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优势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试论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优势与

途径

王珺

西北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9

摘要:公众考古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20世纪中叶诞生于欧美并迅速发展,我国的公众考古学尚处于初始阶段,公众的考古知识水平和文物保护意识亟需提高,所以必须注重公众考古学教育。高校博物馆是公众考古学的主阵地之一,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发挥其纽带作用和教育功能,对促进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众考古学;高校博物馆;公众考古教育

引言

近年来,有关公众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十分丰富,已成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热点。作为现代文明成就的公众考古学的出现、传播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表明了传统考古学与公众的联系日渐紧密。作为联系公众与考古纽带的高校博物馆,兼具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是向师生展示考古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公众考古学发展的主阵地,在公众考古教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是新形势下考古学发展和博物馆建设的必然要求。

1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优势

公众考古知识的获得与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公众考古教育工作的开展。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展示文化遗产及其研究成果,是考古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而隶属于大学的高校博物馆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展示考古成果和普及考古知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1受众优势和师资优势

高校博物馆隶属于大学,一般位于大学校园内,其受众主要为校内师生。青年学生是高校博物馆的主要受众,这一群体的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是参与公众考古的主力军。另外,高校博物馆不仅具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同时还与校内考古学、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师联系紧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师资力量。

1.2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

大学具有以院系为单位的组织结构,同时还有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及其他各种学生团体,可以通过多重纽带与学生建立联系,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与人员组织。高校博物馆在举办展览、讲座或组织考古实践等各项活动时,可以利用各种学生组织将信息快捷地传达到师生中间,并能得到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2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途径

2.1考古实践教学理念的转变

人类在认识自我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基于自身存在两种能动性,即自发和自觉,“自发”是指人们缺乏对事物规律性认识时的活动,盲目地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科学地预见其活动的后果;而“自觉”与“自发”相对,指人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时有计划的、有预见性的活动。因此,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自发性转化为自觉性,考古实践教学改革便是这种理念的有益尝试。首先,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理论教学中有关规律;其次,在认识考古学本身的前提下,提升个性发展与实践内容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使得实践具有吸引力,使学生有激情、有动力积极探索规律,自发探索未知的能力。这种由内及外的“自觉式”学习模式,不仅仅起到了优良的教学效果,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2.2扩大考古文博就业岗位容量

建议各地和有关部门坚持整合文物资源、保护文化遗产,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场馆建设、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等方面出台更多举措,给予县级以下文保机构、地方考古队伍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文博和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有针对性地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力量。一方面用好现有各系统队伍力量,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数额,做强做大国家级和省级队伍。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增加文物保护和考古技工辅助性岗位等,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实现。

2.3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田野调查,以社会实践宣传文物保护

田野调查是重要的考古工作之一,是获取考古信息的重要方法。田野调查也可以作为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专业学生或公众学习考古知识的重要途径。与考古发掘相比,田野调查具有用时较短、组织方便和选择灵活等优势。高校博物馆可以用“考古夏令营”的形式组织校内师生开展田野调查活动,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将部分公众纳入到这一活动中来,让参与者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考古工作的内容与流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参与者养成人文关怀精神,强化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正是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公众考古学所要实现的最终结果。

结语

随着社会公众认知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公众对考古学的兴趣不断增强,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对传统考古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触动,促成了公众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目前,公众考古学在我国的发展成果已在考古学界、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了共识,但我国民众的考古知识依然相对欠缺,文物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各项优势,积极开展考古实践活动,普及考古知识和文物保护常识,着重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考古教育,将对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本文系201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公共管理视域下西安高校博物馆公众教育集聚模式构架研究》(项目号:19JK0836)资助项目。

2. 本文系2021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高校博物馆对西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项目号:2021HZ-858)资助项目。

3. 本文系2022西安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西安打造博物馆之城对策研究---基于政府、馆方和公众的共同需求》(项目号:22LW141)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贺云翱.“公众考古”的兴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J].大众考古,2015(8).

[2]张敏.公众考古与博物馆社教工作结合的思考[G].//扬州博物馆.江淮文化论丛: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3]张惠朗.试论高校博物馆的功能[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