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评价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小组评价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宋栋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三初级中学,山东省菏泽市274000

摘要:小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主要环节之一,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展学生眼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正确认知自己,为学生的自主成长与发展提供全面、客观依据。本文简要分析了小组评价内涵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对如何运用小组评价大幅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为促进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组评价;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小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之间互相点评、互相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小组评价的意义,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他人,同时正确认知自我。在以往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缺乏对小组评价环节的重视,会出现“过度合作互动,缺乏有效评价”的情况,导致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效用较低,不能够成为学生发现自身不足、认知自身优势、明确学习方向的依据。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优化设置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小组评价标准、方向,规范学生的评价过程,切实发挥小组评价效用[1]

一、小组评价内涵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小组评价内涵

小组评价就是指根据特定价值观念或者规范标准,对课堂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判断、衡量,确定某一事物或者学习行为的价值。小组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体现出课堂小组评价的多维度、交叉性、综合性特点。小组评价是一种多维、动态评价模式,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强调评价的多种形式与过程,通过全方位多维度评价,让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学习行为信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2]

(二)小组评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评价,是为了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促使评价标准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进步与变化,从而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小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评价,有助于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约束自身课堂学习行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与进步情况,主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凸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价值,从而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二、如何运用小组评价大幅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一)明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客观评价

要想通过小组评价大幅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学生的互相评价、自主评价提供全面、客观的参考依据,有序推进课堂小组评价开展。在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的七年级下册《食物的营养成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课堂小组探究性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了解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认同科学的营养物质搭配方式,让学生主动关心自身健康,形成健康生活的科学精神。此时组织开展小组评价活动,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小组评价指标,根据课程教学活动内容,提出指标为:“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了解情况”、“课堂问题回答情况”、“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健康生活观念的形成情况”等,提出若干问题及其选择答案,量化不同答案的分数数值,让学生借助这一评价表格进行课堂学习成果的基础自我评价,之后根据自身思想对自己进行主观评价,形成客观、具体、有效、全面、精确的课堂自我评价。之后,学生还需要借助基础评价表格,对其他同学进行“伙伴评价”,就是从小组合作伙伴的角度出发,评价其他同学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贡献与帮助,从而实现课堂中的小组评价,让学生获得全面、客观地评价结果,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进步提供精准依据[41]

(二)合理设置评价激励,激发学生合作精神

要想通过小组评价大幅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评价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评价有效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评价,提升课堂小组评价的效率。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小组合作与评价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知识拓展等情况,考虑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评价激励,比如:当,某小组的综合评价得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给予小组及其成员激励。通过给予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互相帮助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节就考虑到之后的小组评价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主动帮助同组同学,主动考虑同学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将获得更高的小组评价分数为目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在《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课堂评价过程中,学生参与“收集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这一环节学习活动时,就考虑到了之后的“小组互相打分”环节情况,小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分别负责查找资料、记录信息、课堂表达、交流引导等工作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彼此的学习行为,互相提醒,大大提升了这一环节的合作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对他人的情况给予点评,更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评价标准重新自我认知,对自己的生物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了解,以便于学生今后开展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活动。通过实际研究可以发现,教师要想提升小组评价有效性,就要提出明确的课堂评价标准,为学生客观、全面开展评价提供依据;还需要设置合理的评价激励,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主动进行评价,更主动完成各种小组合作任务以获得更高的评价。此外,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评价过程,引导学生思维发展;需要保证客观与民主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评价体验,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小组评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剑群. 实施小组评价,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益[J]. 中学生物学, 2011, 27(5):32-34.

[2]洪小玲, 陈美玲. 探索初中生物学学习性评价策略——以“从种到界”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 000(002):127-128.

[3]李丹. 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