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教学策略

刘清森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大济中学  351265

摘要:本文笔者针对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中首先分析了二者的融合,同时结合理论和实践总结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教学策略。

关键字;声乐演唱技巧;戏曲唱腔;融合教学

戏曲是我国的古典音乐艺术,是我国特色的音乐艺术,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也提出现代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教学方法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传统音乐艺术教学创新。如,在现代戏曲唱腔教学中,可以利用传统声乐演唱技巧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效果优化,提升教学质量。

1.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

声乐演唱技巧是一种音乐形成技巧,而戏曲唱腔也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歌唱技术,二者同为音乐演唱技术,所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现代音乐发展中,为了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将传统音乐艺术与戏曲唱腔形成相互融合非常关键,对于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和教学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两种艺术融合的简要分析。

声乐演唱技巧是演唱者在不断的音乐演唱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技巧。在现代声乐演唱技巧中,主要包括表演形式技术、演唱方式等技巧,再具体的声乐演唱中,气息、演唱吐字、演唱风格等都是特殊的演唱技巧。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相互融合,正是从演唱方式角度入手,利用声乐技巧进行戏曲演唱,将声乐演唱的技巧美化戏曲唱腔,从而让戏曲唱腔更具有技术性。

2.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融合教学策略

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教学是要求在戏曲唱腔教学过程中,应用声乐演唱技巧进行教学演唱,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二者融合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析;

(1)气息教学方法

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相互融合教学过程中,要求戏曲演唱者应该保持气息,控制住自身的气息,才能够保证戏曲唱腔发声良好。在戏曲演唱中,气息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如果缺少气息,唱腔将会短。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代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艺术不够了解,控制气息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在实际的戏曲唱腔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声乐演唱技巧控制气息的方法进行唱腔教学。

如,在前期的歌唱或者戏曲唱腔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控制气息;

①戏曲唱腔教学过程中,采用单手叉腰,或者把手放在肚子上控制气息。这样做的目的是借力帮助控制气息平稳发声,不至于出现跑调的情况。

②如果单句戏曲词文持续时间较长,又没有时间和机会换气的话,可以选择身子微微后仰的姿态,采用该姿态可以实现气息平稳。

③在戏曲唱腔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声乐气息控制练习方法,让学生区练习气息的控制。A采用顿音练习方法。在呼气的感觉上练唱顿音,出声前先收小腹,像是小腹先给了一点力,声音形成在太阳勺处,腹部的弹性如深咳感觉,这样就能训练膈肌,腹肌的弹性,增强气息的灵活性,又有一个高位置的声音。 B采用连音教学方法。为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吹口哨也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气息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求吹口哨时间有节制地让气流均匀呼出,这样既锻炼气息的运用,又培养音准感觉。开始多用下行音阶进行练声,这样容易控制,对气息的控制要恰到好处,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歌唱时若意识到腰部、横膈膜、小腹在支持着气息就说明你的方法对了。

(2)发声教学方法

在整个戏曲融合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声乐艺术的发声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在戏曲唱腔中,发声教学也非常重要。可以利用发声教学方法进行戏曲艺术教学。在整体的发声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声乐发声技巧训练方法进行教学。

①利用气息发声。空白纸好气息后,需要学会利用气息进行发声。如,试着发出“一”并拉长音,是不是感觉脖子以下没有震动感,主要是喉咙位置在震动?这就是典型的喉咙发声。再试一下发出“哈”并拉长音,是不是感觉震动下移到胸腔部位甚至丹田位置?这就是胸腹发力的感觉。那么这时候两者再结合起来,试着用“哈”地用力方式发出“一”的音,是否会感觉比原先的喉咙发出来的声音更加饱和,更有力度,更有共鸣。

②稳定喉咙进行发声。喉咙是我们的主要发声位置,喉咙的发声直接影响到我国发声的效果。所以,在整体发声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发声质量。并且在整个发声时,可以采用一定的技巧稳定喉咙。如,首先必须要打开喉咙,不能憋着,不然容易疲劳乏力。其次练习初期尽量少拉长音,歌曲的结尾处换成减弱的方式处理,可以利用麦克风慢拉的小技巧完成。最后还是要在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家没事可以通过元音拉长练习稳定性,“ a, e, i, o, u”相信大家小学都学过吧,这样可以练习到所有口型对应的发声感。

③可以采用共鸣的方式控制发声。在整个发声过程中,利用共鸣方式进行发声十分关键。能够提升发声控制效果。在现代声乐技巧中,主要包括头腔共鸣、鼻腔共鸣等方式控制喉咙和发声,最终实现气息平稳。

(3)咬字吐字的控制

在戏曲唱腔的教学过程中,也可利用声乐演唱技巧的咬字吐字技巧进行教学。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更是讲究字正腔圆。所以,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可以从咬字吐字方向进行教学。如,在高中戏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咬字吐字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推荐给高中戏曲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比较常见的咬字和吐字联系方法[1]

①采用喊嗓子的方法进行教学。嗓子够不够使与吐字发声有直接关系。每天早起应该喊嗓子,练高八度与低八度,喊“咦——啊”。开始不用很高,要练耐力,看能坚持多长时间。逐渐地亮音有了,气也足了,再慢慢地拔高。要空腹练习,喊完嗓子再吃早饭。要认真唱,认真练。演出以前喊一喊嗓子也是很必要的,声带喊开了,到台上就觉得松快,唱起来可以运用自如[2]

②可以利用念台词的方法进行教学。保证咬字和吐字清楚,就要练习台词和实现台词教学,提升台词教学效果。要先练念,念词逐字逐句地念。先念准音,再念出语气来。这样既练了吐字发声的基本功,又加深了对剧情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上腔,唱出来就比较有感情了。另外,在唱腔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伴随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戏曲台词的跟念,形成一种整体的氛围,并且也要及时对学生在念词过程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更正,逐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和吐字,提升念台词的效果[3]

结束语

本文笔者针对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教学进行分析。在高中戏曲教学或者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控二者融合教学的思路,并且在教学实施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监督,因为戏曲唱腔教学需要勤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凯. 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探究[J]. 艺术评鉴, 2021(10):3-3

[2]朱海芳. 戏曲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J]. 黄河之声, 2020(13):1-1

[3]胡晓晗. 戏曲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以新县地灯戏中的咳子腔为例[J]. 世界观, 20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