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探究

王皎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师生课后学习的主要场所;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因此可以通过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的心理需求两个方面来进行系统分析,并将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建筑美学,物理环境等知识相结合来进行大学图书馆设计。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环境心理学在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述

(一)环境知觉论

环境知觉是我们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事实和认识的过程,属于环境心理学的范畴,环境知觉分析的方法包括: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研究法,以及整体分析法,格式塔心理学等。在设计大学图书馆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环境知觉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设计。例如:我们在设计图书馆时,我们要强调感官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同时要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噪音,光环境,颜色设计,温度,空气质量,拥挤,压力等,将不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融合,同时兼顾物理空间的整体性以及完整性,落实动态化的设计思路,使师生能更好的适应图书馆的环境,使图书馆设计更加符合师生的需求。

(二)环境认知理论

在环境心理学中,环境认知是一个既基础又活跃的领域。环境认知是个体适应环境、作用环境的心理基础,个体如何识别环境、环境在头脑中形成怎样的印象、这种印象又如何影响个体作用环境的方式,这些问题在环境心理学中已演化为城市与建筑物的表象、认知地图、寻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知环境,运用环境。我们在设计大学图书馆时,首先我们需要对图书馆有个初步的认知,例如大学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服务对象是什么人群;其次我们要对学校所在城市的人文,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路线进行考察分析,选择有利位置,然后我们可以先定位图书馆的室内风格,对图书馆的空间分布,光环境,颜色设计等进行模拟设计,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空间心理模型,最后我们可以制定计划,明确设计路线和方法,设计出符合学校师生需求4的大学图书馆。

(三)行为场景论

行为场景论是从1947年开始,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巴克(Roger Barker)和赖特(HerbertWright)及其助手们通过建立心理学现场实验站来研究真实行为场景(behavior setting)对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记录数据,对比分析,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E’常行为场景的系统观察和行为抽样研究生态环境中的行为现象。

随着时间节点变化,同一个功能空间会有不同的使用对象和行为场景,因此详细的场景分析会让空间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设计大学图书馆时,一般情况下想到的是要有书柜,桌椅,但是这些内容在行为场景论中其实是最基本的,书柜,桌椅虽然在图书馆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行为场景论来考虑是否可以增加其他一些设计,例如:师生会借阅书籍,还有书柜书籍需要及时更新整理,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图书借阅区域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办公区域;有时候师生在图书馆学习时间过长,需要适当放松休息,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休息和游戏区域,并通过颜色和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师生能够沙发上休息、看书,游戏,从而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图书馆设计时还可以增加私密的阅读空间供师生使用,还可以将校园文化融入到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中,使图书馆设计充满人文气息,让师生在图书馆中能感受到一种群体归属感。

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的策略

(一)空间设置

1.设计思路

在进行大学图书馆设计时,首先基于环境认知理论,我们要明确设计的主要理念,理念可以与周围自然环境有关,可以与当地人文历史有关,可以与学校和师生的价值观有关,可以与建筑性质,地理位置有关等;其次在实际设计中,基于行为场景论,我们可以对图书馆进行科学的空间分布,以此来满足师生的需求;最后基于环境知觉论,我们要考虑该大学图书馆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会给学校师生带来怎样的直观感受,同时要考虑该设计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要考虑师生是否能更好的适应图书馆的环境。

2.空间的科学分区

传统的大学图书馆使用功能比较单一,师生在进入图书馆之后只能获得比较有限的服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的功能也朝着多层次性,综合性,灵活性,高效性发展。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设计时,空间的科学分区不仅有利于学校师生更好的适应图书馆的环境,也能为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在设计大学图书馆时,我们可以运用行为场景论的知识和环境认知理论中的认知地图要素,根据布局的合理性,统一性,使用的方便性,环境的舒适性来进行科学的功能划分,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分区包括入口门厅,阅览区,藏书区,办公区,交流活动区,休闲区,电子阅览区等。在设计图书馆时,首先我们要考虑科学的布局流线,包括办公人员流线,图书借阅流线,读者阅览流线,交流活动及休闲流线,要保证读者,管理者,书刊运送路线流畅,互不干扰。其次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设计,我们要对师生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年龄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的运用,在功能布局合理的前提下,给使用者愉悦的感受。

