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行调控与风险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电网运行调控与风险措施分析

张赛男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电网结构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和用电的发展趋势做出不断的调整。这对于电网运行而言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和技术方面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和优化,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真正的符合现代化的电网调控要求。对此,本次研究将深入分析电网运行调控以及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建管控措施行,目的在于提升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管控水平献力。

关键词:电网运行;调控;风险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对电力能源有了更高的需求,电力企业也在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中获得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项目已经投入建设,这将是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需要在电力网络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调控工作,而实际的电网调控工作中往往存在很多的运行安全风险。因此,为了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规避掉这些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为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转提供安全保障。

1加强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管控的意义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经过的区域很复杂,运行过程存在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小小的问题就可能造成整体线路的瘫痪。要想控制电网安全风险,就要做好对运行过程中风险的分析和识别,以电网安全监测为基点,对各环节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控制和评估,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和评估,测算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设置风险等级,通过安全风险等级衡量整体的风险系数,从而在实际出现安全隐患时,利用等级评估判断其对电网影响的程度,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到最小,保障整个电网的安全。但是,影响电网安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人为客观因素、地域环境因素以及供电设备因素等。要有效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在其中找出必然联系,从而有效降低风险。电网在不同区域对电力建设和运行的影响不同,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因此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不确定的,电网风险控制人员要对诸多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按类别设置预案措施。电网风险控制人员要提升电网控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更快地找出问题,保障预案设置合理,从而在各部门的联动下有效预防风险,充分提升电网企业的安全风险预防水平。

2电网运行调控与风险措施分析

2.1提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力

电力企业应意识到,人员是控制调控系统工作的主要因素,首先要确保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较强。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对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技术能力,全面提高电网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让员工从培训中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调控技术创新和管控流程创新。电力企业要不断采用国内外新型技术手段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拓宽技术人员成长的平台,帮助员工掌握更多有利于工作的手段。要密切关注技术人员之间的差距,给予技术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员更多机会,为提供其进修机会,安排其到电力管控效果好的企业学习观摩。之后,再根据学习情况和实际掌握能力安排这些技术人员担任重要技术岗位,给予实践机会,让其更加紧密地结合学到的理论和电网调控实践。

2.2改进电网运行管理技术

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技术水平,也是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就需要通过技术改进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要对电网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包括遥测信息、遥控信息等,提高信息规范化程度,便于安全风险的识别,并根据信息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多种信号形式,包括越极报警限号、一般告警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事故信号等,以此作为依据启动相应的风险应急处理预案。除此之外,还应升级改造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及调度数据网,便于监控人员时刻掌握电网运行情况,真正实现无人值班。

2.3不断完善电网的调控管理机制

较为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是保证电网调控运行安全进行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完善的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机制能够使得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有效地降低电网调控安全风险故障的发生。可以更加明显地突出工作重点,为电网调控运行工作人员实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标准,提升其对于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明确工作重点。一方面,先要对不同的部门进行较为明确的职责划分,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增强管理落实的力度,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的情况。最后,要在电网调控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安全风险防范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增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确保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化。

2.4完善管控体系,增加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控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管控体系的直接影响。因此,对管控体系进行完善是电力企业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要求规定,对现有的管控体系进行完善。现有的管控体系中对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相对欠缺,需要我们明确整个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同时完善管控标准以及管控制度,提升管控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实行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将每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每个管控人员的身上,每项管控工作都要有对应的负责人,有效地减少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进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5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实际开展调控工作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尤其是新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避免人工操作中失误带来的影响,对提升工作质量等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实际工作时应根据现状,应科学合理的引用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为电网调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工作质量没有得到提升。同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在新时代发展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实际工作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中的很多问题,使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等可以更好地改善,对促进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网调控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使工作质量等能有所改变。

2.6加强设备系统技术水平

加强设备系统技术水平,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营的又一重要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应用到我国各领域,并且帮助我国各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于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应用到我国电力企业中,无疑提升了电网运营的效率,也降低了潜在的风险。对此,建立企业的管理者更是需要意识到,电力系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并且要大力提升其设备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全局的协调化。从全局出发,查找到关键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将地方性的电网与国家电网保持一致。

结语

在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对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实施方案时严格的落实工作,确保工作质量等都能有所改善,进而为其后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相关单位也应重视该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工作质量等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改善,使电网调控工作在后期开展时能更高效率的完成。以在实际工作时对工作人员应提出新的要求,必须使其能在工作时更好地落实工作,尽可能达到标准化的要求,促使安全风险的解决效率能真正得到提升,为后期电网调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本阳,元一平,乌鹏涛,郭斌.基于在线稳定分析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8,34(02):65-71+78.

[2]陈天宇,王海港,彭伟,贾伟,孙仪.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6):59-61.

[3]袁强.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