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特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特质

  ,郭振东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特质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理论发展、实践逻辑、时代需求,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同时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论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恩格斯指出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发展为了人民,而绝不是任何资本和利益集团,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第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比如,马克思设想在未来社会“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等,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坚持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原则。第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经常发生变化和革的社会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要在实践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大法宝。第四,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我们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定要深化改革开放,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双循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指引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赋予了新的实践和时代特质。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创造性发展。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把实践经验提炼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文化之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丰富发展的宝贵资源。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精神财富和经济主张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与时俱进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我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伟大实践呼唤伟大理论,我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潜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我国新时代伟大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讲过,列宁也没有讲过,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认识,这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有力地指导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殊规律,同时也契合了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其中,关于精准脱贫、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理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启示,为转型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借鉴,必将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既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分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西方经济学关于金融、价格、货币、市场等方面的知识,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鉴。同时,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我们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其中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属性、价值观念的内容,对其中具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不能照抄照搬。经济学虽然是研究经济问题,但不可能脱离社会政治,纯而又纯。“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在我们所有的经济学教学中,不能食洋不化,还是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不能被边缘化。

作者简介郭振东,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学系,现任锦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

郭振东,1970.5.10,男,满族,辽宁锦州人,大学学历,副教授,辽宁省锦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