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

李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710100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也发布了很多文件,要求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缺乏系统的研究,专业的咨询人员明显不足,这导致学生大多欠缺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也缺乏有效的心理援助技巧。另外,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相关机构的使用率较低,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向别人倾诉来解决心理问题,所以,构建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机制,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足发展、建设温馨校园的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有部分学者开始探究国外关于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理论,近些年来,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发展快速,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由于危机预防和干预研究起步晚,其重要性仍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影响力有限,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理论国内目前还缺乏专业系统的研究,在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实践操作方面有待加强,总之,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危机干预方面,危机预防方面显得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将预防和干预有效地结合,做到先预防后干预,这是目前研究危机干预的重点部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防范及干预工作对策

(一)重点关注高危个体

1、从心理健康测评中筛选出的有障碍或心理疾患以及轻生心理倾向的学生。

2、在遭到突发冲击和无意干扰后产生心灵或行动反常的学生((家中遇到重要变故、体内查出重度疾患、遇到性危险、内心感情挫折、受辱、受惊吓、与别人产生强烈人际关系矛盾后产生心灵或行动反常的学生)。

3、学业、职业压力特别大或者对环境适应不适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由于严重网络上瘾情况而影响其学业和社交功能的学生。

5、性格内向、家里经济严重困难且存在心理问题及言行反常的学生。

6、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抑郁、恐惧症、强迫观念、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神经病等)且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异常学生。

7、对于近期提出以下警示信号的学生,应当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及早开展风险评价和干预工作:(1)曾讨论过轻生理由或思考过的轻生方法,其中从书信、日志、图片以及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自杀的念头者;(2)未知情况忽然给伙伴、挚友或亲人送礼物,请客,赔礼致歉,无端致以祝贺,述说告别故事等情况强烈变化者;(3)心境忽然强烈异常者,如非常苦恼,心情高度不安,恐慌,容易产生感情冲动等,或心境忽然非常低沉,或心境忽然由低沉转为平和,或食物、睡眠质量遭到很大影响等。[1]

(二)在危机预防和干预理论的指导下实施针对性措施

1.平衡模式

危机中的学生往往处在一个心态或情感失调的状况,在这个状况下,原来的处理机制和解决的方式没有符合自身的需求。和平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恢复在获得危机之前的和平状况。而平衡模式则最有利于早期干预,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失去了对自身的控制权,已经分不清了问题的方向并且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

2.自我认知模型

危机根植于对事物和周围发生的遭遇的错误思考,而并非对事物自身或与发生事物和遭遇相关的事情。[2]该模型的基本原则是学生经过转变思考方法,特别是透过识别其感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或者透过获取道德理性并增强思考中的道德理性与自强的成份,学生就可以达到对自身生命中危险因素的有效遏制。认知模型最有利于将危险稳定下来,和回到接近危险因素平衡状态下的求助者。

3.社会心理转换模型

因为学生总会在持续地改变、健康发展和成熟,他们的社会环境和影响始终在持续地发生变化,危险可能会与内在和外界(心灵的、社区的或自然环境的)障碍相关。社会危机干预方法的目的就是与请求者协作,以确定与危险相关的内在和外界障碍,促使他们考虑取代他们已有行动、态度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办法,通过恰当的内部适应工作方式、社区支援和自然环境优势资源以协助他们实现对自我生存(非危险的)的主动管理。通常这种办法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请求者。各种模型都说明了各个危险干预工作阶段的主要内容在每个阶段下还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的操作手段与办法。因此,危险干预工作研究人员需要熟悉各种干涉办法所适用的范围和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并深入了解一些危险干预工作的措施与技术,并总结实践经验,以便协助他们应对风险。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队伍及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险参与心理干预工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对于开展这个工作的团队来说,心理危险干涉工作的主力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师,而老师、管理人员、同学、父母、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也都是心理危险干涉工作团队中的关键成员。从学校危险干涉工作的体系架构出发,单纯依赖一个部门或中心(如危险干涉工作或心理咨询中心)往往无法进行有效干涉工作,它还要求学校校内各部门、机构之间的配合,而这些部门和机构又包括了学校办公室、校医务室、安全保卫处、专业院系学生工作党委、辅导员、同学会等。怎样营建健康的校园环境,并培养学生个体对危险的处理技能呢?

1.正确看待各种压力、挫败和危险

首先,各种压力、挫败和危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生活艰难、挫败和危险是必然的,只能说不是逢时俱来,这是客观存在的事情,不以学生的意志力为移转。对于客观存在的这种情景,学生应当接受它。[3]然后,各种压力、挫败和危险又是辩证法的。它们对学生既是激励、威慑,还是挑战。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适当的生活压力、生活挫折是学生维持正常心智功能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增强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危险则能引发对创造力的激发,乃至发挥之极至。

2.积极争取社交支援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人,人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社交的支援。因此大学生们需要极力争取具备正常的人际交往,并拥有家人和亲人及好友、邻里的社交网络,以及同伴、同乡、校友、社团等的接纳。而社交支援的意义一是屏障作用,是为了支撑自己所存在的社区意义与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培育学生社交兴趣,在人际关系中会和别人协同合作。[4]我们的建议:一是学习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既是对自身负责,又要对别人负责;二是对人不苛刻,善于看到别人的好处,并赏识别人的成就,学习他人的长处,三是不妒嫉人,不嫉妒比自己强的人;四是积极关怀和帮助别人,以此营建共济互利的氛围,并体味人生的价值;五是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让自己自信起来,勇敢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事情。

二、结束语

总之,高等学校要注重并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防范和干预工作,高校、家庭和社区都要协力同心,立足于预防,积极进行科学干预,以不断地努力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提供各项服务。

参考文献:

[1]姚琼丽,赵延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实践与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9):233-234.

[2]敬学圆.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01-302.

[3]宋莉璐,崔英静.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6):166-167.

[4]张正军.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4):34-36.

李杨,出生年月:1986年4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在职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陕西省西安市710100,

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构建大学生心里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项目编号:2017YBRS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