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7
/ 2

信息技术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韧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教学;应用

1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

在以往的艺术设计课堂上,传统教学思想盛行,在新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行下,其教学缺点逐渐显现。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其主要教育形式就是“讲—听”,简单的讲课与学习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课堂的始终。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以口述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抽象的知识,学生通常处在被动状态中,虽然也可以让学生记住关键的知识点,但是在加深学生理解、锻炼思维能力方面有些欠妥。另外,这种单一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全方位锻炼与提升,容易在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知识的时候形成一种刻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影响工作效率。学习气氛枯燥也是传统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中的主要特点,单调的教学形式及死板的知识内容,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兴趣,在课堂上任由摆布,很少发表言论,自我表达欲望不强,主体性缺失。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创造出了微课、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深受教师的青睐。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难发现,它具有整合资源、转化知识形态、加强互动、突破空间限制的优势,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途径,还可以丰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元素。在新颖、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自主性会提升,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教学进行科学整合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在先进技术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

2信息技术在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实践

2.1完善在线开放课程,拓展“第二课堂”

完善广告策划在线开放课程,上传课程教学视频、课件、广告策划案例、广告设计作品、设计作业和试题等,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有趣,改变传统的“板书+PPT课件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满足课堂教学的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拓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广告策划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策划提案线上PK赛,学生可以利用小剧场、音乐等辅助信息传播手段,丰富提案内容,展示小组风采。

2.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视听感官效应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调动多种感官效应,可以加强记忆和理解,并且能够充分激发思维,为解决问题提供不一样的思考路径。实际上,在教学课堂上,要想同时调动学生的五处感官效应是难以实现的,在传统的语言描述教学中,学生主要利用听的形式来感受和理解知识,根据教学效果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很大的缺陷。多媒体具有影像功能,可以将声音、文字、图片融合为一体,可以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学生的感官感受。另外,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也会发生改变,从抽象思维向直观思维过度,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其思维能力,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设计透视与制图》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透视法的应用时,通常会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进行绘图和标注,帮助学生分清透视线、测点、灭点等等,然后利用口述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原理。这种教学方式直观效果较差,而且绘图及讲解的时候更加耗费精力和时间,对于一些空间转换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以更加立体的形态将示意图展现出来,清晰地将示意图中的各个元素区分开来,便于学生认识和记忆,在进行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根据讲课需要对屏幕上的示意图进行移动、变色等等,充分突出知识的特点,加深学生记忆、理解。

2.3创新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教学过程延展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教师在职教云网络学习平台发布公告、课前学习任务,布置课前作业,设计测试题、讨论话题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课中:教师检查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学习情况,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社交软件连线企业导师、优秀毕业生进行实践性操作演示,将实际的工作场景引入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社交软件与企业导师、行业从业人员的互动交流,可以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课后:教师在职教云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课后学习任务,发起讨论并在讨论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线上批阅作业,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试成绩等,在微信公众平台共享优秀学习成果,发布各个小组的广告作品,让学生进行网络投票,评选最佳人气作品。学生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业,完成任务单,参与话题讨论,完成测试等。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学生不再被动地听取教师讲授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进行归纳反思及课后提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2.4拓宽艺术设计专业资源库的共享渠道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社会中的信息资源,对于课程教学都有很大的作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资源的共享,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学习资料。基于此,学校可以建立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库,为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1)教师可以随时向网络平台中上传相关的资料,如视频、网课、社会新闻等等,从多个方面加深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及相关行业的了解,学生也可以随时进行登录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2)拓宽网络资源渠道,加强校内外教学资源的联动性,将各院校、企业等等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全员共享,通过多方力量,不断向资源库中更新和输入新的信息和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3)在网络平台中设置互动功能,实现校内外学生和各界人士的互动与交流,创建一个共同学习的局面。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拉近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距离,体现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利于实现实践型才培养目标。另外,各种先进的社会资源,能够有效优化艺术设计课程,提升教学质量。

2.5开发活页式教材,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编写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广告策划新形态教材开发上,以传统教材为载体,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包括二维码、微课视频、网络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信息技术的活页式教材,弱化教材的“教学材料”特征,强化教材及教学资源的“学习资料”功能。新形态教材将在线课程中的微视频、教学案例、随堂测试、课件、拓展资料等内容通过二维码形式嵌入教材中,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扫码随时随地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无缝衔接。

3结论

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的整合,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同时也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为教学课堂增加了更多先进的元素,实现了艺术设计课程质量的提升。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艺术设计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向学敏.简析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的理论背景及相关概念[J].科技展望,2019,25(12):268.

[2]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科教论坛,2019(5)32+33.

[3]王佳.以课程项目化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美术文献,2019(7):59-60.

[4]胡忠婧.浅析《广告策划》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及教学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9(1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