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

衡长生

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 咸阳市 711300

摘要:软岩类,巷道穿层,完整性差,围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软弱岩层在高量值水平主应力作用下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破坏和变形是导致巷道围岩破坏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岩巷道;巷道变形;锚注一体化;

引言

我国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后面临着愈加复杂的开采条件,需要解决的生产难题愈加棘手,其中软岩巷道支护一直是矿井生产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煤系地层以沉积岩为主,围岩属性包含砂岩、泥岩、砂岩砂质泥岩等,巷道需布置在泥岩等软弱岩层当中,但受采掘扰动影响软岩巷道易发生显著变形,常常需要经历多次返修以控制巷道断面尺寸,严重影响采面正常回采工作,亟需提出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

1地质条件

新窑煤矿4506上顺槽车场掘进沿煤5层底板穿层进入煤5层中,留设1m底煤,掘进过程中煤层厚度稳定,无地质构造,巷道标高+810m,埋深580m。(1)煤5层情况。煤5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I旋迴)(J2y1)中上部,平均厚度13.29m,个别含矸石2-5层,矸石岩性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厚度在0-1.09m之间,夹矸平均厚度为0.3m,含矸率仅为2%。(2)煤5层顶板。煤层顶板多为煤4-2层的直接底板,以中厚层状劣质油页岩为主,其厚度在2.86-7.1m之间,平均厚度4.34m,占62%;少量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顶板,平均厚度2.49m,占38%。(3)煤5层底板。底板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厚度在0.25-5.90m之间,平均厚度为1.92m;少量为各颗粒级厚层砂岩,个别为炭质泥岩。煤5层与下伏局部可采煤6-1层的层间距在1.37-7.49m之间,平均层间距为3.97m,其层间距井田南部较大,向北部逐渐变小。(4)单轴抗压强度。中侏罗统(J2)泥质岩和砂质岩呈厚层状互层分布,各单层岩体较完成,节理、裂隙不甚发育。统计显示砂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5-15.0MPa之间,属软岩类;泥质岩单轴矿压强度一般为3.0-5.0MPa,较松散,遇水易膨胀,属极软岩类。

2软岩巷道主动式围岩加固技术

①提高围岩强度。巷道受重复扰动作用变形破坏,围岩结构完整和力学性能均被弱化,采用注浆锚索支护可加强巷道围岩整体的刚度和抗剪强度,改善围岩的抗变形能力,保证重复扰动下巷道围岩的稳定。②浆液黏结围岩裂隙。注浆锚索的注浆浆液可对采动裂隙及破碎岩体进行有效黏结,还可将巷道掘进前岩体内原生裂隙封堵,提升巷道围岩整体性承载能力。③减小围岩松动圈。巷道围岩承受的集中应力超过其承载能力发生变形破坏,形成围岩松动圈,通过注浆加固巷道围岩,可提升巷道浅部围岩承载能力,减小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增强巷道承载结构的稳定性。④防止岩层风化。注浆液充满岩层裂隙后,可将裂隙中附存的空气和水排出,隔绝内部岩体同外界的环境接触,可有效抑制巷道围岩内部发生风化破坏。⑤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同普通的锚杆索支护相比,注浆锚索在可施加预紧力的基础上还能够对围岩注浆加固,将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作为支护系统的一部分,使其与原岩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主动支护效果,巷道结构板稳定且不易被破坏。

3.4506上顺槽车场变形破坏特征

3.1膨胀破坏

砂质泥岩中含有大量遇水膨胀的成分,巷道掘进后应力重新分布,裂隙进一步发育,导致巷道与水接触。围岩遇水膨胀,强度降低,从而产生膨胀性破坏,进而导致巷道向内收敛,断面变小,锚喷网支护的喷网层产生破坏,外部喷层受岩壁挤压影响从岩壁剥离。

