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笑谈”民间艺术在现代化艺术中的融合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崆峒笑谈”民间艺术在现代化艺术中的融合发展  

魏亚洲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笑谈传承演艺中心   744000

在古丝绸之路文化重镇平凉市从古至今,流传着一百多种形式的汉族民间民俗戏曲这些都是讲不能说完的民族历史神话故事,唱不尽的才子佳人,滋润了我们一代又几个一代的民俗观众,其中就包括原生态气息集中的崆峒笑谈,这一地方曲种在网络信息发达,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不但没有消亡,反而重新活跃在老百姓的村头院落,这一方面得益于它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一、崆峒笑谈的艺术简介

崆峒笑谈当地老百姓俗称它为笑谈,或丢丑。它本身据说最初是当地的一个大灶村的一个火头子一代又三代是由村民通过传承代代发展生存下来的以民间说唱逗乐民间小戏表演见长的以民间说唱和表演结合表演说唱娱乐活动为主的一种新型民间说唱娱乐表演小戏它本身也就具有类似民间说唱戏曲的多种表演形态有着很强的传统文化性和娱乐性表演多以青年男女说唱丑角表演说唱为主灵活多样说唱表演不可并举。该种小戏表演语言风趣诙谐曲调优美而又幽默滑稽喜剧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郁并以丢丑弄怪耍神气的演出形式要观众在笑声中细细品味民族瑰宝的独特魅力。

二、与现代化艺术融合发展措施

一部地方曲种的盛行首先需要在本土具有巨大的观众群体并获得广泛认可。目前"崆峒笑谈"刚刚开始研究发掘工作只要进一步加大"崆峒笑谈"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力度积极创作、编排更多优秀剧目大力开展表演活动不断提升"崆峒笑谈"的影响力"崆峒笑谈"必有更广阔的前景。

(一)、成立省级项目规划专门机构。为了着力促使该项工程账目的规划工作更加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成立"互联网+戏曲"省级项目规划工作组负责实施项目规划统筹、组织。在负责项目规划实施、建设、经费投入使用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由地方戏艺术类基金会等其他社会成本公益事业组织机构直接资助进行或由社会成本资金直接资助支持进行中国农村企业联合人力资源扶贫开发基金项目组织建设。

(二)、建立"中国曲艺艺术传播平台"。建立面向全球传播曲艺艺术包含英文版的公共外网"中国曲艺艺术传播平台"

(三)利用多种形式巩固民间艺术良性发展体系,加强对年轻人的民间艺术培养,激发新生代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并且从小注意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

(四)、加强"互联网+曲艺"的人才培养。既懂互联网又懂曲艺艺术崆峒笑谈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因此要加强针对"互联网+曲艺"的教育工作在学校开设互联网的公共课程培养既能熟练运用互联网又懂曲艺艺术的创新型人才。建议支持院校与互联网企业联合设立相关培训机构国家在办学资质审批、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和优惠政策。

三、发展与更新

中国传统民间曲少有很多年轻人的到场观众就更没有市场基础。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间曲表演文化特别尤其多的是中国传统民间小曲文化表演艺术文化必将再次受到前所未来的巨大社会冲击。对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香港出生的老年年轻人们来说受港台大陆两地中国流行音乐和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甚深村里一般每隔若干年就会有各种戏曲崆峒戏和民间笑谈等各种传统民间小曲演出节目现场演出老年人的亲戚朋友们一般每年都会踊跃报名到场参加观演但是传统戏曲节目演出现场上却根本鲜有多少年轻人的到场观众。而年轻一代观众的艺术缺失也正是中国崆峒笑谈行业现代文化发展需要遇到的一个严肃的大问题。对于很多年轻年轻人来说邀请他们自费去剧院观看崆峒笑谈现场演出的巨大吸引力远远会低于愿意让他们自费地去观看一部电影或是电视音乐剧。

四、崆峒笑谈艺术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实质是内外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众艺术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间艺术的开发,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进入21世纪后,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民间艺术的发扬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民族文化和通俗艺术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疯狂进行掠夺式发展,背离了通俗艺术发展的道路。发展和保护民间艺术的关键是看到发展开发者的知识和知识所做出的发展行动。从全球理解通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出发,运用科学的发展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从这个角度看,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文化的保护。寻找适合文化产业发展和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民间艺术资源,共同开发,借助现代科技实现艺术创新,挖掘新主题,演绎经典主题,以新方式演绎经典主题,实现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延续,回归到文化发展的纯真面目,代代相传。

五、总结

崆峒笑谈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缺的只是一条传播的途径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崆峒笑谈艺术并不缺乏吸引人气的任何元素

缺少的只是人们接触戏曲艺术的一个机会。崆峒笑谈的优质资源如果可以更容易地被大家发现更容易得到那么崆峒笑谈艺术根本不用刻意做什么就能融入现代生活。当然崆峒民俗笑谈传统艺术新一代人才的不断培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点只有不断为其注入新的艺术血液崆笑谈传承艺术文化才能充足地焕发活力。然而,人才在文化产业中属于核心资源,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持,现代文化的产业化将是空壳。传统民间艺术要展现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加强人才队伍方面的建设,人才本身的知识构成、主观能动性以及科技素养等都将决定民间传统艺术兴衰,为此,必须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发展壮大民间艺术专业人才队伍,多出高质量的民间文化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 陇东民间小戏——笑谈的艺术特征探析[J].杨维国.新西部.2010(11)

[2] "崆峒笑谈"被列入全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N].王鸿.平凉日报. 2011 (003)

[3] 崆峒史话[M].甘肃文化出版社,仇非主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