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资助育人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关于大学生资助育人的探析

袁刚 ,王嘉文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710100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多维立体资助模式本身也是一个

开放、与时俱进的过程,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高校要在现有资助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新模式。高校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奖、助、贷、勤、减、免”为一体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以经济资助为主的传统资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资助育人工作的要求。[1]因此、高校要从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合格人才和建设和谐校园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育人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多维资助模式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扶贫与励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奋发成才的良好品质以及诚实守信、勇于进取的道德情操。寓教于助、积极探索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关键词:资助育人 大学生 国家政策 生活水平  减轻负担

  1. 资助工作的成果

1.1我校资助工作成效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不断完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学生受益的工作格局,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1.1多元化资助体系初步形成。“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基本建立按照“经济上予以资助、生活上予按照“经济上予以资助、生活上予以照顾。思想上予以引导。[2]学习上予以帮助”的助学工作方针,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建立起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争取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形成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同时,高校也创新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模式。

1.1.2资助管理机制日趋完善。资助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和高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为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已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辅的资助经费保障体系。各高校逐步建立起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等工作机制。为推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此外,银行资助卡、支付宝、校园一卡通等信息技术、金融技术以及财政手段的引入。也大大提高了高校资助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2.资助育人工作的法律分析及目的意义

2.1实施资助育人的目的及意义

2.1.1 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首先是对国家相关助学政策的实施情况的贯彻,国家的相关助学的政策法规很大程度上照顾了广大学生实际需求并解决了学生一定的实际困难。因此,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能够让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出相关政策出台的意义。

2.1.2 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发展:“助学金”顾名思义,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并非是一种面向广大家庭条件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奖励方式。[3]

2.1.3辅助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助学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是一份温暖的关心和关怀,更有千万学子们心灵的慰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传递一份爱心。同时,助学金也为学生父母减轻了负担,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让大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并能让学生全心投入学习之中。让他们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高标准要求自己,妥善处理学习和业余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2.2资助育人依据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国家本科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第一条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4]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

区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

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81-85.

[2]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51-155.

[3]季枫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32-35.

[4]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4、129-131.

作者简介:袁刚(1990—)男,山西大同人,汉族,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硕士,讲师,二级创业指导师。

作者简介:王嘉文(2002.2-),女,汉族,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2020级本科生。

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学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社会实践团队“青春使命 安全同行”创新创业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