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李林

371323199103290810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众的居住用地也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轻居民的住房压力,房屋建筑越来越高,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应用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桩基础技术的含义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再次基础上分析桩基础技术在实际的土建施工中应该注意的施工要点,加强其实际应用,不断提高桩基础技术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基础施工技术中,桩基础比较常见,包括桩顶承台和基桩两个部分,能把建筑物的荷载均匀传递到地基持力层上。低承台桩基础是全部埋入土中的,土体和承台地面直接接触。高承台桩基础,桩身的上半部分高出土体。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能保障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原则

1.1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使用桩基础技术的过程中, 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要点, 按照当地区域的建筑工程特点、地质状态等, 针对性选择相关的桩基础技术形式,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不断提升各种技术的应用水平。

1.2 遵循安全性的原则

为确保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有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遵循安全性的技术要点, 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一方面, 技术人员应该考虑到结构的承载力,在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 分析是否存在承载力的问题, 做好验证工作, 保证承载力符合工作标准。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全面研究结构的稳定性特点,明确有无稳定性的问题,增强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

1.3 遵循进度性的原则

为保证桩基础施工进度, 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关的工作要点, 确保施工工作和工程周期之间相互匹配, 例如:在工程区域中有粉砂土壤, 地下水位很高, 在此情况下, 为确保工程不会出现延期的现象, 应该转变人工挖孔的形式,使用机械设备挖孔处理,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

二、建筑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桩基础工程的应用中,由于用途和建筑物结构的不同,桩基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难度较高,需要针对建筑物来做出有针对性地改变。桩基础技术作为一种建筑施工中的基础建设,能够压紧松软的土层,或者利用紧实的岩层、土层来形成稳定的建筑平台,使其承载力和稳定性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而在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条件:首先是经济性能,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工程都需要应用到桩基础技术,只有对地基要求较高时,如油田开采工程,才能够使桩基础技术的经济性能达到最大值。其次是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上部重力较大,对基础建构的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需要考虑应用桩基础技术。一些高层建筑、对建筑的稳定性要求较为严格的建筑工程,或施工地处于地震高发地带,需要在施工中采用桩基础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做好基础性工作

工程施工工作中使用桩基础技术,应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保证整体基础结构的强度和性能符合要求。首先,应重点开展现场勘查工作。在使用技术之前到现场做好勘查工作,搜集现场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编制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如果发现有软土结构,在工作中还需采用换填土方式、夯实方式等处理,保证软土基础的强度。其次,应做好桩基位置的定位工作。在具体的定位工作中,应该合理选择桩基结构,全面分析地表荷载力,在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和施工计划,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水平。最后,应该积极采用预制桩结构,在预制工作中按照打桩顺序开展工作,可以采用振动沉桩技术措施、射水沉桩技术措施等开展工作,提升打桩工作效率,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这样除了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还能便于存储,提升施工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3.2合理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

为保证整体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结构的施工质量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积极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提升桩基础的建设质量。一般情况下,灌注桩结构可以分为沉管类型、人工挖孔类型与钻孔类型几种,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为确保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使用钻孔类型的技术方式,应该按照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要点,有效执行相关的工作任务。首先,在工作中应该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为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喷射灌注措施,增强稳定性和效果。其次,在钻孔灌注施工工作中,应采用机械设备开展打孔工作,清除其中的杂质部分和淤泥部分,做好钢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保证工作效果。在使用钻孔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桩基础之间的距离,预防出现塌孔的问题,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最后,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创建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与模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密度和强度,协调各种工作之间的关系,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在工作中应该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确保整体钻孔灌注桩的建设水平。要求在制定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明确桩位放线工作要求、埋设护筒工作要求、机械设备定位与冲击成孔的要求,之后清除孔内的杂质和淤泥,制作和设置钢筋笼,下导管以后二次清孔,测量沉渣,灌注混凝土,成桩,经过一系列的施工处理,可确保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

3.3合理采用静力压桩技术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采用静力压桩技术措施,主要是在工作中采用静力压桩机械设备,利用设备自重、桩架配重,对预制桩形成反作用力,使得预制桩能够进入到土体之内,形成沉桩形式。此类桩基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又被称作是挤土桩技术,在对土体进行挤压处理的同时,还能预防出现土层破坏的现象,形成较高的水压。在采用静力压桩技术措施的工作中,不可以出现中途停止的现象,应该保证施工工作的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静力压桩技术的没有振动、预防噪声、技术程序简化等优势,降低施工工作成本,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效果。尤其在高压缩类型的粘土结构中,采用静力压桩的技术方式,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有效预防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稳定性问题。

3.4合理采用振动沉桩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振动沉桩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动机设备形成振动作用,产生较高的垂直力,在5吨到10吨左右,对地基结构形成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地基土层密实度有所提升。一般情况下,设备振动的时间很长,处理效果也非常好,所以,在地基方面的作用效果很明显。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工作中,先在桩顶部分设置振动器设备,形成一定的振动力,在桩体本身重力还有振动作用的配合下,可以使得桩体下沉到地基土层之内,使得土壤受到振动作用的作用出现收缩现象和位移现象,达到沉桩的施工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振动沉桩技术的工作中,打桩环节中必须要严格控制锤击距离,持续性开展锤击工作,保证可以将桩体设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此类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设备非常简单,体积量很小,打桩施工的效果较为良好,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传统施工技术在与现今建筑工程的脱节,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建筑工程发展所必须做出的改变。桩基础技术在地震高发地带、高层建筑、仓库、油田开采工程等条件、要求的建筑工程中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坚固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人仍有一些问题难以避免,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技术的进步,来不断完善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促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鹏鲲.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41-142.

[2]宋志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J].居舍,2018(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