造成消防设施维修困难。二是住宅专项维修使用困难。由于很多业主不理解等原因,造成在实际申请使用过程中困难重重,导致消防设施无法及时得到维护保养。
(三)消防安全行为不重视

1、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部分业主存在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装饰装修、随意占用消防车道或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疏散楼梯堆放杂物或停放电动自行车等,对自身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侥幸心理作祟。

2、缺乏逃生自救能力。目前,大部分群众未能主动熟悉所在建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位置,不熟练掌握灭火设施设备和疏散逃生能力,一旦火灾发生,逃生自救能力低下。
(四)消防宣传教育不广泛

1、消防宣传针对性不强。消防宣传多浮于表面,宣传手段通常是集中一段时间举行大型的宣传活动,群体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持久、深入、全面、普及。

2、消防宣传互动性不浓。“重媒体、轻群众”倾向突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力不够,单向、被动的灌输式教育缺乏生命力,民众参与意识不高,加之宣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与社区群众的互动氛围不浓厚,导致当前消防宣传工作效率层层递减,无法做到入脑入心。

四、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防范对策

(一)强化高层建筑消防技防物防措施

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加强与住建等部门的协商机制,凡新建、扩建、改建的高层建筑,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其消防设施配置、安全疏散、电气防火等方面,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对已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要进一步落实严管严控措施。对老旧高层住宅消防设施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的,要鼓励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等物防技防措施,提高防范火灾能力。

(二)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保险绳。因此无论是建筑开发商、物业管理人员还是住户都有必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安全知识。要广泛发动社区、物业管理人员消防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进行入户式消防宣传,提示所在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当前针对火灾可以采取的自防自救技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自身安全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要保证在火灾发生以后,可以及时用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并且让自己的身体处于较低的位置中。另一方面是要对明火现象进行扑救可以使用应急通道中的消防设备扑灭明火,这就要求物业及相关消防人员向公众宣传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设备的具体使用流程。并且物业管理人员要配合消防人员组织民众的消防演练工作,同时要保证能够通过提高民众消防安全意识,避免在楼梯间等消防通道中放置易燃杂物。让其明确在高层建筑物火灾发生以后具体的自救方法,进而切实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三)提升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技战术水平

要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技战术措施,组织消防指战员学习《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要点》等作战指南,结合对高层建筑尤其是老旧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状况的摸排检查进行“六熟悉”,完善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优化作战编成和力量调派方案,开展人员搜救、高层供水等实测与演练,强化与微型消防站的联勤联动。一旦发生高层建筑火灾,要快速反应,加强第一出动,一次性调集足够警力和装备,并严格落实官兵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全勤指挥部要遂行出动,实施统一指挥。要坚持“固移结合”,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第一时间启动自动喷淋系统、消防泵等固定消防设施和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灭火,并及时通知建筑专家到场进行安全评估,防止建筑倒塌伤人。特别是火灾初期,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设置进攻起点层和力量集结点,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技战术,快速控制和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贾奎.浅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现状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04.

[2]张小可.对高层建筑消防的一些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2,06.

[3]易勇能.关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措施探析[J].科技资讯,2012,19.

[4]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