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浅析幼儿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王梅

无为市无城幼儿园教育集团同心分园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教育的关注点越来越倾向于儿童成长发育的伊始阶段。幼儿园阶段作为孩子第一次独立的面对集体性的生活与环境,对于幼儿心理成长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关键的。幼儿阶段心理的发展,不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能够有效的增强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教师在幼儿园阶段建立心理教育环境,不仅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进程,同时能够充分运用心理教学的智慧,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探究

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属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接触世界,和世界建立联系的关键时期,更是幼儿自身价值观逐渐形成以及各项能力不断启发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以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有目的的制定富有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幼儿教学内容,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完善,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首先,语言环境的影响。教育的过程就是言传身教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幼儿园阶段作为幼儿成长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幼儿教师要在语言表达中将自身对于幼儿的尊重和理解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公平、公正、不偏爱的语言环境中快乐的成长。教师要以自身为榜样,做好幼儿的模范。其次,幼儿园活动环境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幼儿的心理在幼儿园活动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与产生。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将心理健康与之结合,不断提高幼儿沟通交流的欲望和能力,让幼儿在愉悦的幼儿园活动环境中体会到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合作沟通的愉悦感,发挥幼儿园活动环境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再者,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全面性也具有很关键的影响。在当前基础教育变革进程中,在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变革下,对孩子心理教学不但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而且更需要父母的主动协助。现阶段仍然有不少父母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对孩子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十分的陌生,这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导致幼儿认知上的混淆。唯有在家庭共同合作的前提下,才可以从根本上给孩子们营造健康的心灵发展环境。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舒适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阶段作为孩子语言能力发展以及心理健康不断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语言环境的营造是非常有必要的。中班幼儿自身的个人意识以及理解能力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教师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要时刻践行自身的榜样示范性作用,并通过自己的引导和适当的规范,让幼儿成长的语言环境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语言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有句古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于是非褒贬的辨别能力依然不够强大,但是却能够在语言表达中感受到别人的善意或者攻击。教师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形象的卡通动画或者自己的真实经历,让幼儿深刻的体会到语言对于他人心理的伤害性,从而形成有意识的自我语言规范,使幼儿成长的整个环境更加的舒适。

(二)创设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

活动环境中幼儿能够更加自如的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不仅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节与契机,更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重要外在环境之一。只有在轻松的、多元化的活动环境中,幼儿才能真正的放松自我,展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同时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指明方向。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辅助形式,结合幼儿兴趣,不断的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活动环境,比如多媒体设备还原真实事件、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竞赛等活动场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加细致的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自然反应,反推出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中的缺失点,并加强引导。比如很多幼儿在观看行人过马路不等红绿灯的视频时没有任何的反应,这样的反应恰巧说明了在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中规则意识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正向引导的薄弱。在多元化心理健康活动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能够针对幼儿表现开展更加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家园合作

新教育理念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入园之前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心理上对于家长的模仿和依赖意识也是最明显的,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家庭教育纳入教学设计中,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提供理念一致、行为同步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平台的打造与家长进行及时的联系与沟通,针对幼儿心理上的某些意识或者欠缺进行交流,并达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引导,让幼儿从学校到家庭所接受的心理健康引导始终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家园合作模式的开展不仅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加深家长对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认知,营造出更加合作健康的幼儿心灵发展环境。

结语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无须赘述,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幼儿心理健康的不断发展铺平道路,为幼儿未来成长的全面性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俊萍.教师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03):79-80.DOI:10.13617/j.cnki.sxnedu.2022.03.039.

[2]崔红玉.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探讨[J].教育艺术,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