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孙仙仙

山东公用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态势良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改善人们生活,但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贯彻持续性发展理念,水利工程建设开始向绿色化方向进行改革,希望通过对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有效控制,减少工程建设对于整体环境的不良影响,以便最大限度地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本文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环保性,促进生态和工程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TV2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人口基数大,水资源存储量有限,所以导致水资源短缺。水利工程建设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调配,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规模大、周期长,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进步和发展。但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减轻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自然、人类、水利工程和谐共处的局面。

1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

目前,关于生态水利的定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义,而专家、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众说纷纭,但对于这一项目的内涵,却有着高度的共识,即在一些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依靠科学的工程管理,进行科学的调配、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才是关键。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的观念,保证河流的原状,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利用区域水利,根据流域的特点,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洪战略。许多水利设施落后的地区,都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对河道周围的土地进行改造,以恢复原有的地貌,并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水利的作用。在开展生态水利项目的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保持流域的原有风貌,以提高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能调蓄洪水、储蓄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及水库等都能有效消弱洪峰,在调节水量的基础上在短时间内将快速增加的水量先储存再释放,进而消弱洪水带来的危害,减少洪水产生的经济损失。水利工程建设能依托河流等存储大量的水源,并在干旱时释放水源到下流河域,在保证地下水位持平的基础上保障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水利工程建设能将附近河流中的泥沙进行再利用,目的是巩固河岸的土壤,有效防止土地退化。水利工程建设能依托河流的生态系统对周边的水源和空气进行净化,进而保证区域内的气候环境的稳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河流的改造,能帮助河流中微量元素进行循环,进而为河流中的微生物提供大量营养,最终保护了河流中的生物生态系统,维持了物种的多样化。

2.2 消极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更改水域的水温、造成周边建筑的毁坏、影响水域中生物的习性。自然环境中的河流处于自然流动状态,水域中温度不容易形成分层。但依托水利工程建设形成的水库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水温分层的现象。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时会对周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破坏,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又影响河流中生物的繁衍。水利工程实施建设的水库会影响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下水位,严重的会影响气候,带来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部分水库的兴建会导致河流中原有生物无法上游产卵,进而改变了生物的习性。

3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借鉴整体性水域生态发展模式

保证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有效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特别注意与周边水体的有效衔接。在保证水体流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生物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态系统的分解能力和净化能力。同时,要注意明确生态水利建设的统一标准,避免相邻地区的水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从而稳定地提高水利建设区域生态系统的互动效能。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对其所属河流的流量、宽度、流向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转。通过在河床上栽植金鱼藻等植物,或在河流中放置少量的水生动物,以保持水体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并能净化水资源,减少污染。此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在河道旁修建其它的工程,以解决因河道水流而带来的污染。

3.2 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之后会转化为无机物,这一过程就是水的自净作用。水利工程内设有不同流量的雨水渠,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这有助于增加鱼类的繁殖能力,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容量,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一些水生生物的根系上附着有大量菌膜,能反应生成水溶性无机盐,满足其他水生生物对水溶性无机盐的需求,进而提高整个水域的净化能力,也能改善水体水质。

3.3 注重生态环境评估

因为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如果受到破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甚至会出现无法恢复如初的状况,所以需要做好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工程建设的利弊做出详细分析,确定工程项目是否具备实施必要性,并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将防护措施以及保护理念融入其中。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价值进行核算的方式,对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作出分析,做好环境折损关系以及生态效益的梳理,通过制定各种方案的方式,从多角度入手,对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施价值进行考量,对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做出精准预测,从而为后续的相关管控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3.4 提高环保意识,做好监督管理

在实际施工前,要做好环境勘察工作,了解建设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地质特点、灌溉需求、地形地貌进行综合分析和校验。在选址阶段,应该根据地质和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选择,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生态圈的影响,确保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环境。此外,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提升设计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积极采用绿色工艺技术,减少建设中的环境隐患问题。另外,还要对排污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乱排乱放的情况,保护周围水域,构建生态化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河流多样化、保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原则,应该做好边界分析,注意施工上游和下游范围内是否有军民、村落、动物栖息地等等,制定最科学环保的建设方案。

4 结束语

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项目建设中的重点,目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正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此,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人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掌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不断提高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水利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洪海.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82.

[2] 孙燕.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71.

[3] 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11.

[4] 路盘遵.探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7(23):48-49.

[5] 唐道勇,林诗能.探讨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