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渗漏成因分析与控制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水工建筑渗漏成因分析与控制方式研究

曹健源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重庆市 40006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工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渗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提升水工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完整的质量管控方案,减少渗漏问题对水工建筑安全造成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水工建筑项目质量受到了广泛关注,要落实更加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的留存,维持渗漏预防和维护工作的整体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工建筑渗漏危害,其次探讨了水工建筑渗漏成因,最后就水工建筑渗漏的控制方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渗漏;成因;控制方式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及质量都得到了更多的保障,使得我国水工建筑工程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地理环境较为复杂,进而导致水工建筑工程往往需要面临不同的情况,这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风险导致渗漏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水工建筑工程往往会有更高的施工标准,要求施工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提前预防渗漏问题,保障工程安全,而这其中帷幕灌浆技术是最为常用且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近几年来颇受行业内的重视。

1水工建筑渗漏危害

相较于普通建筑结构,水工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处于水环境中,水压和水流侵蚀作用双重破坏力,对建筑结构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一旦水工建筑出现渗漏问题,不仅会对基础工程效益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为水工建筑多数采取的是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筋腐蚀生锈也会影响结构的密实度以及材料的强度,所以,严重渗漏现象会导致水工建筑大面积破坏或者是坍塌,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2水工建筑渗漏成因

2.1变形缝渗漏

为了避免不同位置的相互作用,要利用变形缝实现合理性止水,因此其水密性较好。一般情况下,变形缝不会出现渗漏问题。然而,若是变形缝自身的结构失效,则会造成严重的渗漏,究其原因,因为止水材料出现了老化或者是腐蚀问题,加之自身弹塑性强度不足,就会产生止水材料被挤出的问题,形成严重的开裂现象。

2.2止水带

在水工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止水带是非常重要的元件,一般是由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组成,在此基础上添加填充剂,具有耐磨性好、弹性强、耐老化性好等特点,最关键的就是防水。但是,若是水工建筑后续养护维护管理不到位,造成止水带年久腐烂等问题,就会丧失原有功效,造成严重的渗漏现象。或者是因为弹性不足造成断裂,也会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的止水效果。除此之外,止水带位置错误、止水带焊接不到位、密封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也较为常见,也会影响质量效果,增加了水工建筑渗漏的发生几率。

2.3固浆

帷幕灌浆灌注施工作业中,固浆问题也较为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射浆管和孔壁之间的距离不大,浆液循环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灌浆管沉降产生影响,此时,若是浆液停留在灌浆管内,则在工程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浆液沉积的现象,造成固浆作用。不仅会对水工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对整个工序造成制约作用,限制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3水工建筑渗漏的控制方式

3.1测量方案

在使用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之前,需要对水工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类数据参数和资料信息进行收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帮助钻孔测量效果最大化。项目中的施工人员利用了动态控制机制,对数据进行了检查和校对,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不准确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2优化工序管理

因为水工建筑帷幕灌浆施工项目的环节较多且工序繁杂,所以,要想维持其综合质量,就要对工序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确保工序实践效果满足预期,强化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帷幕灌浆的工序环节,在一道工序完成后进行集中检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设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保证工序完整性和规范性,且配合相应的加固处理环节,避免施工安全受限,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灌注施工作业中,要对灌浆孔顺序提高重视程度,一般是采取先疏后密配合中间插补的方式,保证基础性工作都能有序开展,维持水工建筑帷幕灌浆施工的完整性,保证处理效果满足预期。除此之外,在帷幕灌浆施工作业开展时,要保证坝基渗水系统监控的及时性,有效评估具体渗水位置并落实相应的处理方案,减少渗漏对工程项目质量效果产生的影响,实现水工建筑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

3.3完善灌浆技术

第一,结合水工建筑物渗漏情况选取高压灌浆处理技术,在完成水工建筑全面检测工作后查找渗漏点,及时清理表面异物,然后进行打孔处理,若是整个水工建筑结构存在明确,并且极易发生扩张的深层裂缝结构,就要利用斜孔钻予以处理,依据出浆管口选择适宜的钻孔尺寸,完成封堵基础上增压灌浆,一直到浆液全部填满孔隙,进行灌浆密度评估,达标即可。与此同时,要配合表面防水施工环节,优化水工建筑整体质量效果。第二,氰凝灌浆处理技术,在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操作不当造成的混凝土内部松散、蜂窝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其安全性,此时要利用氰凝灌浆处理,在隐患部位设置灌注孔,完成灌浆处理后,进行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氰凝材质特殊,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也要做好防毒防火处理工作。

3.4应急情况处理

如果出现灌浆中断,前期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输浆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要保障输浆管的质量;如果是操作中出现了灌浆中断问题,需要尽快开展复灌操作;如果出现串浆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的孔洞内安放灌浆泵,并将灌浆塞直接放置在串浆的位置上,以此来保障封堵效果。

3.5漏浆处理

在对漏浆问题进行分析后可知,灌浆缝隙较大造成的灌浆压力超标是造成浆液泄漏的关键,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相匹配的处理方案。首先,当灌浆压力超出预设指标后,借助低压灌浆操作或者是自动灌浆模式,合理性调控灌浆的压力参数,维持良好的灌浆压力约束控制模式,从而根本上减少漏浆,维持整体水工建筑帷幕灌浆作业的稳定性。其次,在浆液灌浆接近饱和的状态下,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控灌浆压力,确保压力参数能满足常规化运行要求,或是在浆液中掺加砂料,就能抑制浆液流动性超标问题,减少漏浆现象。最后,为了保证水工建筑帷幕灌浆作业的安全性,也可以采取间歇性灌浆作业处理模式,在浆液略微凝结后开始注浆,以避免漏浆现象。

3.6做好密封处理工作

采取压力灌浆和置换变形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障密封处理效果,按照水泥浆和孔内浆液5:1的比例进行置换,半个小时之内完成纯压力操作。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对数据的汇总和记录进行实时的开展,这样才能够为后续保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工建筑综合治理工作中,要践行全过程管理机制,提升水工建筑质量应用管控效果,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减少渗漏问题造成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邵益民,陈欣.针对水工建筑物渗漏处理的SR防渗模块及其施工工艺[J].中国建筑防水,2021(7):45-47.

[2]童振科.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9,00(13):98-99.

[3]宋志诚.高水头作用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渗漏水处理措施[J].云南水力发电,2021,37(7):164-166.

[4]潘宇锋.浅析水工建筑裂缝、渗漏的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J].四川水泥,2019(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