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香优系列水稻新品种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3

 壮香优系列水稻新品种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李光明1,唐微2

1八步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广西贺州,542899

2八步区仁义镇人民政府,广西贺州,542899

摘  要:为研究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新品种大田以氮肥为基数的肥料运筹技术,开展两年四造次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0%:40%:10%:10%(处理1)和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5%:35%:15%:15%(处理2)为理想肥料运筹技术比例。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肥料;大田;施用

引言:八步区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处,交通便利,双季稻种植区,常年种植水稻37万亩以上,年产稻谷14万吨,是广西的主要粮食生产县(区)。加快优质稻新品种及配套高效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八步区水稻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粮食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重要措施。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探讨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品种大田以氮肥为基数的肥料运筹技术,指导科学种植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A1.1.1  试验水稻品种

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白金5该品种是由广西白金种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宁良农种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是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壮香A与恢复系白金5组配育成的感温籼型中迟熟优质香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桂审稻2019039号。该品种米质达部颁二级标准,2019年入选第二届广西好稻米十大优质品种

1.1.2  试验的大田肥料

尿素:N含量46%;钙镁磷肥:P2O5含量17%;氯化钾: K2O含量60%。

1.2  试验地点和时间

1.2.1  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贺州市利成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生产种植基地。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前茬是水稻,其耕作层2025cm,排灌方便,肥力中等。试验田面积800.4

1.2.2  试验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1月,共四造。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小区长16m2m每个处理三次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

各处理小区独立排灌排水沟宽50cm、深30cm;田埂宽25cm、高20cm,用塑料薄膜包好,薄膜入田面下10-15cm

保持各处理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一致。试验大田667㎡施纯N10NP2O5:K2O=1:0.7:1,折合667㎡施46%尿素21.74,17%钙镁磷肥41.18,60%氯化钾16.67

磷肥和钾肥每小区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相同,磷肥全部肥施用,氯化钾按基肥:蘖=6:4比例施用

氮肥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不同比例施用。其中处理1(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0%:40%:10%:10%),处理2(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5%:35%:15%:15%),处理3(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0%:30%:20%:20%),处理4(基肥:蘖肥:穗肥:粒肥=25%:25%:25%:25%)。具体施肥如表1所示。

处理

基肥

分蘖肥

穗肥

粒肥

尿素

钙镁磷肥

氯化钾

尿素

氯化钾

尿素

尿素

施用量(㎏)

占总量(%)

施用量(㎏)

占总量(%)

施用量(㎏)

占总量(%)

施用量(㎏)

占总量(%)

施用量(㎏)

占总量(%)

施用量(㎏)

占总量(%)

施用量(㎏)

占总量(%)

1

8.7

40

41.18

100

10

60

8.7

40

6.67

40

2.17

10

2.17

10

2

7.61

35

41.18

100

10

60

7.61

35

6.67

40

3.26

15

3.26

15

3

6.52

30

41.18

100

10

60

6.52

30

6.67

40

4.35

20

4.35

20

4

5.44

25

41.18

100

10

60

5.44

25

6.67

40

5.44

25

5.44

25

表1  肥料施用比例表

1.3.2  试验方法

采用常规浸种、催芽、半水育秧方式。移栽采用人工插秧,插植规格为长×=20cm×25cm密度为1.334万蔸/667㎡

水稻移栽立苗后保持田间水,直到分蘖够苗,56日开始露晒,露晒田后幼穗分化期至勾头期间保持充足水分,以后干湿交替,收割前7天不再增加水分,由其自然晾干。

用5%阿维菌素、80%烯啶·吡蚜酮30%铜等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1.3.3田间调查

分别进行移栽时水稻秧苗素质调查,移栽后水稻叶龄、苗高及分蘖动态调查,水稻幼穗发育进度调查,水稻生育期调查,水稻冠层结构性状调查,水稻经济性状调查。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叶龄、苗高及分蘖动态的影响移栽后5天定点开始调查叶龄、苗高及分蘖动态消长情况,直到每造水稻齐穗结束。从表2可以看出,每蔸最高苗数处理1最高、22.88株,处理2第二、22.63株,处理3最低21.11株,处理1和处理2分别比处理3多1.77和1.52株。其他差异不明显。

处理

移栽后平均最高苗数及天数

4造平均

2020年早造

2020年晚造

2021年早造

2021年晚造

天数(天)

苗数(株)

天数(天)

苗数(株)

天数(天)

苗数(株)

天数(天)

苗数(株)

天数(天)

苗数(株)

1

32.5

22.88

30

20.08

30

19.1

38

25.8

32

26.55

2

33.75

22.63

30

19.8

35

19.3

38

25.3

32

26.1

3

30.5

21.11

26

18.33

30

17.4

34

22.3

32

26.4

4

31.5

21.66

30

18.13

30

16.7

34

24.5

32

27.3

表2  移栽后水稻苗数及天数表

2.2  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幼穗发育进度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在幼穗发育一至八期叶龄差异不大。施用不同比例氮肥叶龄指数存在差异,幼穗分化八个时期叶龄指数处理2从一期到四时期最高,处理1在五期最高,处理3在六期和七期最高,处理4在八期最高,差异不明显。

处理

1

2

3

4

一期

叶龄(叶)

10.69

10.67

10.64

10.70

叶龄指数

0.7730

0.7815

0.7745

0.7739

二期

叶龄(叶)

11.35

11.29

11.32

11.34

叶龄指数

0.8193

0.8248

0.8217

0.8184

三期

叶龄(叶)

11.84

11.73

11.78

11.78

叶龄指数

0.8558

0.8575

0.8565

0.8505

四期

叶龄(叶)

12.37

12.25

12.30

12.31

叶龄指数

0.8930

0.8955

0.8954

0.8893

五期

叶龄(叶)

