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管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浅谈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管控对策

李爱国,曲申,王阳,姜彤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随着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加速推进,新一代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低压配电网的经济运行问题也逐步凸显。在此背景下,从采集因素、计量因素、统计因素、档案因素、技术因素等5个方面来分析低压台区线损的异常原因,并提出对应管控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助力基层供电单位精益化管理。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经济运行;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

引言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俗称技术线损),此外一些人为管理因素也会造成电能损失(俗称管理线损)。加强低压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主要从做好日常信息数据监控管理、对于新增客户及时完成系统基础信息维护、每日监控线损变化情况以及对线损不合格的台区开展日常分析等几个方面着手。特别是对于零度户、电量异常户、用电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用户以及要求现场抄表用户等进行重点核查,以切实消除台区线损管理短板,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水平。长期以来,缺乏智能高效的运行监测和运维管理手段,无法实现台区、分支、户变档案精准归属管理,无法自动绘制完整的低压拓扑关系,无法实时上报停复电信息,无法更好地为供电服务指挥平台提供大数据支撑。

一、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

1.数据采集质量偏低

低压配电网普遍存在采集设备版本老旧严重,窄带用户占比较大,采集终端故障率较高,人工补采及现场消缺工作量大,因采集失败造成售电量未统计导致线损不合格台区较多。此类台区需对采集失败用户现场消缺,或对采集失败数据进行补采后次日一般都可以恢复合格。少数台区集中器故障无法维修,只能更换HPLC集中器和整个台区II型采集器。当前正加快HPLC改造进度,届时采集成功率将显著提高,因数据采集异常导致不合格台区也会大大减少。

2.计量装置故障频发

低压配电网台区运行表计每日因关口表计故障、电能表飞走、停走、欠压、断相、表计时差、互感器规格配置问题等异常造成的表计更换,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合格台区。需专人落实每日跟踪计量在线监测异常问题处理进度,确保异常问题及时消缺,并计划组织表计轮换,结合接户线改造逐步解决。

3.光伏台区异常增多

在光伏用户较多的低压配电网,特别是在光照良好的季节,部分光伏设备会影响台区售电量或供电量的统计,导致台区线损在合格范围以外异常波动,频繁造成负线损。此类问题需通过档案核查、台区组合与拆分、光伏用户在接户线网络中的合理布局解决,部分较难整改的台区可以联系光伏厂家协助处理。

4.基础数据档案异常

营销2.0系统上线后,因用户户变关系不清、2.0系统问题导致营销流程未及时归档、客户档案异常等影响台区线损时有发生。现场表计安装后,因营销系统流程未及时归档,电能表计量电量不参与线损计算,导致台区线损不合格。客户档案异常主要包括子母表档案错误、关口或用户变比错误、转供户标识错误、计量点用途错误、光伏用户档案问题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台区线损合格率指标。

5.基础网架结构薄弱

低压配电网一般区域分布广袤,且网架结构分布不均匀,可能存在末端用电较多、供电半径过长、线路绝缘老化严重等问题。有的台区下挂用户较少,有的台区末端为鱼蟹塘养殖户,特别夏季鱼蟹塘集中增养导致负荷集中于线路末端,在下户和总表存在一定计量误差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线损不合格,线损率5—7的台区增多。此类情况一般通过校表、更换表计、增设无功补偿装置等途径解决。

二、低压台区线损管控对策

1.优化线损管控模式

一是健全线损管控体系,提升台区线损异常监控能力,建立高损、负损台区治理等重点工作督办、销号机制,专项开展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分层推进,完善营销线损管理闭环管控模式。二是完善线损管控奖惩体系,将责任人管理质量、降损目标完成情况等作为奖惩重点,统一标准、量化评价,切实保障营销线损提升工作高效推进。三是加快建立“一台区一指标”线损考核新模式,通过搭建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模型,利用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的相互校验作用,设立每个台区的达标合格区间,有效解决线损考核“一刀切”问题。四是加快组建线损专业柔性专家团队,推进三相不平衡治理、无功功率补偿、台区优化布点等技术研究,为线损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落实线损管理责任

一是推进线损治理闭环管控。强化线损专业人员监控力量,加强对当月连续不达标、累计不达标台区的重点监控,进一步落实人员责任。二是充分发挥线损管理主体作用。科学、合理分配台区经理工作量,全面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每个问题有人跟踪解决。三是强化装表接电工作质量的考核,对错接线的直接责任人和关联人员进行考核,对出现重大差错的责任单位要停工整顿,相关人员要重新学习并考核合格后予以复工。

3.提升线损治理成效

一是强化跨专业协同,结合营销普查,推进营配专业协同、营销专业间协同,生产部门提前通报台区负荷分割计划,现场负荷分割完成后及时变更相关档案、图形系统,营销部门应按营配台区现场实际运行状态,落实专人核查营配数据一致性。二是以户变关系准确梳理为基础,对低压转供、双电源单表计等基础档案异常造成台区线损异常,因地制宜提出整改措施。三是针对自动化采集未覆盖的集抄台区加快HPLC改造进度,保证数据采集100%自动化。

4.健全管理制度

一是要建立电力监控机制,有效地解决电力偷盗的能源消耗问题,并建立一套针对电力公司的电力监控机制。对收银台进行经常性或不定时的监控,或者对盗窃、泄漏等案件进行分析。同时,对首都地区及电力不正常用户进行月度核对,建立一个长效的电力调查机制,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对此类情况进行及时制止,并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以制止偷盗。其次,对线路损耗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对故障成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并能有效地防止故障的出现。此外,为了及时、高效地应对新的不可见的异常,以及为未来的经验交换提供便利,也需要总结经验。总之,要积极组织线损分析会议,及时解决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三是要建立对无形资产的追责机制。建立举报机制,不但要加大查处力度,还要严厉打击,对完成指标、对线路质量有突出贡献、不主动、不负责任的单位,要予以表彰。建立健全的稽核制度,是为了增强职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心,并能有效地减少低电压站区内的非正常值。

5.线路改造,减少设备能耗

目前,普遍采用的铝丝在住宅中的截面为6平方米或以上,并遵循小容量改造、高密度、小半径的原则。线路改造既是降低输电线路损失的一种有效手段,又是降低输电线路损失的一种方法:一是要降低变压器的无功损失,应设置在距离供电半径500米左右的输电线路中间。其零线电流不均匀度为10%,其额定电流为25%。这样可以减少变压器的运行损失。二是降低设备的磨损,加强对电器的管理与保养,采用高灵敏度、低能耗的电子设备,尽量多的进行电力计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强化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设备联接的密封性。

结束语

总之,电力公司应该对低压变电所地区的线路损耗原因进行积极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及时、高效的反应,降低因线路损耗而造成的电网不正常现象,确保电网安全可靠,同时降低居民的能耗。

参考文献

[1]汤弘鑫. 低压台区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东南大学,2017.

[2]曹永兵.浅谈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成因及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4):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