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下旅游型服务区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交旅融合下旅游型服务区建设研究

申静蕊

天津市高速公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073

摘要:交旅融合对服务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包括通达度要求、功能要求和生态要求。在对旅游型高速服务区相关研究简要回顾基础上,针对旅游型服务区建设现状,特别是旅游服务区存在的整体认识、资源开发、人才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旅游型服务区建设基本思路。

关键词:交旅融合;旅游型服务区;建设思路

中国已成为一个运输大国。在交通与旅游一体化的背景下,高速服务区应转变为旅游服务区。要提升和重塑交通服务的基本功能,积极拓展服务区的旅游功能。旅游服务区不仅是交通强国建设软件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构建“快进慢游”体系、提升旅游休闲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交旅融合对服务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对服务区的高通达度和高可进入性的基本要求

评定某地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是通达度和可进入性,同时,这也是服务区扩大客源量的基本条件。交旅融合发展趋向对服务区的基本要求是高通达度和高可进入性。

(二)对服务区服务功能的更高诉求

交旅融合是一种产业融合,更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交通行业要求的變化,服务区作为交通行业的一部分,其交通服务功能要向旅游服务功能转变,不仅要满足一般运输要求,更要满足游客外出旅行和休闲游憩的需求。

(三)对服务区功能拓展的深层要求

服务区作为交通通达的“驿站”,在向旅游型服务区转变意味着对服务区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譬如地域文化的展示功能,即旅游服务区要努力成为地域文化展示的窗口,促进地域旅游文化推广和旅游营销。服务区的建设必须以特色文化为魂,将文化因素渗透到服务区建设的每一个部分,并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名片,发挥服务区的窗口效应,将服务区打造为一个有别于传统服务区的主题型服务区。

二、旅游型服务区发展现状

(一)旅游型服务区发展概况

各地服务区抓住了“交旅融合”的发展机遇纷纷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已有一批旅游型服务区初步建成,如2019年由中国公路协会专家评审会评选出重庆冷水服务区、安徽省九华山服务区、江西省庐山西海服务区、浙江嘉兴服务区、福建省青云山服务区等12大“2019全国高速公路旅游特色服务区”,为其他省份探索“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总体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旅游型服务区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行动。

(二)现阶段旅游型服务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旅游型服务区建设的整体认知有待升级

服务区的建设既要满足其商业性又要保证社会性。即满足人们的基本出行需求,同时需要对人们出行舒适度等心理需求方面进行提高。所以走“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并不意味着弱化或取消服务区的社会性功能,而是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必须在保障服务区社会性功能正常运营的基础上进行。

2、对旅游型服务区的开发操之过急

服务区的经营开发应该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车(人)流量及主要消费人群,因地制宜,进行针对性开发。同时,对服务区的经营和投资需要仔细考量和评估,确定其系统的经营模式。不能过分追求服务区和旅游业的硬性融合而产生资源匹配不均衡或者土地开发空间不足的问题

3、专业性人才岗位空缺

旅游型服务区的规划和建设,在专业性人才方面还有所欠缺。旅游型服务区品牌的策划、开发、运营和推广都需要一定专业性人才。而不能照搬大部分传统的“管家型”人才,其对服务区缺乏前瞻视野和眼光。

四、交旅融合视角下旅游型服务区建设策略——以冷水为例

(一)建设思路

由工程项目到旅游项目。旅游型服务区在规划思路上就与传统服务区不同,在旅游型服务区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态度进行规划。旅游型服务区的建设应当按照一个旅游项目的标准和基本思路进行建设,基本上要遵循昂普(RMP)分析理论。首先,要对该服务区所辐射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其次,要在资源分析基础上,明确此旅游型服务区的发展定位,甚至提出一些宣传口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旅游型服务区产品设计和打造,并拓展其功能。冷水服务区在建设中不仅保证了通达度和可入性,服务区在设计之前,就首先考虑服务区的安全和舒适,能够使人放松身心、便利出行。除了要满足人们出行、休息、饮食等基础需要。而且在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地域文化、地域资源条件。在规划中,冷水服务区与黄水旅游度假区深度融合,在保证安全方便、高效管理的基础上,凸显自然的环境设计,创造出代表当地服务区美好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并融入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文景观,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二)功能提升

由单一交通功能到综合旅游功能。高速服务区本身具有交通通达功能,主要为旅客提供交通服务。交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出行需求发生了变化,外出游玩成为旅客出行的主要需求,旅客在此也变为旅游者。面对服务对象的变化,服务区的功能应当循序渐进的提升拓展。为旅游服务是旅游型服务区应当具备的功能,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意味着旅游型服务区的功能也应当是综合性。除了交通功能、服务功能外,旅游型服务区应当具备民生集散功能、文化功能、信息功能,产品功能等四大功能。冷水服务区以交通运输功能为基础,逐步拓展了以“房车车位”和“自驾营地”为主要内容的自驾功能、以“游客集散中心、接待中心、物流中心”为主要内容的集散和民生功能,以及“温泉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功能,并努力建设 “大黄水”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游客中转站和接待中心。冷水服务区功能已经相对完备,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拓展文化功能,注重地域文化展示与推广。

(三)产品创新

升级服务区的旅游产品。高速服务区的功能得到了改善。事实上,旅游服务区的特色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作为旅游+交通项目开发的旅游服务区,在功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和流程升级再造。冷水服务区毗邻大黄水旅游区。营地周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云中花都、高山滑雪场、土家族生态民俗旅游线的重要入口。一方面,要打通冷水服务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脉络,为旅游生态系统建设奠定基础,构建慢行产品体系;另一方面,应积极与周边景区互动,构建联合产品体系,开展联合营销。最后,要加强自驾营地建设,突出生态和文化双重特色,尤其要积极融入该地区的土家族文化,以促进公路旅游产品体系的创新。旅游服务区应形成以公路旅游产品为核心、慢行旅游产品和联合旅游产品为重要支撑的完善的产品体系,实现旅游服务区的综合旅游功能。

五、结语

在交通与旅游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服务区的建设有两大动因:一方面是交通运输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是推动交通运输业积极寻求新出路的动力;另一方面,游客渴望更好的旅游生活,这就要求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积极互动,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服务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未来,旅游服务区的建设需要旅游部门与交通部门、旅游企业与交通企业等多个主体的互动。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支持更多服务区拓展旅游功能,因地制宜建设旅游服务区。交通运输企业和旅游企业可以共同推动旅游服务区的建设,特别是积极探索商业模式。目前,对服务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应用研究。更多的旅游研究者可以关注这一领域,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服务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基于宅基地流转的旅游型乡村发展策略——以吉林市为例[J]. 忻益慧,朱思慧.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1(01)

[2]遗产商品化理论视角下旅游型乡村的中产化进程研究——以福建一都镇为例[J]. 符颢,朱喜钢,孙洁.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8)

[3]旅游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耦合关系研究——以安徽铜陵大通镇为例[J]. 张泉,柯鑫.  建筑经济. 2020(S2)

[4]“拟像”的陷阱: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误区分析[J]. 陈亚军,张帆.  学海. 2020(06)

[5]旅游型古镇民俗文化研究概述——基于CNKI检索文献的统计分析[J]. 黎嘉珺,韦子番,陈蕾,葛怡萱.  湖南包装.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