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阿衣波塔·萨哈提

昭苏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昭苏     8356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治理体系。但由于治理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在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访谈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发现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治理主体缺失、治理主体单一和治理主体间协同性不足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树立协同治理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等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畜牧经济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不管是西北还是北方地区的草原都非常广阔,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可以推动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就要坚持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重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起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和新时期草原畜牧业发展相一致。所以,政府要对当前的草原生态情况给予关注,同时制定解决手段,加大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1 生态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天然草场逐渐开始退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于畜产品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然而,有些畜牧人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随意扩大养殖密度以及规模,使草原生态逐渐丧失平衡,导致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除此之外,因为我国在进行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还在刚起步阶段,在具体管理的时候依旧有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缺乏健全的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匮乏等,因此当草原发生违法开采、利用情况的时候就无法在第一时间遏制,使天然草场范围迅速缩减,草场不断退化,直至丧失再生的能力。

1.2 缺乏足够的草原保护意识

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保护,生态发展这一理念被纳入国家发展理念中,同时还林还草政策发布之后,牧民对于草场保护思想不断加强,同时进行大量工作来保护草场。然而还是有一些牧民没有改变自身传统观念,拒绝不了利益的诱惑,忽视了草场保护,大量利用草场,使我国生态环境被极大的破坏。所以,如果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一定要加大宣传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使牧民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理念。

1.3沟通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信息沟通有助于各主体之间参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协调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动机制,有助于提高公众参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当前正镶白旗草原生态大数据中心、草原数据采集等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整体而言,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现实需求,亟待完善。1 )未能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正镶白旗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将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相关政策、具体措施等以不同的宣传形式发布,而企业、社会组织、牧民等主体通过上述平台仅作基本了解,与多元主体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及时开放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求有较大差距。2 )由于缺乏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各主体间甚至各主体内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及时沟通。由于信息共享沟通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多元主体各行其是,无法达到协同效应。

2 新时期加强畜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

2.1科学规划

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当成加快畜牧养殖不断壮大的基本条件,要按照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理念,以牧民实现脱贫致富作为基础,加大保护草原上的植被,防止出现开发过度的情况,从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同时把草原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结合,把草场存在的价值尽可能发挥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退牧还草,同时和治鼠治蝗手段相结合,使草场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要保证一系列财产保护计划的可操是动物排泄物处理的有效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便利程度。在这种生态化的养殖模式下,不仅高效解决了当前由于畜牧业产生的环境问题,而且促进了各个行业间的协同发展。对畜牧业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同时需要注意使用高科技焕发产业动能,加强畜牧业生产研究,与当地的高校进行合作,企业投资资金,高校提供人才研究当地的土壤和地形是否适应畜牧业的发展,为绿色生态的环境保护建立一个完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流程,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相关建议,在保护生态前提下最大限度开发、利用资源。

2.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完善的法律规章能够起到较好的约束能力,因此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也离不开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治理和规范。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关乎整个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法律机制进行规范,一旦畜牧业的发展对生态的发展进行了破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那么就无责可追、无法可治,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畜牧业今后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对于合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当对已经完善的法律以及相关实施条例熟练掌握,并且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对当地相关部门依法开展整治以及监管,以求让畜牧业能够可持续化的发展进行下去,为畜牧业的整治以及生态的治理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3树立协同治理理念

要解决政府同其他主体协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强化协同理念,这是实现协同治理并保障其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1)传统科层制组织模式的治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治理环境,要想建立有效的协同,政府就要转变单中心治理理念,转变传统的纵向治理模式,深化平等合作理念,强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的同时,与企业、社会组织、牧民及科研机构相互协作共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效应。2)企业作为生态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应对自身的环保责任定位进一步明确,主动承担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动与其他主体协作治理。3)社会组织以独有的伦理精神及其专业性、公益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等优势,投入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良好补充。4)牧民既是牧区草原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因此,牧民要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治理方式,认识当代生态环境的治理内涵,主动与其他主体形成合作。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牧民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营造多元主体参与正镶白旗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氛围,进而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1]

2.4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草原鼠害、病虫害、毒害草及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调查以及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要求,建立健全防控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深入实地做好普查、分析研判,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科学布设监测站点,利用现代化监测调查技术构建监测平台,提高草原有害生物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水平,做到精准监测、有效预警、防控到位[2]

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创造了经济财富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破坏了的环境将会时时刻刻影响着周围人们的生活,使周边的居民失去了舒适优质的居所,生态破坏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也会影响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畜牧业引起的大气、土壤、水等方面的污染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如:做好选址工作、进行细致的清洁、进行生态化的发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措施,让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与生态绿色建设同步进行,逐渐的减少甚至解除畜牧业的生产经营对环境的污染[3].。

参考文献:

[1]程方方,杨君辉,次仁卓嘎.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06):68+70.

[2]白如意,伊布乐.正镶白旗草原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10):197-200.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64.

[3]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J].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22(0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