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工程混凝土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3

城市轨道工程混凝土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雷鑫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漏水已经成为当前轨道施工的重点病害之一,目前城市轨道施工漏水现象大多集中在混凝土缝隙、施工裂缝、变形缝和诱导裂缝等部位。对轨道施工渗漏进行处理时,首先剖析漏水成因,可知水泥裂缝大多是因为收缩和耐久性降低引起,在轨道建筑中施工裂缝、变形缝和诱导裂缝形成漏的成因千差万别。在漏水处理中,对处理原则、材料进行分类研究,并指出轨道施工漏水处理应该坚持的准则和不同漏水部位采用的具体处理办法。

关键词:防渗施工;城市轨道;应用

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技术的实施对建筑物主体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轨道建设项目防漏的相关研究,注意材料的质量和防渗施工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防渗技术和专业素质,减少城市轨道工程渗水的问题,进一步将混凝土渗漏水防治技术在城市轨道工程中起到有效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工程中渗漏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促使防渗施工技术的改革创新,希望为我国建筑业提供参考。

一、城市轨道工程中容易发生渗漏的原因

渗漏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施工质量导致的裂缝与各类接缝部位,其中变形缝(伸缩缝)部位的渗漏现象尤为突出。根据规范要求,各类变形缝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与防渗分离,即先、后防渗,在接缝内设置多道防渗屏障,但受现场施工环境与施工工艺的影响,十缝九漏是工程面临的普遍现象。近年来,为解决工程接缝渗漏问题,尤其是考虑接缝大量使用橡胶止水带存在的材料老化问题,很多工程提出了不设缝或尽量少设缝的思路,最大程度减少接缝潜在渗漏风险5,7I,但不符合设计理念,在地震荷载、周边环境附加荷载作用下,构件相对薄弱部位容易出现裂缝或破碎,影响构件承载力与耐久性。

1.建设水平不高。当前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业的建筑水平相对落后。其次,在施工单位方面,没有更好的管理与监督制度,导致在施工期间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全面的管理。结果,建筑工人为了赶上施工期而忽略了城市轨道工程建造的质量,填充材料的防水性能不足。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管理水平,要求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学习自己的知识,严格对待填充的处理工作。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实力,还要确保自己的良好素质,继续自我完善,并纠正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2.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实践中,施工单位在进行城市轨道工程施工作业时会发现其对建材的控制过程处于混乱状态,许多建材和防水材料的质量均达不到施工要求[2]。其次在处理城市轨道工程防渗建筑中使用性能差,抗腐蚀能力弱的劣质材料中来填充,导致渗漏问题的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另外,一些建筑公司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工程建筑的成本,缩短工期,省略了城市轨道工程防水防渗施工的必要步骤,混凝土材料使用时不符合标准。因此,城市轨道工程施工人员应更加注意建筑材料。

3.施工技术不好。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个轨道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大多数施工单位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忽略掉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并且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也不高。使用防渗技术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具有出色的技能,同时要有较强的耐心及责任心。另外,为了尽快赶上施工期,他们也出现未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匆忙完成防渗的施工步骤,导致轨道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下降,

二、防渗施工技术在城市轨道工程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对现阶段国内外轨道施工中常见的渗漏水问题及原因剖析,提出要想做好防渗施工中的渗漏水问题控制,就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轨道交通工程的渗漏特点

首先是普遍性。从以往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基本上国内大多数地下城市轨道项目中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渗漏状况,特别是在施工环节,包括底层、中底板、等的许多部位,均可以发生渗漏。而从区间角度来看,在自身、接缝等的许多部位也都可以发生渗漏问题。其次是反复性。工作人员在发现存在渗漏状况后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针对性补漏。不过在以后的施工与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发生重复,尤其是在个别裂缝,由于时间和季节的改变也会重复渗漏。然后是环境性.近年来,由于许多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穿过河道,且部分施工场所的整体地表水系统较为发达,这些因素都为后期的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在防渗处理过程中,遇到了较多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整体施工环境发生渗漏的问题。

