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研究

李朝成1,刘丰铭2

昆明文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2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运动项目游戏化”逐渐取代了灌输式教学方法,并且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运行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育知识学习,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本文以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为背景,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内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分析“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具体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实践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无法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不高,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浮于表面,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另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性不强。基于此,需要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这也为高校“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的“运动项目游戏化”,就是将运动项目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育项目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项目学习当中来,保证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教学实践角度来讲,高校开展“运动项目游戏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运动项目游戏化”内涵

“运动项目游戏化”是一种创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将运动项目教育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育项目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从教育学角度来讲,“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本质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项目知识,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高校中开展“运动项目游戏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组织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行“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师高校体育教师精心备课,积极探索运动项目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并且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环节,将运动项目与游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进而保证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效果。

(二)趣味性

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运动项目游戏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能够保证教学的趣味性,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让学生体育到体育教学带来的乐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三)目的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够将体育项目教学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也能够保证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不仅要求在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将“运动项目游戏化”的作用充分发挥。但是,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主要遵循学生的体育技能,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沉闷,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单一

将“运动项目游戏化”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转变高校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保证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情况来分析,虽然有些高校已经采用了“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师对“运动项目游戏化”的理解不透彻,在运动过程中方法单一,导致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变。除此之外,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在考试的过程中,依然以体育技能来决定学生的考试程度,这种方式不利于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运用价值

(一)强身健体价值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进行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另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学生展开体育很多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育项目学习,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标,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而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置运动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体育兴趣培育价值

将“运动项目游戏化”运动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除此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团体意识培育价值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目前的大学生,主要适宜独生子女为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对于学生毕业之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高校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此来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运用路径

(一)树立“运动项目游戏化”体育教育理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积极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理解“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内涵和运动方式,让高校体育课堂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其次,高校需要加强对“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培训和宣传活动,转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的目标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最后,高校要想将“运动项目游戏化”有效地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去,就需要对学校的体育馆进行开放,为学生提高体育运动的场馆,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进而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另外,高校通过“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方式,有效地弥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热情,保证了高校体育运动项目的有效性。

(二)加强“运动项目游戏化”的体育设施供应

高校需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且积极学习新教改精神,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学还需要结合体育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比如,高校需要结合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需求,打造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场地。比如,传统的高校一般都会设置一些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场地,但是,随着学生对体育项目学习的需求,高校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设网球场、游泳馆、乒乓球馆等,保证基本的体育器材的供给,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根据高校体育运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为学生开展适合的体育运动。比如,高校的女生对于球类的运动并不热衷,但是,对于运动健身、塑形、瑜伽、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充满了兴趣,基于此,高校需要结合女生的运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体育课程,以此来满足女生对运动的需求。另外,对于男生而言,还可以适当地引入竞赛模式,让学生以竞赛的模式开展体育运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将体育运动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来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

(三)明确“运动项目游戏化”体育教育目标

在高校体育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体育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精心备课,同时还需要明确“运动项目游戏化”的目标,以“运动项目游戏化”为导向,重新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在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游戏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一种载体和过渡。在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在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精神,并且需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能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相应的体育项目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和理解。其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项目运动当中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再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设置“运动项目游戏化”教育目标的同时,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项目过程中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丰富“运动项目游戏化”体育教育内容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将“运动项目游戏化”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更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体育。比如,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技巧,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运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教授学生运动项目技巧,同时还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体化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能够掌握相应的体育理论。比如,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乒乓运动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规则、历史等内容,这样一来,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体育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当中体会到快乐,进而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其次,在高校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要以“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为导向,将体育项目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最后,教师可以将体育时事新闻与体育项目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价值,并且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五)创新“运动项目游戏化”体育教育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游戏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对于球类运动而言,教师可以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为导向,巧妙地为学生设计游戏环节,还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以此来提高球类运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展示的舞台。其次,对于田径运动项目,教师也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游戏的环节,缓解枯燥乏味的田径项目,让学生能够在田径项目中体会到快乐,缓解学生的疲劳,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最后,对于体操类教学活动而言,教师也可以采用“运动项目游戏化”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降低体操类项目的学习难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来,在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将体育项目教学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高校体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体育项目运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知识,让学生真正地爱上体育,为学生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意识,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新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研究[J].内江科技.2019,(9).128-129.

[2]王茂.基于动商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30-32,60.

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小学体育课间体育游戏创新发展的方案研究》(项目编号:2020SJ53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1.李朝成(1979.12-),男,汉族,云南巧家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2.刘丰铭(1999.9.4),男,汉族,辽宁葫芦岛,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