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殷大新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池供电局 广西河池市547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运检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运检长期以来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运检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对变电运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应充分利用人员作业模式的改变,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适应变电运检专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其次探讨了运检一体化业务融合开展的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运检一体;融合;变电设备

引言

电气企业运用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得要积极转变先前较为传统化的管理模式,促使运行与维护等工作行程一个整体,来掌控运检工作的重难点,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最大限度之上来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稳定、优质化的电力能源服务。落实市县变电运检“同等标准、同步管控、统筹部署、统一考核”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变电运检管理水平。通过统筹调配市县公司的变电运检资源,充分发挥市公司专业优势和县公司属地优势,实现变电运检一体化集约管理的新管理体系。

1当前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1.1运维检修人员缺员和同一时段不同专业间人员忙闲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正常情况变电专业核心业务———设备停电检修,一般流程是先由运维人员进行倒闸操作、安措布置、工作许可,然后再由检修人员进场开展检修作业,工作结束检修人员退场,运维人员开展设备服役操作。在倒闸操作阶段运维人员缺员矛盾突出,检修人员出于等待状态,设备检修实施阶段检修人员缺员矛盾突出,运维人员处于等待状态。同一时段不同专业间人员忙闲不均衡。

1.2单一人员劳动强度过大过高问题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相关检查人员在一定环境下单独承担变电站的运维工作,人员单一、劳动强度高的现象明显。由于任务标准和强度的不断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将会大打折扣,从而产生更大的安全威胁。同时,在变电、交通、检验一体化的实施阶段,前两项工作现在都是一人完成,缺乏适当的精神和物质激励。

2运检一体化业务融合开展的工作

2.1建立帮带团队,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梳理运维检修人员在一体化体系工作中的业务弱项,建立专业团队帮带队伍,对变电运检班人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由技术员班组长每月汇编典型运维消缺项目案例库,对班组人员开展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项活动。利用“劳模工作室”实训基地,各专业团队分批次到实训基地开展交叉项目的实战演练。专项培训后通过组织各班人员对融合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促进班组成员深入学习掌握运检一体化项目内容。

2.2全面排查评估建立可视化风险库

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出货检查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筛选评估,结合筛选评估内容,建立可视化风险库,以协助电力企业全方位控制电力系统运行和工作情况,针对难点,开展全方位管理,显著提高检查工作水平和效率。在电力系统调查评估阶段,运输检验人员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执行,使运输检验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3分步实施业务融合培训

第一步:课堂批量学习。项目开始前对运维人员进行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以批次为单位,每批次分别从4个专业进行安排,使用“师带徒”“一对一”帮助,组织学习技能到团队中进行攻关,如表格、部门进行后续人员培训计划进度、具体根据现场工作安排项目学习,并为随行人员安排教师。教师负责每个培训项目操作方案的制定、操作内容的理论培训和现场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在每个培训项目完成后,对徒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考核后,即可进入下一个培训项目。中心负责提取辅助人员的技能难点,由这批人员组成学习团队,对技能难点进行技术攻关,按期组织学习团队的技能考核或考核,逐一实施合格考核。第二步:通过业务协助的方式对所有维修人员和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在后续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单位制和模块化的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由参与课堂学习的员工负责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单元制和模块化培训后,对每个项目进行考核,直到每个团队成员都能熟练掌握为止。第三步:以现场操作为先导,开展技能实践。结合年度大修、技术实施项目的独立实施,开展维修工作,维修人员作为工作人员,由操作站人员作为作业班组成员,开展倒闸操作,变电站人员作为作业的监护人员,维修人员作为操作人员,通过交叉实习培训,把工作与培训结合起来,提升维修操作的专业性。

2.4梳理编写完善标准化作业卡

加强风险控制,促进运输和检验人员在规范操作中积累经验,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变电、运输、检查一体化,要求相关运输、检查人员按照规范流程执行,注重重点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对策,防止电力系统和人员安全受到危害。

2.5市县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各部门工作职责

市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县公司电网运维、检修专业管理。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县级供电公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实施方案配套制定市县安全管理相关子方案。人力资源部负责指导、督促市县变电运检一体化相关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绩效、培训、队伍建设等,根据实施方案配套制定市县人力资源调整相关子方案。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承担地区电网(含城区配网)调度运行、系统运行、调度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管理职责,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市县调度相关实施子方案。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办公场所、车辆等后勤保障管理职责,根据实施方案配套制定市县后勤管理相关子方案。变电运行中心负责110kV及以上变电站、已上划至市公司管辖的变电站变电运维业务,并协助设备管理部对未上划县域的变电站变电运维进行专业支撑。变电检修中心(二次检修中心)负责及以上变电站检修业务。

2.6强化对隐患风险的评估和判断

变电站运检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运检人员应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消除这些隐患,提高运检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变电站交付检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针对可能引发的风险制定管理机制,全方位监测风险,从而显著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如果对管理机制进行预警,监测人员可以及时使用相应的对策解决。在现代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运输检验风险管理系统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对潜在风险进行分类,运用信息技术制定解决方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分类。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解决方案以提高流程风险的降低。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电力企业会将重点集中放在变电运检班组做好设备运行检修工作。通过分析电网变电运检一体化新管理体系的优势,并探究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新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与计划,通过统筹调配市县公司的变电运检资源,充分发挥市公司专业优势和县公司属地优势,实现变电运检一体化新管理体系,促进变电专业本质安全水平再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敏.35 kV及以上电网“运检一体化”工作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21)∶100-103.

[2]吴敏敏,何东皓.县供电企业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创新与实践[J].企业管理,2018(S1):112-113.

[3]李艳霞.电力培训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建设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4275-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