12.80

12.61

12.70

12.75

叶龄指数

0.9243

0.9225

0.9238

0.9215

六期

叶龄(叶)

13.09

12.97

13.07

13.10

叶龄指数

0.9455

0.9488

0.9508

0.9470

七期

叶龄(叶)

13.44

13.37

13.44

13.46

叶龄指数

0.9710

0.9780

0.9783

0.9733

八期

叶龄(叶)

13.65

13.52

13.63

13.78

叶龄指数

0.9868

0.9895

0.9918

0.9955

表3  水稻幼穗发育进度表

2.3  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从表4可看出,各处理除最高分蘖期的播后天数、分蘖天数和叶龄有差别、都是处理2最高、处理3最低外,其他生育期进度各处理基本相同,对水稻生育期影响不明显。

处理

1

2

3

4

分蘖始期

播后天数(天)

34.50

34.50

34.50

34.50

叶龄(叶)

5.50

5.44

5.46

5.58

有效分蘖终止期

播后天数(天)

49.75

49.75

50.50

49.75

有效天数(天)

21.50

20.25

22.25

21.50

叶龄(叶)

9.04

9.01

9.11

8.93

最高分蘖期

播后天数(天)

61.75

63.00

59.75

60.75

分蘖天数(天)

27.75

29.00

25.75

26.75

叶龄(叶)

11.04

11.06

10.67

10.80

营养生长期(天)

58.25

58.25

58.25

58.25

生殖生长期(天)

56.25

56.25

56.25

56.25

全生育期(天)

125.25

125.25

125.25

125.25

总叶片数(张)

13.83

13.66

13.73

13.83

表4  水稻生育期表

2.4  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冠层结构的影响从表5可看出,水稻成熟期株高处理1最高、115.85㎝,处理2高115.08第二,分别比最低处理3高2.15㎝和1.38㎝;倒三叶和倒二叶的长度处理1最长,分别比最短处理2和处理4长2.5㎝和4.15㎝,其他项目基本相同。

处理

1

2

3

4

株高(cm)

115.85

115.08

113.70

114.73

总叶数(叶)

13.83

13.66

13.73

13.83

青叶数(张)

3.88

3.73

3.93

3.95

倒三叶

长(cm)

56.95

54.45

54.63

54.80

宽(cm)

1.31

1.27

1.31

1.27

倒二叶

长(cm)

48.90

48.23

47.38

44.75

宽(cm)

1.53

1.50

1.51

1.50

剑  叶

长(cm)

35.15

34.70

35.63

35.93

宽(cm)

1.84

1.80

1.79

1.81

伸长节间数(个)

5.08

5.03

4.98

4.85

表5  水稻冠层结构性状表

2.5  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6可看出,处理1最高苗数30.52万/667㎡最高,依次是处理2、处理4、处理3。667㎡有效穗数处理1最高、17.88万穗,依次是处理2、处理,3、处理4。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都是处理1最高,分别为186.38粒和143.75粒,依次是处理2、处理3、处理4。千粒重处理1最高、21.31ɡ,依次是处理2、处理4、处理3。

667㎡稻谷产量处理1最高,为515.5㎏;处理2其次,为506.38㎏;处理3第三,为486.06㎏;处理4最低,为481.45㎏。处理1分别比处理4、处理3、处理2增产34.05㎏、29.44㎏、9.12㎏;处理2分别比处理4、处理3增产24.93㎏和20.32㎏。处理1比处理4增产差异显著,处理2比处理4增产差异显著,其余差异不显著。

处理

1

2

3

4

最高苗数(万/667㎡)

30.52

30.19

28.16

28.89

蔸有效穗(穗)

13.4

13.28

12.78

12.6

667㎡有效穗数(万)

17.88

17.72

17.05

16.81

成穗率(%)

58.58

58.70

60.55

58.18

穗  长(cm)

23.48

23.33

23.13

23.08

每穗总粒数(粒)

186.38

184.08

183.16

182.93

每穗实粒数(粒)

143.75

141.95

141.25

140.95

结实率(%)

77.13

77.11

77.12

77.05

千粒重(ɡ)

21.31

21.29

20.93

21.12

折干率(%)

61.17

60.62

61.42

61.19

理论产量(㎏/667㎡)

547.72

535.52

504.06

500.41

实际产量(㎏/667㎡)

515.5

506.38

486.06

481.45

表6  水稻经济性状调查表

2.6  氮肥不同施用比例经济效益。从表7可看出,处理1收入和纯收入最高,667㎡分别为1433.09元和293.73元,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4。

667㎡纯收入处理1分别比处理4、处理3、处理2多161.57元、148.75元、92.26元,处理2分别比处理4、处理3多69.31元、56.49元,处理3比处理多12.82元。

处理

成本支出(元/667㎡)

销售收入(元/667㎡)

纯收入(元/667㎡)

1

1139.36

1433.09

293.73

2

1139.36

1407.74

268.38

3

1139.36

1351.25

211.89

4

1139.36

1338.43

199.07

表7  经济效益表

3  讨论与结论

壮香优白金5是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品种的代表,分蘖力强,叶色青绿,叶鞘绿色,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剑叶直立,穗长、粒多而密,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小;在八步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是稳粮增收,推广良种的好措施。

综上试验研究,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壮香优系列品种大田运筹氮肥施用比例处理1(肥:蘖肥:穗肥:粒肥=40%:40%:10%:10%)最理想,其次是处理2(肥:蘖肥:穗肥:粒肥=35%:35%:15%:15%);下足基肥壮香优系列品种增产增收的基础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金湖路59号地王大厦8楼8I南宁广联曾瑞玲15277016953(收)

《科技新时代》(要两本期刊)

帮加3-5条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