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

袁伟

身份证号码:130206199308210936

摘要: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大力开展,土木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改观,人们更加看重建筑品质,因而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变得愈加严苛。其中土木工程项目裂缝问题属于常见的质量病害,对于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都会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就需要相关施工企业能够对于裂缝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处理,有效避免施工裂缝问题,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基于此,文章对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方法

引言

目前,土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强化混凝土施工操作,这属于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中关键性的内容。随着施工技术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但是依然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工程项目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企业进行充分的准备,要通过采取合理及科学的裂缝处理方式,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和可靠性,唯有如此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收缩应力导致出现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后会出现不均衡失水现象进而引发干缩裂缝和自收缩裂缝等问题。在混凝土养护后如果内部和外部硬化程度不一致,没有平衡好水分蒸发造成的应力差就会导致出现干缩裂缝。如果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分丧失引发了内外体积变化不同会出现自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活性较大,其水化热反应产生的温度会导致混凝土水分大量蒸发,加上大风、高温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快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度,导致引发不同程度的收缩裂缝。

1.2材料及施工导致出现裂缝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在工程施工中通常需要结合钢筋等材料共同使用,无论是原材料还是钢筋等材料都可能引发裂缝问题。

1.3外界环境导致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在低温环境中会发生冻裂。混凝土结构主要特征之一是非均质密实性,内部的空隙不均匀,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所以内部水分在温度低于0℃时会发生冻胀,导致内部产生拉应力,进而引发裂缝问题。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也会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而降低。混凝土随着温度变化会发生变形受阻的情况,如果内部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约束力那么会导致发生温度裂缝。温度收缩裂缝在土木工程中十分常见。

2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

2.1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法是将修补所用的材料涂抹在混凝土材料裂缝的外表层,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防水性和耐久性。常用的修补材料主要有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以及水泥填料等。表面处理法的主要适用范围为钢筋没有被侵蚀,裂缝深度不深,缝隙不是很宽、条数众多且裂缝的宽度小于0.2mm的工况。

2.2灌浆法

灌浆法是利用压浆设备,将修补材料灌入混凝土裂缝中,以恢复结构的完整性、防水性以及耐久性。常用的灌浆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类浆液等。该处理办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1.5mm的工况。

2.3填充法

填充法是先顺着裂开的缝隙处剔开一条V字槽或者U字槽,然后在槽子里边嵌入填充用的材料,以强化结构的完整性、防水性以及耐久性。常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有聚合物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砂浆等材料。该处理办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裂缝宽度在1.0mm以上,且内部钢筋被侵蚀的工况。

2.4混凝土裂缝的加固方法

当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承载力,危及结构安全时,应考虑采取加固办法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以及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等。

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水平

当前,要通过相关措施保障配比合理性及科学性,同时也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混凝土试验工作,还需要结合试验的结果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另外,要求工作人员结合结构类型对于配比方式以及配置率进行明确。通常来讲,建筑结构构建配置率应当适当提升,这样才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3.2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要求工作人员对于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能只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而选择一些质量低劣的材料。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也需要针对原材料进行合理及科学管理和选购,其中,原材料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施工重要位置,也需要相关人士对于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水泥强度等级满足相应标准,并且也需要严格控制好砂石料,从根本上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要求工作人员对于外加剂进行合理利用,要切实保障结构质量前提之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于配合比进行控制,有效缩减工程项目实施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混凝土之所以产生裂缝,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温度应力。为了有效避免温度应力的负面影响,就需要施工企业能够进行规范操作,要对于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每一环节工作完毕之后,都需要对温度进行测试,同时,需要切实保障工程项目施工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搅拌混凝土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检测材料温度,保障温度符合施工标准,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工作。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施工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低温水冷却的方式降低浇筑的温度,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散热操作。此外,要求对于混凝土凝固过程当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裂缝问题。混凝土施工工作完毕以后,需要派遣专业人士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进而减少混凝土外部和内部温度差,让浇筑完毕之后混凝土的温度得到大幅度降低,同时促使混凝土约束应力得到减少,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3.4保证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

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需要相关人士通过使用灌浆的方式来对于裂缝进行处理。具体来讲,如果裂缝并没有防水需求,可以通过相应材料针对混凝土裂缝部位实施灌浆操作。灌注材料凝固之后做好表面的修复。如果裂缝位置需要进行防水,就需要通过使用防水性的材料做好修补工作,保障不会产生渗水的问题,最大程度保障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

3.5混凝土养护

水与水泥间的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凝固及硬化的主要条件,因此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有利于混凝土更好凝固及硬化,使其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环境中风吹日晒等,若处理不当,混凝土裂缝问题极易出现,因此需要对混凝土做好洒水保护,尽可能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通常混凝土施工完成12h后就需要进行养护,时间一般为21-28d,具体时间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养护方案,才能更好保证养护效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若是施工操作缺乏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则经常会产生裂缝问题,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相关施工企业采取有效的裂缝处理方式,还要求切实做好细节处理,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亮.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居舍2022(13):92-94.

[2]赵圆圆.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2(09):110-113.

[3]孙江云,蒋 喆.混凝土裂缝预防和处理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22(0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