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研究

王俊峰

重庆中车时代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工业园区长凯路333号;邮编401120

摘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产业,交通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加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车站作为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直接体现了轨道交通智能化、智慧化的程度。智慧城轨是让行业整体更智慧,体现在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舒适,体现在运输更安全、更高效,体现在城轨企业管理更现代化、更高质量,这就是智慧城轨建设的落脚点。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

引言

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单元。智慧车站建设时智慧地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车站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1智慧车站定义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技术规范定义描述,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是由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控平台、智慧车站应用系统、车站机电设备及相关网络等共同组成,是建设智慧地铁和智慧交通的基础,具备状态感知、数据管控、自动诊断、业务闭环和持续进化5个基本特征。

2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研究

2.1智慧安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客流量大且不均衡、安检点多、范围广、限带物品种类繁多等特点,传统安检模式存在乘客大量滞留于安检点的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安检人员,加大了安检的管理难度。智慧安检主要实现集中判图和无感安检:①采用网络化、图像智能识别手段,将多个安检点的安检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及智能预警,实现多个安检点的集中判图,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乘客安检效率;②安检设备采用太赫兹成像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到人体携带的危险物品并及时通知安检人员,保证了乘客过检的效率。

2.2智慧出行

增加了智能导向、智慧信息发布、智慧出行APP、智能列车信息服务、智慧卫生间功能。智能导向主要是通过蓝牙信标、5G技术实现乘客站内定位、导航功能,利用站台PIS技术,在车站出入口、站厅等处增加信息屏,显示列车等侯时刻表、入站及车厢拥挤度等信息;智慧信息发布主要通过手机APP来显示车站周边商业、公交等信息;智慧出行移动APP是通过开发手机APP来实现显示列车运行情况和列车到站提醒功能;智慧卫生间是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实现厕位智能引导,通过显示屏呈现出厕所内的空间平面图和侧位分布,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厕位是否被使用。

2.3智慧运控平台

目前设备维护面临设备数量多、制式多样化、分布范围较广,且资源利用率不高;各设备专业之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缺乏关联性;故障影响范围大,协同管理要求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全专业一体智慧运控平台,推动传统的依靠人力、物力叠加式维护模式向经验型计划修、感知型状态修、专家型故障修等先进模式的转变。智慧运控平台功能如下:①车站所有出入口卷帘门、照明、广播等系统的开关联动控制功能。②故障报警、车站环境、客流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功能。③对各类数据进行梳理和综合再利用。④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管家式一体化应用功能,提高车站运营、客服和设备维保效率。⑤以更直观的图表形式向车站管理者展示,为场景控制及运营决策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判断依据。

2.4多线路多专业融合的云平台

NCC是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协调指挥管理机构,是协调、指挥、监督全市轨道交通线网的生产管理系统。NCC具有线网监管、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及信息共享等主要功能,其总体职能定位:线网运营生产数据中心;线网行车协调指挥中心;线网机电设备调度中心;线网电力调度管理中心;线网运营应急事件处置中心;线网运营信息统一发布中心;线网运营生产统计分析中心。采用云平台资源池架构对NCC系统的计算、存储、网络三大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调用,将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整合。基于云架构的MLC(多线共用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设计采用扁平化系统架构,提高运维管理。云管理平台聚焦于数据中心虚拟化资源管理、自动化运维发放,并对企业IT管理提供开放的管理接口。云化的数据中心,实现一体化的资源管理和自动化资源发放,同时方便获取资源。通过在服务目录自动化的获取资源并在资源上部署用户需要的应用,从而实现更简单的管理,提供动态负载均衡、弹性伸缩、日志监控、灰度滚动升级等更可靠的系统能力,并使真正的自动化运维成为可能,同时赋予其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实时上传客流信息到云平台。

2.5 PIS系统LED屏信息发布

现有的导向屏,运营时刻表,电子公告栏均为纸质或者灯箱,信息更新需要的人力物力比较大,灵活度不够,信息无法更新或更新不及时。为解决此问题,在站内人员密集区域及核心管理区域新增LED屏,实现在特定位置、特定时间对乘客及站内工作人员进行多媒体信息播放,使乘客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车站资讯信息。利用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平台控制技术,与智慧车站无缝集成,构建一套高效、易用的多媒体系统。在车站早间启运、晚间停运、平峰运营、高峰运营等运营场景下,实现导向屏发布内容自动动态调整,使乘客、站务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车站动态信息,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及质量。

2.6车站智能移动机器人

智能移动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提供简单的问询服务,包括换乘路径、地铁票价和票务政策、线网首末班车查询、出入口资讯查询、地铁站卫生间及无障碍电梯位置查询等服务;还能远距离实现红外线快速测量体温,遇到体温异常乘客,会自动锁定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将图像信息上传到后台并发出预警(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比于传统人工服务,智能移动机器人具有节省人力成本,智能数据库资料统一,不易出错等优点。

结语

总体来讲,智慧赋能城轨交通,体现在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舒适,体现在运输生产更安全、更高效,体现在城轨企业管理更现代化、更高质量,这就是智慧的落脚点。智慧是载体,不是目的,目的是推进城轨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方案及规范[R].2019.

[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交通大数据平台管理方案及规范[R].2020.

[3]姜臻祺.上海轨道交通智慧车站的架构设计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