2防渗层的功能建筑质量控制

目前,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防渗层都是由防水渗漏卷料体系所组成,内部采用了防渗钢管、橡胶止水带等。漏水卷料、止水钢板、橡胶止水带等材料自身的质量控制率较高,其防渗特性常年保持稳定。同时,渗漏项目施工速率也较快。例如,在漏水层浇筑过程中基面必须干燥、均匀,同时需要在无水条件进行渗水作业,在主体构造及回填土浇筑作业全部完工之后,方可终止建筑雨水层[3]。但是,实际中因基于对各自权益的综合考虑和牵制,管理者往往会忽视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时,在防渗层的施工作业任务完成后,需对成品材料做好保护。现实中由于施工技术条件和工艺相当复杂,导致了许多工种的交错作业,包括电焊作业、架子工和钢直径工等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时无意中可能会损伤防渗层,以至于防渗层的损坏。

在渗漏工程的施工质量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工艺与技术管理,检查重点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1)防渗材料安装前,要检验作业面能否达到各种技术指标要求,检查重点有基层的平整度、表面是否干净、预埋件和钢筋材料头有无清理干净、表面粗糙性能否合格、平顺性能有无满足技术要求,以及安装定位能否正确等。这是在防渗材料铺设前的重要细节准备工作,在可以保证防渗材料长久稳固的同时提高防渗性能。2)防渗施工必须要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止水钢管、渗漏卷料等防渗材料的外形、规格、材料等特性都应当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并无裂纹、无气泡。而渗漏材料质量应当均匀、规格正确,其表层水锈、油渍须清除洁净,且不能有砂眼、钉孔。安装时要确保坚固,平顺,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强制张拉、拖曳等施工动作,防止损伤卷材防水层的整体性,也严禁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铝钉牢固施工。3)防渗卷料要在完全无水条件下浇筑,确保钢筋搭接部位干燥,配合科学可行的井点降雨、管井降雨等方法。施工中要维护好防渗材料,并做好必要的防护,从而防止了防水材料周围的电焊及其他施工方法对防渗材料所产生的损害。4)保养。在养护阶段想要更有效地进行洒水保养等措施,就需要针对建筑气温以及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养手法,例如在冬季建筑要做好保温养护,夏季施工建筑要做好防晒类、草帘的覆盖以及洒水保养等措施,而想要增加建筑散热效果则可以选择在大型混凝土内部预埋散热管和投毛石等方法。

3其他部位的施工

对于质量管理要求而言,特殊部位主要是指通过施工接缝、顶板以及变形缝与各种材质的侧壁连接,同时对入口部位也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和保障。从防渗理论层面上来说,这些地方的防水补漏处理设计上也是比较彻底的,包括使用了漏水板、预埋接驳钢筋和钢板止水带等,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大多由于施工过程的多种原因以及不合理作业,而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防渗效果。例如,有些施工者为便于作业,往往把钢边止水带直接用焊机刺穿,然后再用钢筋直接对其加以固化,以至于止水带完全丧失作用。另外,止水带也并未严谨地依照标准和规定加以连接,而是直接捆绑在连接处。另外,在以上的特殊部位连接浇筑时,防渗混凝土连接点均并未完全地做好凿毛处理,也并未进行冲水洗净浮渣,后期施工混凝土时连接部位的每点均不实,对整体防渗效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实施中为确保这些特殊部位的防渗效果,从严管理至关重要。变形缝渗漏治理,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来说,建筑施工的关键是施工质量,而工程的防渗工作才是考研施工质量的关键,更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难题所在。在防渗施工中,既要确保工程整体稳定性,也要最大限度提高工程防渗效率。而针对细部结构和卷帘方式来说,则应该尽量选用相对固定的手段,即可通过点粘法将水泥砂浆涂刷在相应部分,同时做好拉毛加工,将聚苯板主要应用于外壁施工中,以合理地减少裂纹的发生概率。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需要在倒墙底层开展针对性的防渗施工,也即通过把导墙口设置于底层,以最大限度发挥渗水的效应。然后,要对变形缝做好针对性防渗施工,最好选择外贴式或内埋方式。

