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

郑照杰

450203199009270715

摘要:林业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重视的重要行业之一,通过林业发展能够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林业资源,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在以往的林业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对林业资源进行了大面积破坏,给林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限制。面对不断恶化的生长环境,我国开始重视提升林业生产效益,扩大林业生产规模,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为了能够提升造林工程质量,需要重视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其中造林技术以及抚育技术是最为常用的技术类型,对于林木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林业生产;造林;抚育技术

引言

林业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如何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林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林业生产中,造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造林效果受现场环境和土壤情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造林工作中必须考虑本地的实际需求,结合自然环境和相关政策统一安排造林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造林与抚育技术尤为关键,是确保各类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也是做好造林工作的技术前提[1]。只有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浅析当下林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大力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各相关部门开始积极转变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引进先进林业造林技术和育林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对林地进行科学管理,将单一种植方法改为多样化种植方式,实现有限林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促进林业可持续经营管理道路。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管理人员不重视林业造林规划,缺乏规划前实地调查,制定出的规划不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造林效果不理想。同时,部分林区缺少资金、设备和技术投入,培育条件差,培育出的种子质量不佳,幼苗成活率较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林业造林育林的难度。

2林业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2.1选择合适的栽培品种

品种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林业生产效益,如果选择的品种不合适会使其后期无法适应自然环境,生产性能降低,对于林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在选择栽培品种时应当结合当前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营林要求进行挑选,如果选择外来树种需要保证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避免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例如种植区域气候干旱,要选择具有耐干旱性的树木品种进行栽培,可以避免后期树木因干旱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如果种植防护林应当将生态效益作为造林重点,选择具有保持水土能力的树木品种,具有抗风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调整生态环境。如果种植经济林需要挑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品种,并结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量选择种植品种。相关人员应当对光照、气候、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了解意向树种的肥料需求、水分需求等,结合树木的生长特性和生产需求明确栽培品种的结构。

2.2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是对对苗木进行持续的栽培和种植,这种方法限制因素较少,对土地没有严格要求,且幼苗生长速度快,适用于大多数林业生产和发展。但是,植苗造林技术整体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成本,而且对造林技术和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从整体成本计算来看,远超播种造林和分植造林,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3注重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

生态造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结果。传统的造林技术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但在实际造林工作中,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生态效益。生态造林技术则更加重视造林的生态效益,主张在造林中,既要融入原有的生态系统,又要营造一个科学完善的人工生态系统,为每一种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要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对造林方案进行科学的筹划,明确每一片林地所包含的主要植物及所构建的生态系统,确定这一生态系统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及如何在造林工作中营造这些生态要素,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生长和发展趋势。此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造林技术方案,建立人工林生态发展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结合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人工林在自然环境下的种群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分析现有生态造林技术方案不足的原因,对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增强生态造林能力。

3林业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3.1强化林地抚育

在林地抚育期间,需要重视林区土壤质量,确保林木在适宜土壤环境中生长发育。应跟踪调查造林苗木,查看苗木生长发育情况是否符合预期,若发现根部裸露、苗木歪斜的现象,需要立即松土,培土扶正,改善土壤条件,为苗木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加强对施肥管理的重视,采用基肥、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根据苗木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肥料组合,合理施用钾、磷、氮肥等。在高温干旱时,施肥、灌溉应同时进行,并于施肥后进行松土除草,调节土壤性能。在林区内建设监控体系,通过视频监控、传感控制等技术手段加强林区普查监测,一旦发现火灾或病虫害隐患,需要第一时间查证。为进一步提高营林生产管理质量,应采用动态化监测方式,确保林区监测体系切实发挥效用。此外,还可采用农林间作的方法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林区土地利用率,完善林区生态结构。农林间作农作物多选择豆科植物,不可选择高秆植物。应注意控制间作植物距离,并结合农作物与林木生长状况进行施肥,延长林区生物链。

3.2抚育监测

在抚育林分选择固定标准地时,要结合小班面积来确定标准地的数量,如果小班范围内的地形起伏相对较大,则可以适当多设一些标准地。在此期间,还应注意设置数量、规格一致的对照标准地。固定、对照标准地林木要进行标记,其中对照地块无须开展采伐作业。当中幼林抚育结束时,应该在树木停止生长后针对固定、对照标准地开展生长量检测并分析落种情况,这样便可以观测到采用不同抚育方法时的林区生长情况。通过针对保留木与对照地块同规格树木进行调查,并记录档案,能够在林区的长期监测期间掌握林区的林分因子,进而为公益林中幼林抚育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提高公益林的林木生态质量。

结束语

造林抚育工程的开展对于我国生态系统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能够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在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地适树、混交搭配、生态性、稳定性、容易繁殖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技术以及造林方案,确定具体的栽培树种,做好造林地块整地、种苗选择处理,选择合适的栽培密度、造林时间,以此来确保后续林木的健康生长发育。在抚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针对幼苗、幼龄树木、中龄树木采取针对性抚育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好水肥管理和修剪间伐,创设合适的生长环境。在今后的营林造林工程中必须要重视造林技术以及抚育技术应用意义,确保落实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推广新型的造林技术。

参考文献

[1]邢伟成.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9(24):222-223.

[2]赵振坤,张建海,陈金莲.试论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J].花卉,2019(24):193-194.

[3]李向阳.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方法及抚育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9,10(24):138-139.

[4]黄保国.浅谈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8(05):65+90.

[5]乔立兵,张和阳.造林与抚育相结合提高森林覆盖率[J].花卉,2018(06):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