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分析

刘江

绥阳县黄杨中学  贵州省  563309

摘要:在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国家对初中历史教育也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对其理解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最为重要的阶段。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正确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以史为鉴的作用,并为中学生树立起优秀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学习意识,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兴趣去投入到探索历史、改善自我的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初中历史;近代史教学;运用史料

引言:

历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是通过历史事件与遗留的物质材料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来表达人们在一定时代和特定时空下,所表现出的对于现实社会、生命活动等方面存在着深刻而丰富的普遍意义。从古至今无数学者都为研究史料贡献了自己宝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史料是进行历史知识点表述的一种重要载体。教师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资料等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整理之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

一、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现状

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对初中学生进行史料融入历史教学,历史学者们都认为“以史为路”进行历史课本的论述与思考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发现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问题。有些老师甚至没有意识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用科学方法分析历史材料、掌握论证思路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史料的运用,学生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历史知识。一些教师也只是简单地将史料内容进行罗列或照搬照抄书本上所讲过的话直接引入课堂,而没有深入挖掘课本与史料中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历史课文的深挖与分析讲解,也就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没有养成在课外时间进行相关史料知识积累的习惯。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教育改革进程越来越快,对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研究也在逐步加深。

二、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建议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且有效的备课方案。如针对抗日战争时期史料,要选取一些关于历史史实与现实中具有历史性意义或者有深刻社会影响、能够反映出当时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或政治焦点等内容的图片或影视作品作为课前准备工作。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发展变化。二,把握当时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三是了解搜集资料的方法以及收集材料所需史料内容及其来源;四是根据相关史实分析论证来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备课方式开展备课活动,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与记忆能力,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思维引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层次理解历史事件教师在讲授历史事件时,要注意把握“度”,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事情的性质与内涵。例如:讲《抗日战争》一课中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战争发动和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这节话重点强调抗战时期对中日关系紧张形势下,中国人民生活状况以及世界局势变化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又注重分析抗日斗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时国民心理上悲观情绪;最后在讲述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度”,不能一味地强调战争年代所发生和造成了人民生活状况恶化等现象。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了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引导。例如:可以通过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或产生矛盾;也可透过“反华运动”来探究中日关系紧张局势下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中日两国人民生活状况变化情况等,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潜力。

(三)注重结合时政要闻

中国近代史是党和国家在千辛万苦的革命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和改革创新成果的历史。所以在进行历史文章讲解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时事热点加以分析,善于用时政史料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论证,不能只是单纯的照搬书本上所涉及过的史料进行阐述,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去解决处理历史问题。例如,2022年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我国政府领导班子召开庆祝会议及表彰大会,各电视台也开展各大节目汇演庆祝建团100周年。在100年前的今天,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隆重召开,百年沧桑巨变。我们仍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指导思想等内容。

结束语:

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和记忆一些重要事件、人物形象等。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现象以及历史发展过程有一个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

参考文献:

[1]唐育余. 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学校管理,2021(3):3.

[2]刘天慧. 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分析[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