3.2原支护方式与围岩变形特征不匹配

4506上顺槽车场原支护采用的为锚网喷支护,锚杆尺寸为Ø22mm×2800mm等强树脂锚杆,端头锚固型。从支护机理而言,该类型锚杆与巷道围岩的破碎软弱特性不相匹配,特别是当围岩变形量高于400mm时锚杆就会失去锚固力。而当个别锚杆失去锚固力时就会使支护跨度增大,进而导致周边锚杆受力增加并破坏,进而导致该区域围岩变形加剧,并最终造成巷道整体支护系统的毁灭性破坏。

4围岩控制技术

预紧力是锚杆支护系统的决定性参数,增加锚杆预紧力能有效增大巷道围岩压应力场应力值及扩散范围;锚杆长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锚杆预应力、巷道围岩破碎程度与可锚性;对于相同锚杆材料,直径越大强度越高,预应力扩散范围越大;锚杆垂直于岩面布置时,巷道围岩形成的压应力区分布更加均匀,锚杆预应力叠加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当锚杆预紧力达到杆体屈服强度的30%~50%时,可以保证预应力的有效扩散。4506上顺槽车场原先支护中所用锚杆的扭矩为150N·m,即预紧力为25kN,仅为杆体屈服强度的20%,明显偏小,主动支护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为此,改用高强度螺纹锚杆进行支护,并将扭矩提高到300N·m,使得锚杆预应力得以有效扩散,保证支护的有效性。

5高强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应用

45060上顺槽车场按设计断面扩修后,分别选取两段各30m长巷道进行锚喷支护和高强锚注一体化支护的对比试验,如果锚注一体化效果明显,则对全巷采取锚注施工。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高强锚注一体化支护主要分3个阶段:①采用锚网喷支护,选用Ø20mm×2800mm高强树脂锚杆,间排距为700mm×700mm,采用2900mm×900mm的Ø4mm钢筋网护表,对扩帮刷顶后的巷道进行喷浆,初喷厚度不低于100mm,强度C20;②采用锚注一体化支护,对巷道进行二次补强加固。采用Ø25mm×2600mm中空注浆锚杆和Ø22mm×7300mm中空注浆锚索对围岩进行注浆永久支护,间排距为1400mm×700mm,注浆锚杆与注浆锚索位于高强树脂锚杆排距中间交替布置。中空注浆锚杆预紧力不低于180kN,中空注浆锚索张拉预紧力不低于120kN,采用2900mm×900mm的Ø4mm钢筋网护表,复喷喷浆厚度不低于50mm,强度C20。注浆材料为P.O42.5水泥浆液,注浆水灰比为1∶2,并添加8%(质量比)ACZ-I型水泥注浆添加剂,注浆压力顶板及两帮控制在2~3MPa,底板控制在4~6MPa;二次注浆水灰比为1∶1,并添加8%(质量比)ACZ-I型水泥注浆添加剂,注浆压力控制在4~6MPa;③清理底板后采用混凝土层封闭底板。底板采用Ø25mm×2600mm中空注浆锚杆,间排距为1000mm×700mm,待施工完成后对底板打地坪,混凝土厚度300mm,强度C30。

结束语

综上所述,(1)4506上顺槽车场围岩变形特征为早期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且围岩呈不对称变形,煤柱帮的变形程度明显大于煤壁帮。(2)影响4506上顺槽车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为:巷道的埋深大、应力高、围岩强度低及原支护参数不合理。(3)基于围岩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围岩控制方案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围岩变形量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温福平,刘小虎,余岩.深井软岩巷道底臌变形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0):24-27.

[2]赵东钰.大海则煤矿软岩井巷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

[3]王鹏.大南湖七矿碱水侵蚀弱胶结围岩变形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

[4]张文龙,范利丹.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分析与控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03):34-39.

[5]蔡金龙,涂敏,张华磊.侏罗系弱胶结软岩回采巷道变形失稳机理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0,37(06):111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