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课堂练习 走出误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审视课堂练习 走出误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陈福昌

五华县横陂镇江南小学  514421

摘要:传统的课堂练习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围绕既定的课时计划,给学生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更加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的深层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引言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练习设计,给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练习活动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课堂练习设计的互动性比较低,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感。有些教师所设计的练习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习,练习题内容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练习中,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1设计激发兴趣的练习题

兴趣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表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题,使学生积极地完成课堂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仅可以将激趣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可以融入到课堂练习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解题环境中。比如,学生在学习“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渐掌握圆柱体的体积求解方式。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充满趣味性的练习题。如,“同学们,你们出门旅游的时候会不会带水杯呢?如果你在游戏的时候需要和1升水,已知自己的水杯的直径和高分别是8厘米和15厘米,只带一杯水够喝吗?”学生会对这种问题十分感兴趣,通过自己计算做出准确的判断。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完成计算,并学会与1升进行对比。通过这种趣味性的练习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联系情境,设计课堂导入练习

小学生的学习不能是机械性的学习,需要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内容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逐渐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有意义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推理、分析、探究、体验,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练习的设计要符合各环节的要求,体现该环节的作用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需要精心备课,给学生设计一节层次分明的教学环节,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将新知识引入到其中,学习与训练需要体现出这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各个环节给学生设计课堂练习。比如,在课前复习这一环节中,许多教师知识单纯的要求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这种复习方式不能加深学生的加以。教师可以从上节课的练习题中以及重点、难点知识拟定几个小题,大约在5分钟左右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重点知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

4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

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练习题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好环环相扣,逐渐提高练习题的难度。需要设计一定量的基础性练习题,还需要适当的变化练习题的形式,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同时,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的练习题,加强学生的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逐渐向技能、智能等方向转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因材施教,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有所收获,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除此之外,练习题的层次性还需要与整体性相结合,教师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注意整体性。数学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应该认真分析课题在这一单元以及整本教学材料的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确保整体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学生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转变传统单一、机械性的练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现阶段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高课堂练习的互动性,加强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过程中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7).109~110.

[2]杜芳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课堂即时评价方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