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放生育限制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7
/ 3

全面开放生育限制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作用研究

刘艳萍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确保人口稳步增长是保证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并且其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积极作用。2021人口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这对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攻坚造成影响。本文立足全面开放限制政策,在阐述东北地区人口问题的基础,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减少的原因,并在探究全面开放限制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全面开放限制背景下促进东北人口稳步发展的举措。期望能为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人口、经济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全面开发限制

人口是一个包含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其内容构成较为复杂,是一定数量个人的综合,保证人口规模对于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稳定性具有深刻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发展基础整体良好,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人口规模较大。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人口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有所减少,这使得人们对东北地区产生了“经济衰退”“人口塌陷”“利润真空”的消极印象[1-2]。新时期,全面开放限制政策的实施为东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振兴产生较大影响,有必要在该政策背景下,深层次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特征,解决东北人口发展难题,继而在保证人口稳步增长中,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奠定良好基础。

一、东北地区人口问题及成因

1、人口现状及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这为东北地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过去,东北地区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发展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市场化能力和水平自然较高。在东北地区发展中,稳定的人口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呈现出人口外流、比重下降、人口总数持续减少的趋势,这对东北地区的发展造成阻碍和限制作用[2]。据2021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近10年以来,东北地区的人口发生较大变化,首先东北地区的人口总数虽然较多,但是人口 层面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趋势,如在2020年,东北总人口数为9851万人,较10年前的人口总数减少了1101万人。其次东北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3,这虽然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但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东北地区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以65岁及以上人口为例,其占到东北人口总数的16.39%,这较之前统计的人口老龄化率提升7.26%,且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最后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基础较高,在东北地区,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7.71%,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东北地区的人才储备较为丰富,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较高[4-5]

2、人口问题成因

深层次分析东北多年沉沦低迷原因,可为该地区的振兴提供可行路径。仅从人口层面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减少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造成东北地区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6]。其中就自然原因而言,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该地区的冬季漫长且寒冷,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的一些人口会逐渐向南方迁移,这造成了东北地区人口外流,而一些老年人选择留在东北,这使得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另外东北地区人口减少还和受到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容,受计划生育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明显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北地区的人口在持续减少,但是受历史原因影响,东北地区存在一大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这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韧性仍在,潜力较大。同时除科技人才、现代农业外,东北地区还具有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交通设施基础,这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发展东北人口,振兴东北经济,就是要找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以此来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7-8]

二、全面开放限制对东北人口发展的影响

1、全面开放限制解读

全面开放限制指的是:在2021年,我国国家卫健委提出要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这是我国近40年以来最大的人口政策变局,其不仅对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较大影响,而且直接关系着东北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工作的开展。基于全面开放限制政策,东北地区对原来的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如在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层面,东北地区在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同时在东北地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大大减轻了生育、养育、教育的负担,为东北地区人口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全面开放限制对东北人口发展的影响

全面开发限制对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全面开放限制释放出一个信号,即随着人口负增长而增长,在我国可能出现一定的人口危机,结合人口政策及人口发展规律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经历了“愿意生”到“不敢生”、再到“不愿生”的发展过程,在不愿生的生育观念下,我国人口负增长问题势必会严重,当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问题时再想要扭转就变得较为困难。推行全面开放生育能使得人们具有一定的人口危机意识,认识到全面开放生育势在必行,在一定程度上,其使得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这为东北人口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全面开放限制还推动了生育支持体系的建设,如在东北地区,人们明显认识到放开生育只是开始,仅仅放开生育还是不够的,在此背景下,东北地区在生育支撑体系建设中提出了“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方针,这有效地增强了家庭的生育、养护、教育能力,有助于拉动东北的内需。此外人口问题是影响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人后减少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而在全面开放人口限制背景下,东北地区的人口得到补充,这为各行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9-10]

三、基于全面开放限制的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策略

1、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使得人们长期处于不敢生的状态,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不愿生的想法。新时期,要发展东北的地区经济,还需要从思想层面扭转人们的观念,使得适龄适婚女性“愿意生”。一方面,在新时期,应重视全面开放限制政策的宣传,使得东北地区的普通民众认识到全面开放限制生育的现实需要,同时了解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标准,为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为更好地适应全面开放限制政策,在东北地区人口发展中,还需要重视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们的生育成本、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使得人们具有“愿意生”的物质基础[11]