4浇筑要求

从功能与效果上来说,防渗层只要在最初就可以发挥必要的功能。当防渗层全部浇筑完毕之后,浇筑质量控制就成为重要。针对轨道施工而言,多分布在市区内,而其中轨道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为商品混凝土,这也有效防止了由于水泥不均化而产生的整体工程质量问题。但是,不能忽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量水泥混凝土在施工时会出现工程质量隐患,因此大体积水泥在施工浇筑过程中也需要予以高度注意。在防水渗漏浇筑作业时,必须要注意其施工技术和振捣的质量控制,以便可以降低由于设备不完善等技术问题所产生的间隙和因渗漏水产生的振动,因此建议采取分层次和分段的浇筑方法。在此过程中,每层的标高以30~40厘米为宜,根据工作要求相应减少上下2层混凝土施工时间间隔。随着其施工高度的日益提高,在当前地面标高已超过2m时,就需要将其应用在浇注和滑槽。在浇筑时,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振捣,完全排除里面的泡沫,使得密实。在此过程中,对钢盘比较密集的地方,建议使用细棍加以振动。施工混凝土完毕后,应进行维护管理。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就需要进行洒水保养了。在混凝土水化热效应下,混凝土表层水分会很迅速地挥发掉,在实践中为了可以有效避免其表层发生干燥性收缩裂缝。

5变形缝处采用钻孔注浆止水,安装外置止水带进行渗漏治理。治理前尽量排查清楚渗漏点位置,顶板渗漏治理时,钻斜孔间距宜为300~500mm,深度为穿过至止水带迎水面,注浆范围宜为漏水部位左右两侧各2m 宽,注入环氧树脂或水泥基灌浆材料止水。未查清漏点位置时,宜沿整条变形缝注浆止水。在底板渗漏治理过程中,首先在渗漏部位左右两侧各≤3m 长的变形缝中布置浆液阻断点,注浆管间距300~500mm,采用速凝型无机防渗堵漏材料埋设;然后在变形缝边预留20mm 深凹槽(不注浆),并用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封闭凹槽。

6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地规避

在轨道施工的基础处理中,其表层必须结实,不论强度或者平整度均必须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并使用约2m长度的靠尺对其凹凸表面进行了检测,将偏差范围限制在5mm之内。同时基础表面也必须保持清洁,切忌有残积土或者尘埃,保持其表层光滑性好,既无裂纹又不疏松,然后抹平压光并把表层的水泥去除干净。基面质量既是防渗施工作业的基石,同时也是保证防渗工程质量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不得穿着钉鞋,以避免损伤防渗层;同时严禁在防渗施工过程中未经同意进入施工现场,且所有机具和施工机械设备都不得对防渗层实施冲击,更不得直接在防渗层上经过。

总结:以上所述,由于不同的泄漏原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防渗战略,通过城市轨道工程混凝土渗透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解决泄漏问题的关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确保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生产需要,在城市轨道工程建设中,相关设计人员应注意泄漏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只有改进施工工艺,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苏廷.监控量测信息化技术在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的应用唧.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32—133.

[2]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 50108—200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州轨道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防渗工程技术规程:DBJ/ T 13—288—2018[S],2018.

[4]于方,薛炜,黄沅清.某高压引水洞防渗处理关键施工技[ J].施工技术,2017,46(7):98-101.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 T 212—2010[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张杰,刘秀红,顾斌华,等.轨道交通工程耐久性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J].建筑施工,2009,31(8):654-656.

[7]孟路希.探讨轨道交通工程耐久性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07):110.

[8]谢宏明,杜彦良,何川,封坤,刘四进,张景.强震作用下大断面海底环缝防渗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08):201-209.

[9]赵明,丁文其,彭益成,沈碧伟,郭小红,杨林松.高水压接缝防渗可靠性试验研究[J].现代技术,2013,50(03):87-93.

[10]王艳艳,滕岩,邓亮.轨道外观质量生产工艺控制[J].建筑技术,2017,48(10):1088-1090

[11]陈兴年,刘国彬,王忠远.关于软土基坑加固的一点看法[J].地下空间,2003,22(1):79~86.

[12]姚燕明,周顺华,孙巍,等.防渗施工技术对平行换乘车站基坑影响的计算分析[J].地下空间,2004,24(1):7~10.

[13]贾坚.土体加固技术在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1):132~137.

作者简介:

姓名:雷鑫,单位: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性别:男,出生年月:1987.1.30,籍贯:湖北黄冈,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建筑工程管理,现在主要从事的工作: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