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升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1

浅议如何提升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邱恒毅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恒兴中学    362400

为了提升我县思政教师政治素质,教育局统一部署,于农大茶学院为期3天全县教育系统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春天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等专题内容,使我更加明确了思政教师所肩负的重任,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下面谈一谈如何提升思政教师自己的素质。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听于峰教授《走近马克思,体悟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让我潜移默化地扩大视野,加深思想的深度。从而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听李德新教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理念与模式,有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听李宝艳《学习百年党史,践行初心使命》,懂得百年党史是不懈斗争史、理论探索史、党建设史。学史使人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激发教师情怀

如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学生、家长,谁的压力都不小,时间长了也难免相互责怪,戾气陡生。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其重要。黄秀铃教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讲座,更清楚认识到思政教师必须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由于教师的职业,教育,不只是教书育人,更是爱与责任的传递。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在我看来,就是一颗心温暖了另一颗心,一个灵魂照亮了另一个灵魂。今天在座的甘为人梯的教师们,有的双鬓已抵不住岁月的侵袭,有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但在各自的眼中都共同闪烁着一种孜孜不倦的求索,兢兢业业教书的执着。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一辈子坚守初心,传递爱与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如黄教授说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不忘师者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愿我辈教师能用心中的爱与责任,牢记初心,砥砺前行!为我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我们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可以让思政教师集中学习,尽可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方法、技能。也可以通过培养自学习惯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也需要依靠教师的自主学习。我们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总是强调学生要养成学习习惯。这对于思政教师而言,也是一样的,而且对思政教师的要求要更高。当思政教师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之时,他们遇到问题之时,就会主动去思考解决办法,寻找解决路径;当他们意识到自身能力不足时,他们就会主动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当他们发现有些问题不能回答之时,他们就会自己去翻阅书籍、加强学习。也有必要开展考试。考试不仅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提升学习成绩的有力工具,也是提高思政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设置专业化试题、开展专业化考试,思政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方面的不足。在发现不足的基础上,思政教师可以根据存在不足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进而提升专业素养。

、以思政课教育教学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听叶莉教授《春天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和黄腾华《新时代中小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发展》的讲座,让我更加明白如何上好思政课:一是以事感人。比如,讲中国故事的“好”,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形象直观的事例、数据、图片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让教育对象在“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情况下激发起情感的共鸣,增进情感认同。二是以史感人。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强化红色记忆、家国情怀,增进情感认同。三是以人感人。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先进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感动中国人物等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鲜活榜样,可通过发挥其示范激励作用增进情感认同。四是以情促情。教育者要通过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和高尚人格感染受教育者,实现情感与情感的共鸣,促进人们情感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有了坚强的意志,才会有主心骨,有思想道德和政治定力,不轻易屈从于外来压力,不人云亦云。锻炼意志、培养定力需要学生经风雨见世面,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长期磨炼过程。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自主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发挥主体性作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