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分享型课堂的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信息技术》分享型课堂的教学设计

陈家抒

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福建泉州362500

摘要:分享式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形态与传统的告知式、启发式课堂不同,在分享式的课堂上,教师真正退到了幕后,把话语时间留给学生;与探究式的课堂也不同,分享式的课堂很少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下进行探索,而是运用细化的分享规则促使学生自觉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有机会表达自己,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享型;课堂;教学;设计

1.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备数量相对不足。随着中职迅速扩招,计算机的数量不能

满足学生的需要,机房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致使学生经常上两节课就要回教室上纯理论课。使部分计算机教学科目不能正常进行。特别是不少强调实际操作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1.2.学生评价方式不科学。普遍弱化了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期末试卷中纯理论的知识比重过大,这是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不科学的具体体现。其弊端是,对于实际操作性强的计算机来说,理论知识权重过大的考核,就会出现实际操作能力差的学生成绩虚高,也会误导教师

认为其实际操作能力也掌握很好了。

1.3.教学手段单一。中职生普遍计算机基础较差,要真正学会弄懂困难很大。中职生的这个特点往往被有的教师疏忽了,只顾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填鸭式的演讲,使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导致课后知识消化期长。不少教师还是停留在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加挂图上,没能运用好现代化信息手段,导致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深刻,疑惑也来越多,失去了学习兴趣。

1.4.上机操作课时设置不合理。任何课程的课时安排都应该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但事实上,一些教师总是平均分配,这样往往造成学生该掌握的没掌握,也极大地偏离了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分享型课堂的优势

分享型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利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发掘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通过互教互学的分享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2.1改善课堂生态

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比较,分享式课堂把讲台交给了学生,把课堂的部分时空归还给学生,也把相应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参与分享的学生在讲台上成了老师,师生角色在特定时空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活跃了学习气氛,改善了课堂生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分享产生新的信息,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简单给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2.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享型课堂能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享式课堂的特点之一是任务式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分享规则让学生参与分享,使学生关注问题,带着分享的意识和责任感投入学习。在这种任务式管理模式下,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会自觉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准备好将要与老师、同学分享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大大加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3提高教学质量

分享式课堂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按照“提出主题-探索学习问题一分享学习探索成果-总结提升”的方式组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此模式下,学生拥有较多的时间独立思考,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构建知识。这样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2.4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学习是一个封闭、静止的吸收系统,注重的是输入,知识是学生自储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分享式课堂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地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形态,而是师生之间不断进行分享与交流,既有输入也有输出。师生共建的精彩课堂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探寻解决方案的发现之旅。旅程中充满未知,却总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使学生对分享课堂充满期待。分享式课堂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愉快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信息技术》分享学习型课堂教学的环节

分享学习型课堂教学包括问题导学、对话讲解、展讲评价三个环节。

3.1.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是学生在分享学习单的引导下,围绕该节课程内容的某个或某几个核心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分享学习单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求和学习方法等要素有机地融人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 分享学习单为学生提供了有形、细致的学习目标和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工具,并结合学习内容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帮助学生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知识的生长提供附着点。

3.2.对话讲解

对话讲解指学生在完成分享学习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四人共学相伴的研讨学习或两人师徒互助的做讲学习。课前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构建四人共学小组。在四人对话讲解活动中,学生交流对问题的看法、梳理思路、表达学习情感,从而整合思维,加深或改变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实现人人对知识学习的“听懂”;在二人对话讲解活动中,徒弟在师傅的讲解和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实现人人对知识学习的“做对”和“讲清”。一次精彩的对话不仅实现了"听懂-做对一讲清”的深度学习,而且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荣誉感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激发,乃至学习态度的改变都大有裨益。

3.3.展讲评价

在完成共学组内的对话讲解之后,学生将面向全班同学做汇报展讲。学生的汇报展讲分为三类。一是每个共学组派1人代表全组汇报展讲学习情况。二是师徒互助组2人同时上台,徒弟主讲师傅借助投影仪或板书圈点画写,两人配合完成学习情况的汇报展讲。“讲写结合”“听看结合"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是教师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或个别回答。前两类展讲主要针对重难点部分的学习或信息技术知识反馈过程中的梯度例题或练习题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展讲,实现人人“敢讲一会讲一善讲"的深度学习。学生展讲后,师生评价其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

结束语

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分享式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综合能力。虽然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分享式教学方法,存在着教师对于分享式教学的认识不足、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较低以及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等诸多的问题,但是通过树立先进的分享式教学观念,制定分享式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并且采取小组合作分享式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等相结合,同时完善信息技术教学激励制度,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提问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黄同兴. 小学数学分享式教学的思考[J]. 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6(6):261-261.

[2] 殷挺凯. "参与一分享式"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9):2.

[3] 魏林明. 例谈基于独立预学的分享式学习课堂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 2013(8):3.

[4] 游琼英, 欧小丽, 宁超群. 基于问题生成的分享式教学指导策略[J]. 辽宁教育, 2015(8):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构建中职计算机分享型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A2020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