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城建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

王静

天津滨海新区博维永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480

摘要:伴随着科技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现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给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就是依据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建立的,数字城建档案馆保留了城市建设的各类信息和资源,而对于数字城建档案馆来说,其最主要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同时,城建档案馆内所存储的信息资源是重要的资产,而且这些存储的信息资源也无疑是城市建设中的无形资产,其价值是永恒且不可外露的。所以对于城建档案馆中这类信息的保护就需要有一定完备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而我馆借搬新馆的契机,重新建设信息系统安全。

关键词:城市建设;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导致工作的高效开展受到阻碍。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全面改革创新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和突破。

1城建档案管理的意义

1.1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城建档案是在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见证者,用真实文字、图像记载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轨迹。城建档案所形成的文本积淀展现了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品位,也是显示城市品位的重要表现,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另外,城建档案还记录着城市一路走来的所有历史建设工作,描述着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对当代的建设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总体走向。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1.2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在新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的城建档案信息在符合国家关于保密、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和公共安全的有关要求下,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档案资料共享的重要资源之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使信息资源通过全球之间的传递、开发发挥了最大的价值。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城建档案信息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从传统的单一性转为多样性,不仅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提升了城市综合能力,还全面提高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

2城建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策略

2.1要树立大数据管理意识

要想把大数据技术与档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树立大数据管理意识。第一,要从思想上转变档案管理思想。服务意识对档案管理服务产生直接影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结合档案用户实际需求,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大数据思维和档案服务意识,建设和建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特别是要自觉转变自身的档案服务意识,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意识向大数据档案管理意识转变,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自觉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第二,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完善。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部门要遵循开放原则和要求,自觉强化大数据技术在日常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与时俱进和长远发展。第三,要加强对档案信息数据的远程服务能力建设。档案管理部门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如网络技术、信息检索智能化技术、GIS技术等先进技术等,加强档案信息数据管理,提高档案信息检索准确性,并通过档案网络远程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2利用大数据实现档案资源整合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由于基层档案信息涉及范围非常广,信息量巨大,因此在信息收集环节就存在较大困难[3]。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管理工作也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充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变是一种趋势。目前大部分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实践中主要是以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传统纸质档案文件结合的方式为主。在档案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保障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备相关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就可以快速的完成基础档案信息的整理和归档。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具备档案管理技巧的同时,需要对各类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熟练掌握,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自身业务能力差而导致档案信息丢失问题。与此同时作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也需要跟随时代发展及时提升自身的新技术应用和接受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积极变动档案数据资源

档案管理主要以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决策提供服务为目标,满足公众对档案的利用需要。在大数据时代下,档案利用及服务工作出现了社会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变动比较显著,同时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复杂,档案管理对象较为多元。企事业单位、职工、公务员以及党政部门最为关键,为了充分彰显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网络用户这一新群体,分析档案服务内容的具体变动,着眼于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结合客户的真实需要来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服务需要关注对档案用户的个体行为分析,了解用户的档案利用情况与实质需求,主动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充分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性化、智能化,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

2.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城建档案馆内所存储的信息资源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和安全产品的简单堆积,它要面临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多种攻击手段,仅仅是单一固定的手段不能总是起到作用,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评估对事件进行整体分析,以此应对各种领域的安全风险挑战,并且建立完善预警保护监测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要通过自主识别来防止安全隐患的存在,通过这些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与此同时远离各种信息安全危险。像是有些地方采用的有效备份恢复机制,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紧急预防方案。可以向一些做得相对较好的城市进行借鉴,并总结他们的经验,为本地提供一个较完善的城建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2.5建立长效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长效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的建立旨在完善顶层设计,促进档案信息安全的标准化和常态化管理。在管理层面加强档案管理的整体设计和规范化,不仅有助于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有序发展,还为档案安全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应通过标准化的信息管理,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流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并提高其档案中整个数据安全系统的稳定性。根据信息背景对档案馆信息安全流程进行了解,并在规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循环管理。通过对信息化建设中与档案管理中涉及到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梳理,进而制定管理目标。同时,必须确定未解决的信息问题或无效策略,并进行新一轮管理,以确保信息安全过程始终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这一工作的复杂度相对偏高,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需要积极变动档案数据资源,全面调整档案利用以及服务工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绍滨.浅议中小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

[2]全圆.数字城建档案馆信息化管理研究[J].城建档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