2、稳住东北人口适度规模

全开放限制背景下,要促进东北人口发展,还需要系统考虑东北地区的资源环境,结合东北地区资源环境现实来计算人口承载力,实现人口与东北地区功能区位的有效分析,这样能稳住东北人口适度规模,为人口政策目标和路径的调整奠定良好基础。其一,全开放背景下,出于稳住东北人口适度规模需要,还需要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那作为总目标,以此来确定不同功能区的人口承载力。其二,东北地区人口数量的减少与人口向南迁移有较大关系,对此在东北地区,还应通过合理的优惠政策,推动生态移民工作,如将东北地区稀疏村落的居民迁出然后聚集在一起,并给予相应的发展政策扶持,减少因自然环境因素向南迁移的人口。其三,在人口适度规模调整中,应进一步巩固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该环节中,应通过产业积聚培育人口集聚空间载体,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其四,在东北地区,应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此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和东北人口规模的匹配,以此来增加人口承载弹性,满足东北地区人口发展需要[12-13]

3、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口耦合

城市是较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地,在东北地区人口发展中,还应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口的有效耦合。一方面,应注重相互促进高水平耦合方式的应用,该耦合模式下,应认识到基础设施在生产要素流动中的促进作用,不断发展城市建筑、道路交通、科教文卫事业,新城良好的城市产业,斌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在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口耦合中,针对互补协同的磨合拮抗模式,应努力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如消除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均资源不足等问题,最大程度地释放城市公共资源,实现资源与人口发挥在那的有机统一。此外,在东北地区人口发展中,还应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这样能在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的基础上,减少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撑,由此形成良性发展模式,推动东北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4-15]

4、重视东北地区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推动东北地区人口发展,还应重视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一方面,育儿成本增加是造成人们不愿生的重要原因,而在育儿成本中,教育成本占据较高比例,对此在新时期,还应建立全新的教育形态,即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重视高等教育的持续推进。一是要搭建高端人才培育平台,深化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吸引高端人才的流入。二是要重视人才吸引政策体系的建设,在人才吸引过程中,应重视人才保证措施的不综合完善,如在社会保障层面,应从医疗、养老、就业、社会保险等层面建设保障措施,吸引更多人才来东北定居、就业。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能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在东北经济发展中,应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开放程度,同时应重视企业的改革和产业升级,并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新兴产业,最后应完善市场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实现东北经济、人口的协调与统一。

结语

全面开放限制对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能在扭转人们观念,使得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的基础上,进而增加东北地区的人口基数,解决东北因人口所引起的发展问题。新时期,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东北地区人口现状和具体问题成因,理解全面开放限制的政策要求和其对东北人口发展的影响,然后基于该政策背景,补全促进人口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这样才能促进东北人口增发展,协调人口、经济、社会关系,推动东北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奇,李秀霞.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以东北三省为例[J].绿色科技,2022,24(2):264-266.
[2]张天舒.从人口发展看地方经济——《中国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研究》评介[J].人口与经济,2020(3):142-144.

[3]晏自红,唐梦鸽,魏兰,等.基于GIS的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特征[J].农学学报,2020,10(6):94-100.

[4]李星卉.东北地区省际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20(13):117.

[5]王朋岗,王力,朱贺,等.基于分类视角的中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及其对策[J].西北人口,2020,41(3):69-78,91.

[6]李雨潼,王正联.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变动对区域内住房需求的影响分析[J].人口学刊,2020,42(6):49-57.

[7]贾晓华.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研究[J].北方经济,2020(9):56-59.

[8]杨青山,尹相飞,梅林,等.东北区人口城市化对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响应类型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5):704-706,714.

[9]王炜,郑悦.产业结构演进对东北三省人口流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学术交流,2019(6):101-109.

[10]王丽萍.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知识经济,2022,601(6):15-17.

[11]于强,王大为.着眼于中长期发展解决好东北三省人口流失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22(3):77-78.

[12]张幸福,王晓峰.流动人口就业身份选择决策及其对城市融入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跨区域与区域内流动人口的比较[J].学习与探索,2019(3):35-43.

[13]宋丽敏,张铭志.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居留及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发展,2022,28(1):151-160.

[14]冯乐安.东北人口的流动转变(1995-2005)——基于不同学历人口的比较[J].开发研究,2021(1):130-136.

[15]陆丰刚.人口流失影响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吗?——基于东北地区户籍人口流失测算数据[J].人口与发展,2021,27(5):98-110,120.

课题项目:佳木斯市2021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全面开放生育限制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140727744018935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