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利施工技术与水利施工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试析水利施工技术与水利施工应用

莫一博

西平县康山水库事务中心,463900

摘要水利工程由于施工环境复杂,要求技术较高,又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此类技术型人才普遍较少,结果导致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发展缓慢。但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又推动着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能更好的完善人民生活设施。可是,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关键点和基础节点,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效率等重要目标,特别对水利工程的成本核心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水利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功能所在。

1.1水利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作用

水利工程施工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水利施工技术的全面、系统应用,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最为多样的要素和基础。水利施工技术可以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情况相结合,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效率和可控性,让水利工程建设与实施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而且还能够确保水利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使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更加高效,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划的时间和设计的阶段顺利完成。

1.2水利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功能

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水利施工技术对于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有着保障功能和现实性价值。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倍加关注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控制,使水利工程施工的环节得到进一步优化,将水利工程质量目标分解成水利施工技术的参数、信息和数据,有利于水利建设中持续的优化,进而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形成夯实技术基础。

1.3水利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成本的影响

在大时间跨度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确保成本的可控性和科学性是建设的核心性目标,只有通过水利施工技术体系的应用、实施和完善,才能够有效避免因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工期时间长而带来的建设成本偏高问题,使水利施工过程和环节得到技术的控制和协调,进而提升工程建设管理的精确性、系统性,为降低建设资金浪费,提高材使用效率,节约建设成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平台。

2常见水利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非常常见,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岩土结构的整体性,并保证建筑下层结构的物理强度、刚度。以闸、坝、堤等挡水建筑物为主,现代各类水利工程均大量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强化地基,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所用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为,首先进行场地平整、桩位放线,之后开挖浆池、浆沟,并护筒埋设,在此过程中要求钻机就位,对孔位进行校正,成孔后进行泥浆循环,清除废浆和泥渣,进行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完成后,下钢筋笼和钢导管,进行二次清孔,于水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成桩。混凝土灌注桩能够提升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也能够使其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2.2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

混凝土也被称为砼,是现代各类土木工程的核心材料,在水利施工中,由于环境较为特殊,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施工场所的特点,如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技术。通常来说,水利工程的护坡取35°—45°倾角,这意味着常规的施工技术存在应用困难,混凝土养护不力可能造成裂缝出现等问题,既影响了护坡功能,也影响河道工程观感。采用现浇施工技术,铺设垫层、使用金属模板,并通过抹面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能够更好的避免和应对裂缝问题,使护坡功能得到保证,也保证了外观的美观度。

2.3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是指在修筑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保持在干地上施工,用围堰来维护基坑,并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使其泄向下游的技术,施工导流方法分为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现代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木料、水泥、机电设备等应用广泛,这些材料、设备需要远离水源,而混凝土制备、泥浆制备等又需要用水,这些问题是催生施工导流技术的基础。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挖掘临时性水渠(部分工程属永久性)使施工地点水流偏离原河道,在其他地点重新汇入河流,或者将河水引至施工地点使用,施工完毕后,对临时水渠进行填埋,恢复河道原貌。

2.4围堰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围堰技术常与施工导流技术同时使用,在修建永久性的水利工程时,由于工作量较大,现场有较多材料,混凝土设施等也无法快速干凝,因此需要应用围堰挡水。大部分围堰属于临时工程,在施工完毕后需要拆除。应用围堰技术的关键是了解河道水流量,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围堰可以抵御河水冲击,且必须高于水流的最高水位。围堰具有挡水作用,也有助于确保施工安全。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加强人员安全意识

对技术人员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户外作业的同时能够有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这样在危险来临时才能够沉着冷静的应对,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并且需要对定期的安全培训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认真学习安全教育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学习不认真的人员进行惩罚,培养员工重视施工安全的意识。

3.2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官方部门要有成型和完备的安全管理规则出台,让水利工程行业有规则可循。制度的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企业钻空子。监管部门首先需要对从事水利工程工作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防止那些能力技术不达标的企业进入行业浑水摸鱼。监管部门还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监督,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成保驾护航。同时水利工程后期的维修和养护监督也不能放松,严格监控水利工程项目后期的运作。

3.3提高技术水平

想要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首先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定期派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考察。但是借鉴不是照抄照搬,需要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定期让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

3.4重视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成果。支持水利工程项目的政策近年来也是多次出台,“南水北调”水利工程项目也让资本家们看到了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政策的支持能够有效的引起投资企业的重视,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

3.5严格把握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水利工程现实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的数量及质量都要满足要求。为了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设单位最好安排高专业素质的采购人员实施具体的材料采购工作,确保材料采购的高质量。而且,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需求材料的数量及种类都比较多,这样便无形中加大了材料管理的困难程度。另外,施工单位在购进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及设备时都会对其实施必要的检测工作,但是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真正的高质量完成,还必须要加大原材料及设备在投入使用时的复检工作力度,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4结语

现代水利工程的功能不断多样化,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求满足实际需要,各项技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精细化,包括测绘技术等前期工作,也包括混凝土施工等具体环节,技术的进步是实际需求的推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容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8(18):57.

[2]刘平.试析水利施工技术与水利施工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