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熊,伟

秀山华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 409900

要: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和居民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也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工程施工质量与技术有关,同时也与施工管理有关。为降低施工存在的风险,必须控制施工质量。只有把安全问题研究清楚,才能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建设工程技术和现场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顺利完成。施工涉及的变量较多,不可预见的问题难以量化。只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防水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施工极为重要,对于房屋建筑中的不同结构部位,都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来选用恰当的防水施工技术。为了满足建筑防水的施工要求,有关人员需将防水技术与防水材料充分结合起来,保障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对于易出现渗漏水的部位,要加强防水设计与处理,提高防水施工的整体质量,减少渗漏水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坏。

1.2 钢筋加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材料,不仅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程度产生影响,还会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让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保障。首先,在进行钢筋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对钢筋的检查和保养等相关工作,确保钢筋的表面无锈迹;其次,在吊运钢筋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捆绑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钢筋使用的效率,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1]。

1.3 地基处理技术

不同工程项目面临不同的地质条件,所使用到的地基处理技术也有所区别,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地基结构的承载力。部分工程项目会遭遇软土、沙土等恶劣地质条件,土层性质的特殊性使得整个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强度不足,如果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当,就会诱发地基塌陷等严重的工程事故。

根据当前状况,国内房屋建筑项目在施工中运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土壤置换法。此方法主要运用在不能采取人工措施加以改良的土壤,要求把原来的土壤移除,再填入符合标准的土壤,从而发挥出改良地基质量的效果。(2)强夯法。这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项技术,其主要使用机械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反复打击,充分排除其中的水分,防止内部存在空隙,进而大幅度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相较于其他处理技术而言,强夯法的成本投入更低,并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便利。(3)地基预压技术。该技术可分为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两类方式,后者运用比较广泛,通常是在地基土上放置具有一定重量的重物,凭借重物自身的重量所形成的压力对地基土起到压缩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土体承载力。

1.4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应用较广泛,但由于其工序较为复杂,涉及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和浇筑工序等多重因素,因而现有关负责人必须加强其技术管理。从原材料着手,在选择水泥时,尽可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设计允许范围内选择不同强度的水泥;在选择砂石时,要检查砂石含泥量,若超标,则要及时进行清洗,避免由于含泥量过多影响其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 现场材料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材料管理的必要性较为突出,其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关键构成要素,一旦施工材料存在型号不匹配或者是质量缺陷,都会影响后续施工效果,尤其是在最终施工质量方面,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从现场材料管理工作开展中来看,首先应该把好入场关,针对所有入场的施工材料予以核查校对以及试验检测,分析其是否符合后续项目施工诉求,对于存在问题的材料拒绝入场,由此保障现场中的所有材料均符合施工要求。针对现场中存在的所有材料,更是需要结合其使用要求以及自身保存条件,合理规划存放位置,且做好必要防护控制,避免现场中材料出现严重杂乱无序问题,同时规避现场材料出现变质隐患。在现场施工材料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同样也需要实时跟进,确保各类材料均可以保质保量的运用,由此规避材料施工应用混乱以及偷工减料带来的危害[3]。

2.2 现场设备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还需要从现场设备着手,要求针对现场中所有的机械设施进行精细化把关,促使其可以准确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避免因为设备运行不当产生的质量缺陷或者安全隐患。在现场设备管理中,首先应该把好选择关,要求确保所有入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契合施工工序以及现场环境,避免自身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可行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工程现场设备的管理还需要从操作规范性入手,确保所有机械设备均可以规范有序运行,相关操作人员可以具备较强胜任力,对于机械设备较为熟悉,严禁出现各类误操作,由此规避质量缺陷以及安全事故。对于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同样是管理任务,要求促使相应机械设备得以时刻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凸显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3 现场人员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还应该从人员着手,该方面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因为现场中施工人员相对较为繁杂,且存在较高自主意识,对于管理人员提出较大挑战。在施工人员管理中,首先应该注重促使施工人员符合自身岗位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特种作业,更是需要严把资质关,保障参与的施工人员熟悉相关工序,能够准确掌握各个关键技术要点,可以将相应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在现场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往往同样也需要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除了要引导施工人员明确自身施工任务和职责,还需要培养其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意识,要求其可以在后续现场作业中表现出较高的投入度,杜绝马虎大意问题。为了更好提升施工效率,现场人员管理还需要做好调度安排,要求促使各个岗位均存在相匹配的人员,避免因为施工人员数量不足干扰施工有序性,规避该方面延期风险。

2.4 现场环境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还需要重点关注现场环境,要求既能够规避现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给施工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较好实现对于现场环境的优化保护,进而更好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品质。比如针对建筑工程现场环境中的地形条件、水文地质状况、既有管线分布状况等,都需要予以积极关注,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施工干扰因素,由此进行优化防控,创设理想施工现场条件[4]。与此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个环境污染以及破坏因素,同样也需要优化防控,避免粉尘、噪音以及固废垃圾等带来的危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进场阶段的施工技术更新及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从而有效降低施工当中出现各类问题的概率,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安全均达到既定的标准要求,全面提升施工企业在建筑行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保证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建筑项目施工企业的施工效率,实现房屋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细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211-212.

[2]邹净.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居舍,2020(33):153-154.

[3]娄虹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0(17):87-88.

[4]韩天晨.全局视角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工作要点分析[J].居舍,2020(2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