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结合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STE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结合的探究

陈梅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与未来科技人才素质的早期培养和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密切相关。STEM教育作为一种主动探究式的教育方式,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合作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它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轻视幼儿生活实际、忽视幼儿主动探究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的价值,教师在借鉴STEM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基于幼儿经验,将科学问题转换为STEM问题;创设STEM学习环境,鼓励幼儿探究;关注幼儿发展,坚持多元评价;提升STEM意识,抓住教育契机。

【关键词】STEM 教育 幼儿园 科学教育 有效结合 概念特征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STEM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融入STEM 教育,才能够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我国人才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STEM 教育的特征分析

STEM 教育是对知识的整合。在进行STEM教育时最重要的关联词是联系和统一,同时也要实现跨学科的整合。由于幼儿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情境,这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只有开展STEM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具备超越学科知识的能力,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深度整合。其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STEM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观念以及前瞻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解决问题,促进幼儿们对复杂问题进行思维、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归纳等,促进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便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档升级。再次,以解决实际 问题为主要目标。在STEM教育过程当中主要是面向于生活,尤其是让幼儿们接触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然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的束缚,便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最后,注重培 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进行STEM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强调课程的整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所以STEM教育本身呈现的是真实的情景,也能够使得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STE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结合的价值体现

从广义上来说STEM教育一般是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解决来展开的,强调把抽象、枯燥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STEM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成员间的分工、交流与合作,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洞察问题到寻找方案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STEM教育中,教师通过呈现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有用和有趣,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一切知识体系的教育,但为了与STEM教育中科学学科的概念与范围保持一致,本文提到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特指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即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基于对STEM教育内涵、特点的讨论,STE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相结合,是对传统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挑战,有助于促使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回归幼儿精神、回归幼儿经验、回归自然。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融入STEM 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分析

为了真正地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效的融入STEM 教育,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途径:

  1. 要创造良好的情境

由于幼儿阶段时孩子的启蒙阶段,因此应该注重让幼儿的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培养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们的研究的心理,这就需要对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然后结合STEM教育的素养让幼儿培养探究能力、地理空间科学能力,生命科学能力以及技术科学领域等相关的能力,通过借助于STEM教育能够让幼儿的核心素养培养分成若干个部分,并且进行有机的融合,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科学的情境,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当中,增强自身的兴趣,并且能够迎接挑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技能。 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应该注重打造一些真实的情景,才能够凸显出幼儿们的个性,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培养幼儿的交往和研究能力。

  1. 要实现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

为提高科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且融入STEM教育,应该加强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便于幼儿们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来进行各种操作,应该结合幼儿们的发展观以及学习观进行课程的设置。另外,要保证为幼儿们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和相对的自由,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当中解决问题。

3.采取问题探究与逆向归纳双向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互动以及双向的交流,限制住幼儿的思维。因此,应该借助于STEM教育采取逆向设计的方法,首先确定教学的目标,然后再根据学习上的表现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通过采取逆向归纳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们的科学研究兴趣以及内生动力。 比如,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实验,然后让学生亲身操作通过认真操作来探究一些科学上的原理,让幼儿们在学习当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4.加强教师幼儿交往合作

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往是一种沟通的活动,因此为了保证科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且真正的融入STEM教育,应该建立在交往和合作的基础之上,采取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来推动幼儿进行自主研究,并且采取开放性的评价导向,促进幼儿们能够自主的开展交往以及合作,从而解决一些问题,既培养了幼儿的沟通能力,也能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情境,进而实现科学教育的有效改革。

四、提升STEM意识,抓住教育契机

生活中有大量幼儿未知和好奇的事物和现象,处处存在着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能和STEM教育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了解幼儿探究兴趣后做出正确的判断、把握探究的动向。比如,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发现大班幼儿对流浪猫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和物质材料的提供,开展一个主题为“为流浪猫送温暖”的STEM活动,引导幼儿综合利用数学、科学、工程等学科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活动中,教师要习惯于用“what”代替“why”,即多问孩子“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不是问“为什么”。相对于数学和科学,工程和技术往往是幼儿教师所不熟悉的领域,所以在科学探究中就会忽略掉将科学活动转换为STEM活动的机会和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能通过学习不断提升STEM意识,以便更好地抓住教育的契机。

结论: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STEM 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融入STEM 教育,才能够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我国人才素质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奚金牛.STEM 教育和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可行性探析[J].新课程,2017,(13):96.

[2]王志宏.从科学教育走向 STEM 教育——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STEM 教育的探索与实 践[J].现代教育,2017,(7):25.

[3]夏小俊,董宇,柏毅.借鉴STEM 教育探寻科学教育的提升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