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策

闫莉

陕西省吴起县河道管护站    陕西吴起     7176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调节生态环境,是当前防治土壤流失及土地荒漠化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关键词: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对策

伴随经济的快速化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人口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粮食需求愈发旺盛,随之森林草原遭受到破坏。从全球范围看,很多国家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基于水土流失而言,会降低枯水季节水量,对水库与湖泊会造成淤堵,河道断流,最终出现涝灾,加之水库利用年限也在随之减少。基于这样的情况,水土保持极为重要的,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灾害,并影响着生态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

1水土保持概述

1.1水土保持含义

基于水土保持而言,是对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进行的一种治理对策,可以防治水土流失,有效利用山丘区或是风沙区水土资源,提升土地生产力,确保水土资源社会效益的发挥,建立生态环境全面性科学技术。

1.2水土保持地位

在当前形势背景下,面对水蚀与风蚀,造成部分耕层土壤流失,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对粮食安全具有一定影响,并影响着生态安全,更为严重的是危及着人类生存。一直以来,政府十分关注水土保持工作。专家学者认为,水土流失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极为关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加快国家经济建设持续化发展。

2水土流失的原因

2.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貌、地形、土壤和植被。其中,气候因素主要是降雨,降雨频次、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均与水土流失呈正相关;我国的地理条件特殊,山地、丘陵和高原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高坡陡的地貌为水土流失提供的能量基础,在降雨及大风等外营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形因素主要是地面坡度和坡长,临界坡度以下地面坡度与水土流失呈正相关,同时坡长越长侵蚀力的作用面积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作为水土流失的物质基础,其抗侵蚀性能决定了水土流失的程度;植被的覆盖度越大、层次结构越复杂,对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越显著。

2.2人为因素

主要是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利用。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和粗放的生产方式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由于开垦陡坡、乱砍滥伐致使林草资源锐减、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道路交通等生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水土保持的正确认识,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的危害

3.1对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危害

对于水土流失来讲,会造成土壤厚度减少,土壤结构遭受到破坏,土壤保水能力较差,更为严重的是会加快水土流失发展,导致土壤侵蚀情况,造成恶性循环。另外,水土流失对道路沿线分布的水源保护区功能具有一定影响,造成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十分不理想,同时公路区域坡面径流量逐渐增加,引发洪涝灾害的出现。

3.2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在水土流失中,对土壤结构会造成破坏,降低土壤厚度,减少土壤肥力,造成现有土地资源遭受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讲,土壤厚度对土壤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以单位面积土壤为例,产出的粮食产量逐渐下降,还会发生绝产现象。在周边土壤也会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受时间推移,会演变成沙化地,或是石漠化情况,造成肥沃的土地失去原有作用价值。

3.3加剧沟壑

随着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和暴雨冲刷,沟壑发展也日益严重,呈现出沟壑纵深的现象。

3.4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河床抬高等现象

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流入河中,浑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时,泥沙逐渐堆积,使水库因淤泥堆积而库容减小,河道因堵塞而缩短,进而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1949年以来,我国共建成水库8.6万余座,总库容达4000多亿m3,淤泥堵塞损失约为库容的1/10,有22座重点水库因淤塞而废弃。全国每年流失的地表土壤超过50亿m3,黄河下游的河床上平均每年积累约4亿m3的淤泥,水土流失导致水库和堤坝泥沙淤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西部黄土高原土地面积约6.4×105hm2,土壤侵蚀面积约为4.5×105h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0%,大量水土流失导致上游植被反向演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4水土保持对策

4.1加大梯田建设

在水土保持对策中,加大梯田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梯田建设而言,作为工作人员应给予农田环境选择一定的重视,一般都是以土质较好、坡度小的农田为主。另外,在梯田建设中,以等高线进行,工作人员应对地理知识十分了解,确保梯田建设具有合理性,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

4.2建立水土保持林

之所以建立水土保持林的目的,是为了对水土流失具有防范性。在建立水土保持林时,科学规划树种类型,或是种植密度。另外,建立水土保持林,一般都是以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区域,或是地势极为恶劣的区域为主。由于这部分土质很差,土壤缺乏足够的水分养料,因而选择树种时,作为工作人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耐旱性强,具有较高存活率树种为主进行种植,比如松树。

4.3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将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根据流域内的实际情况科学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实现对水土资源的改良、保护及对水土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要抓好以下2项工作。

a.提升治理效率。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安排人力资源和项目资金,引进推广遥感监测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并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技术团队。

b.完善综合治理机制。综合考虑土地流转、“三权分制”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多措并举,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4.4重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作为一项法定行政行为,可推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的贯彻落实,特别是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大幅度降低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法制化水平和监督管理主体的法制观念,使社会各界树立强烈的水土保持意识。要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在项目审批前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依据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监督管理、执法检查、招投标和项目验收等后续工作。在生产项目建设阶段,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及个人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履行水土保持法定义务,跟踪检查建设单位及个人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到位。项目建成后,督促建设单位及个人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

4.5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是通过植树种草等增加土壤植被覆盖面积,是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植被绿化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在干旱缺水的沟壑山坡地区宜种植耐旱防护林;在极干旱、不宜种植植被的山坡地区人工铺设防护网,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冲刷,减少水土流失,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沟壑中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并辅以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有山坡修建梯田、培修地埂、间混套作、合理轮作、少耕免耕及地膜覆盖等。林业防护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

4.6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排水系统、梯田、大坝、鱼鳞坑、塘坝等都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工程措施。在洪水较多的地带修建水库,将洪水聚集可防止泥沙流入,亦可在淤泥上种植庄稼,实现废物利用。在斜坡地上修建挡土坝,可拦截水土流失。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就地解决拦蓄雨水及融雪水,提高农牧林地水分利用率,减少或防止形成面径流,从而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同时将未能及时就地拦蓄或者渗入的径流引入小型蓄水池。在极易发生重力侵蚀的坡地、山地及沟壑处可修建拦水沟埂、水平阶、水簸箕等简易排水工程。

4.7拦泥保土,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在水土保持中,淤地坝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对策,在环境治理中是极为关键的,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拦截泥沙,提高沟道侵蚀基准点,增强河床稳定性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给予农田一定的保护。另外,基于坝中蓄水,可以将其利用在农作物灌溉中,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加大建设淤地坝,增大农田面积,提升粮食产量,给予农民一定的帮助,使其可以摆脱脱贫的困境。第二,具有防洪效果,对下游河道安全起到保护性作用。建设淤地坝,抬高侵蚀基准面,提高泥沙拦截能力,降低河岸侵蚀速度,给予下游河道群众一定的保护。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淤地坝建设,拦洪蓄水,确保洪水成为可利用资源,给予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第四,以坝代桥,对交通条件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针对以淤地坝工程,会配备交通设施,给当地交通提供便利,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4.8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水土保持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助于准确、快速的掌握水土流失规律及现状,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应对水土流失,实现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节约保护的精准控制。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建立完善水土保持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水土保持规划协作平台及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系统等。

4.9构建完善高效的水土管理体系

一是要加强水土保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水源保障。二是要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高用水效益,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三是做好节水减排工作,在加强节水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四是强化宣传,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制定明确的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并通过宣传引导用水户自觉缴纳水资源费。五是提升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行为,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

结论

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可有效改善土壤地质、防风固沙,通过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加大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确实保障水土保持的执行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是生态保护必要前提,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的生态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莉莉.浅谈水土流失危害及治理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63.

[2]段景峰.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7):44-45.

[3]罗婷,向万丽,靳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4):241-242.

[4]笪志祥,汪绍盛,方天纵.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2):24-26.

[5]王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