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分析

杨启恩

青海明轮藏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藏式传统建筑由于受到藏传佛教以及相关学说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难免会融入一些佛教的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对藏式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藏式传统建筑的特征以及设计的思想,希望对研究我国的藏式建筑以及藏族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藏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

引言:西藏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上,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在我国的古代一直处于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境况,但是由于藏传佛教的发展,这里的人们对佛教的研究经久不衰,对其思想、文化以及建筑等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其建筑的设计中经常会加入一些佛家的思想。

一、藏式传统建筑的特征

(一)平面特征

    藏式的传统建筑的在平面上看很多都呈现出矩形的特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圆形、梯形或者是不规则的形状。由于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因此藏式的建筑大多数是寺庙,其平面特征也是以矩形为主的,而且经常是将经堂作为中心,佛殿以及其他的建筑物就分布在经堂的周围地区,形成以经堂为中心的矩形布局;在宫殿建筑中,很多也是呈现出矩形的特点的,例如布达拉宫,红宫和白宫的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从整体上看红宫呈现出矩形的特征,而白宫则是呈现出梯形的特征;其他藏式的建筑例如庄园等,也是矩形较多,而民用建筑则呈现出多种的特征,有矩形、回形、圆形等。

(二)立体特征

    藏式传统建筑的立体特征是独具匠心的,一般由墙体、檐口、门窗、屋顶等构成。藏式传统建筑一般是以简单的回尺形或者是方形作为平面,但是却将木质挑安排在厚重且面积较大的承重石墙上,在给人厚重的感觉时,又让人感受到灵巧的变化[1]。因此藏式传统建筑是在兼顾实用功能功能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的效果。

(三)结构特征

    藏式的建筑主要是采用石木、土木、石质以及土质的结构,在墙的外部一般是用泥浆砌成的石墙、直接用石头干砌的石墙,或者是用泥土夯制的土墙,用于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藏式传统建筑的内部梁柱一般都是木质的,还有一些有特殊用途的房屋是用石头或者铁材料制成的,也是建筑的承重结构。梁柱混合的结构与其他结构不同,在承重的时候是通过梁网承载自身的重量及其上部的栽重的,然后再经由柱网将重量传递到地面。

(四)装饰特征

    藏式传统建筑在进行装饰的时候,主要通过色彩、纹样、书法进行装饰,色彩的选择主要有黄、红、白三种,主要是在墙体室内进行装饰画的设置,从而通过色彩与建筑物材料的融合,彰显建筑物的厚重与简洁。在藏式传统建筑的门窗上,经常会雕刻各种各样华丽的纹样,对建筑物起到装饰的效果,纹样装饰在不同的等级建筑上也有所变化。藏文书法经常会用于藏式传统建筑的门头或者是壁画的创作中,刚劲有力且余韵悠长,对建筑物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二、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一)天梯的设计思想

    在西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佛教的,传说藏王原本是天上的神仙,而在他们死后也会回到天上,西藏的第一个藏王以及他后面的六个藏王在死后都升入了天界,他们被称为天赤七王。因此,在一本记载他们的书《王统世系明鉴》中写他们在死亡之后肉身都不会在下界留存,而是像彩虹一样消失。传说中将一座座高山作为登天的梯子,彩虹就是天梯的绳子。西藏的第八个藏王喜好决斗,在决斗中他不小心将彩虹绳子斩断了,于是藏王登天的道路就被斩断了,他无法回到天界,死后尸体就只好留在人间,人们为他修建了历史上第一个坟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将房子建筑在山上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同时这可能也是防御的需要,建在山上的建筑物由于山路陡峭,易守难攻,可以为防御敌人做出较大的贡献。在《西藏文明》中记载,西藏地区的很多宫殿都建筑在山上,这些宫殿的遗迹在今天仍能够找寻得到[2]。例如,布达拉宫就位于玛布日山上,是历代的达拉喇嘛的居住之所。

(二)女魔的设计思想

    在古代的西藏地区,对于妖魔鬼怪是深信不疑的,松赞干布曾经在拉萨河一带进行宫殿的修建,文成公主帮助其卜算大昭寺的吉凶,测算出当时的拉萨河一带仰躺着一个罗刹魔女的尸体,为了保障吐蕃地区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在魔女的四肢上修建12座寺庙,用寺庙镇压魔女的魔力,如果完不成12座宫殿的修建,就要在魔女四肢的相应位置钉入地钉,这样才能够防止魔女兴风作乱,避免这个地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罗刹魔女1的心脏之处,也就是涡汤湖之处,文成公主建议将湖填平,修建大昭寺镇压魔女,此后这一带就开始繁荣发展了起来。虽然妖魔鬼怪的说法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是魔女思想对当时吐蕃王朝对拉萨河谷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这个地区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金刚的设计思想

    西藏地区宗教盛行,藏传佛教则是在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对西藏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其信徒较广,曾经西藏的最高首领就是藏传佛教的领导人,这就导致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的发展已经逐渐渗透进了人们的各个方面,对其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金刚乘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较为重要的,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艺术、建筑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对藏式的建筑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建筑的平面布局呈现出“回”字形,而这些“回”字形就是转经求佛的必经之路。例如,桑耶寺的主殿三层空间全都布置成了“回”字形的平面结构,体现出了宗教的思想,而向寺院之外延伸的道路就是转经的道路。

(四)中心的设计思想

佛教思想认为,整个世界的中心是在须弥山,因此要将须弥山作为中心点,将5万旬作为半径,画出一个圆,然后在将2.5万旬作为半径画一个圆,这样世界就被分成了四个大洲和八个小洲。而佛教认为的世界其实是由三界构成的,也就是人类与畜生类生存的中界、神灵生活的天界以及黑暗的地。中心思想对藏式传统建筑的建筑有极大的影响,例如桑耶寺的建筑就体现了这一中心思想。桑耶寺的主殿代表的是须弥山,而周围的墙壁构成的大圆内部有象征着四个大洲和八个小洲以及太阳、月亮的殿堂。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藏式传统建筑的宫殿、寺庙等都被视为世界的缩影,在建筑中呈现出佛教宇宙观的象征建筑,体现出人与世界的关系。

(五)来世的设计思想

    佛教对于人生的宣传更加注重来世,而这种来世的思想在藏传佛教中的体现更加明显。藏传佛教宣传的思想是要人们今生受苦以求得来世的享乐,让人们不要过多地追求今生的享乐,也不要追求丰富的物质财产,而是要享受生活带给人的痛苦,痛苦越多那么修行就会越好,这样来世才能够托生在好人家、拥有幸福的人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经济的追求较少,反而更加注重思想的进步。对于藏传佛教的信徒而言,物质的发展与生活的幸福是毫无价值的,人格的升华才是毕生的追求。他们认为,人是能够吃苦的,而且吃的苦越多,那么来生得到的也就会越多,而这种思想在当时农奴的住房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农奴的房屋一般都较为古朴、粗犷,仅仅能够遮风防雨,没有其他的装饰,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结论:总之,在进行藏式传统建筑的研究时,需要对藏传佛教有更深的认识,因为在西藏地区,佛教对当地居民、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在进行藏族文化与历史建筑的研究时,必须要对其佛教文化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样才能够对其建筑的设计思想有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周子尧. 藏式传统建筑元素对西藏当代建筑继承与发展研究[D].西藏大学,2021.

[2]周子尧,索朗白姆,王梓曼.藏式传统建筑要素探析[J].建筑与文化,2021(04):245-247.

作者一姓名:杨启恩;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89年04月 ;  籍贯(具体到市):青海省西宁市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