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马朋远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社会经济活力得到全面释放,建筑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高支模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期间,采取支模高度在8m以上的支模作业,在响应施工基础上利用混凝土浇筑来形成相对应的模块,本身施工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需要作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调整施工技术,并对支模的高度进行准确计算,以此来提升高支模结构的支撑力,防止建筑物出现塌陷的问题。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应用

引言

高支模施工是指在工程中,利用一个模板结构,搭设一个高度大于8.0m的支架结构,并将此结构作为施工中的荷载体系。常规情况下,土建工程对于支护模架的承载力与可实现的架设宽度要求较高,一旦高支模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便会加大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说,其本质上是通过建立大型模板支架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总额和情况进行模拟,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将施工工艺流程在模板支架上模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采用5 m左右的高支模模板支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较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会出现纰漏。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综合质量,降低后期施工的综合难度。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2.1模板支撑体系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安装纵向扫地杆→安装竖向立杆,架体的底部使用纵向扫地杆进行连接,使用扣件加固,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进行连接加固,每安装3~4根立杆后,则开始安装横向平杆与纵向平杆,检查平杆的垂直度,在检查合格的情况下,使用扣件进行加固→按照以上顺序完成后序杆件安装任务,直至支撑架完成→开始对第二部纵向水平杆进行安装→开始对第二部横向水平杆进行安装,并安装剪刀撑,重复第一部操作。当第一排外部连接构件安装完成后,需对支撑架安装一定数量的抛撑,保证架体足够稳定,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实际施工过程中,每安装一部分杆件后应立即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垂直度、纵向间距、横向间距等。

2.2柱模板安装施工

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内部的各种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再按照施工要求保证将模板材料进行直接起吊,并有效做好连接加固工作,对其中的关键性加固构件进行拧紧处理。在第一批模板安装施工当中,需要在正式安装使用之前,有效设置临时性加固部分,同时要做好基础位置的支撑处理,然后再进行第二批模板安装施工。在安装绳孔时需要对模板之间的缝隙大小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保证模板材料相互之间搭接的紧密性,在锚固点安装工作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连接螺栓,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有效保证模板安装施工质量和稳定性。最后,在完成固定工作之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模板基础面位置是否完全平整,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垂直程度以及界面位置等相关细节问题,要有效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检查工作,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和项目工程施工方案之间存在矛盾。

2.3板和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体的水平线和轴线。支架的底垫采取方木制作,顺梁长度方向间隔900mm搭置碗扣脚手架,工作人员随后需要在各个层的支架上弹通线。(2)调节丝杠装置,按照设计要求调节拱高度,在U托上设置背肋系统。(3)在钢筋绑扎完毕后装置梁侧模,夹梁底模,施工期间需要单独制作内外楞体系,并且做好标识。(4)搭建满堂红碗扣脚手架,装置调节丝杠,每个脚手架的立杆下部分放置20×20cm的多层板垫板,要使受力十分均匀,保障上下层的立杆位于同一条线上。梁体和板支撑碗扣间之间相互配合,每一条处于碗扣立杆中的横杆需要横放,保障其体系的稳定性。(5)板之间的缝隙利用橡胶粘条来避免漏浆的问题发生,外漏的部分采取刀具进行刮除。

2.4墙模板安装施工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施工步骤:①需要将墙体表面的杂质进行彻底清理,然后准确弹出墙模板和边线的轴线位置,并对墙模板进行接缝处理,通过使用砂浆材料进行找平;②在进行模板安装施工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先安装好预埋件的位置,同时对墙体的门窗模板进行安设,有效参考墙体原有厚度大小焊接钢筋材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依照标准的设计工作要求和顺序,完成整个墙体的外侧区域安装施工,然后再进行内侧墙板的安装施工,充分保证墙体结构的垂直程度,保证土建体外观尺寸以及外部形状符合模板施工要求和标准;③在同一侧模板安装施工结束之后需要使用对拉螺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固和调整工作,所有的墙模板安装施工结束之后,需要有效检查模板之间的缝隙大小,同时对其进行填补处理。针对墙模板施工存在的隐患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排查,尤其对于漏水漏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

2.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泵送浇筑过程必须连续,并且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40~160 mm之间。框架柱在早期施工时,可借助钢管与满堂支架进行连接来作为临时的可靠结构。为了减小由浇筑中的水平推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混凝土浇筑要利用“赶浆法”,由中间向两边浇筑,并且要分区分段分块浇筑施工。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对梁高以阶梯形分层浇筑,梁板交界处同时浇筑,并且在此过程中,浇筑与振捣要并列进行、紧密结合。对于板面的标高要严格进行控制,振捣完毕对板面抹平处理。对于梁柱接头处的混凝土要先行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其他部位,并且为了防止接头处存在施工冷缝,浇筑时施工速度方面需要协调好。

2.6模板支撑架拆除

(1)模板拆除的顺序及方法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展开作业,假若设计图纸无特别要求,可以按照先安装的模板后拆模、后安装的模板先拆模的原则进行施工。(2)模板拆除时,禁止强行拆除,拆除后的模板需妥善保管,运输至指定部位进行保管,模板拆除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为后续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3)在拆模过程中,假若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受到影响或结构安全出现问题,则应暂停拆模作业并及时告知监理人员,确定出可行的处理方案后方可继续拆模。(4)在拆除支撑体系时,应该严格按照先安装的后拆除、后安装的先拆除的原则进行作业。由上向下依次拆除,施工现场不得出现两层同时拆除现象。(5)在拆除支撑体系时,作业范围内需要设置安全警示牌,拉设安全警示线并委派专职安全员进行巡视。

3.4质量验收

在支架搭设过程中,严格控制顶托螺杆伸出长度,检查钢管的实际规格和尺寸大小,测量立杆垂直度并对水平拉杆、剪刀撑和安全网等展开全面检查,确保能够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如果发现存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监督,严格检查立杆拉杆的牢固性并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控制在3 cm之内。

结语

高支模施工是一项危险性系数较高的工程技术,也是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常用作业方式,为了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降低施工中不稳定因素对工程实施造成的影响,应重视施工中多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建江.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1(11):77-78.

[2]高松.房屋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探析[J].安徽建筑,2021(4):53,87.

[3]王琳,仲崇红,安晓清.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