首先,入口处作为进入图书馆的通道,设置在一楼是最为合理的,具体功能包括借阅、寄存处、出入口控制、值班、指示性标志区等。我们还可以在入口设置一些检索区域,可以方便学校师生能够简单快速的到达想要去的区域,能够方便师生能够快速的找到需要的书籍。其次是借阅室和阅览室,对于借阅室和阅览室的设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可以采用街道式、拱形、带形,积木、编织等多种元素的空间组织方式,使空间看起来既能宽敞明亮,实现储物功能的最大化,又可以形成了一些私密的阅读空间供学校师生学习阅读,还能使图书馆既满足现阶段的要求又能在未来可持续的使用下去,除了设计形式,材料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低碳环保的理念,对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回收利用,空间主要材质可以以浅色为主,带有一些原始色,从而调营造一种安静的阅读环境。除了专门用于阅读和学习的房间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报刊杂志的读书角,互联网书桌,文艺咖啡馆,音乐房间和电影院等等,使学校老师学生在学习之余能获得更好的,不一样的体验。

(二)色彩、绿植、音乐与装饰设计

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色彩、绿植、音乐的设计也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图书馆是一个空间丰富,功能复杂的建筑,因此每个空间的功能不同,对色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好的色彩搭配,有利于师生身心愉悦,快乐读书。大学图书馆属于校园中的重要学习场所,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在入口处的设计时,可以依据此特点,并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图书馆。在环境心理学中,环境复杂程度较低的环境对师生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馆是学校师生学习的地方,因此在进入图书馆以后,整体颜色可以以淡雅为主,当然局部区域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明亮,欢快的颜色,用来缓解颜色单一所带来的视觉疲劳;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玻璃通透的特点来实现视觉的有效延伸,通过玻璃与色彩的相互搭配,使整个空间简单又不失活泼。

其次绿色在大学图书馆设计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还能营造出一种特殊的美,绿植属于室内景观的范畴,我们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本土植物的利用比例,本土植物的美观性较强,生长力较为旺盛,还能优化室内的环境。在图书馆入口处,我们可以用体积比较高大的绿植,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在进入图书馆以后,我们可以根据图书馆楼层的不同,空间功能的不同,用不同的植物进行装饰,绿植的布置不在多,在于能够合理的与当前空间融为一体,使学校师有一种置身于绿色空间的满足感;绿植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作为室内外空间的媒介以空间,还能起到一定的延伸作用,当然在图书馆这样的环境中,绿植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可以缓解师生眼部的疲劳,使师生得到身心的放松,在自然,和谐,健康,绿色的环境中高效学习。

最后声音也作为环境心理学的范畴,在室内设计中也是同等重要的,这里的声音主要是指音响设备所发出的音乐,因此音响设备的好坏相当重要。在图书馆中,空间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也有利于身心的放松,图书馆的音乐还是以轻音乐为主,可以是钢琴、小提琴等轻音乐,也可以是古典音乐,柔和平缓的旋律,满足师生边听边学习的需求,也使图书馆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音乐鉴赏室供读者使用。

(三)空间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是指光在室内建立的同房间形状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舒适的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大学图书馆设计中,光环境的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光环境设计,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师生学习兴趣,提高师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对照度和亮度的设计,光色的设计,炫光和阴影的控制,自然采光和被动式采光相结合的设计,增强设计的美感和空间使用的舒适感。例如阅览室是图书馆特别重要的场所,学生和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应该是在阅览室度过的,所以我们在设计光环境时,可以选择带有舒适光源的灯具,同时适当的提高室内本身的亮度,做到在不浪费电的情况下,师生既能更加清晰的看到要阅览的书籍,又能减轻眼睛的疲劳,从而提高读书效率。

结束语

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变化,环境心理学在设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室内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在进行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我们可以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合理运用,同时通过艺术、美术、文化、颜色、功能、灯光、流线等多个方面的考虑,使设计更加科学,从而设计出环境舒适,满足学校师生需求的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凌吉.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在上海科技大学图书资料馆空间设计中的研究和实践[J].建筑与装饰.2022,(6).

[2]张勇乐,王家利,王巧茹.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J].科学咨询.2020,(49).134.

[3] 陈璐璐. 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 大众文艺,2017(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