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沈良华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

浙江 温岭 317500

摘要:主体结构作为保障建筑工程稳定、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旦存在质量问题,轻则影响工程的使用价值,严重的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企业理应加强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并基于该项工作的实施现状,不断完善质量检测的方法,增强应用实效,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前言

如今,建筑结构所提出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均要做好主体结构的监测工作,运用先进化的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来得到检测结果,集合检测结果来评估主体结构的性能,由此来达到主体结构的设计优化与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及方法

1.1外观与尺寸测量

对既有建筑而言,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需要对其外观与尺寸进行科学测量,然后根据与该工程的竣工图进行对比,确定其是否安全。在具体操作中,要重点测量主体结构上存在的裂缝,一般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进行测量,了解裂缝的长度、宽度,并及时进行记录;针对主体结构可能存在的形变或沉降,可以利用水平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进行测量,从而得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是否安全。

1.2混凝土强度检测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极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其强度如果不达标,很可能会直接导致主体结构的承载力降低,并且其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十分关键。从现阶段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工作情况来看,运用的技术手段相对丰富,比如拔出法、钻芯法、回弹法等,都可以有效检测混凝土强度。以常用的回弹法来讲,作为一种无损的检测技术,它的优势除了不会损害混凝土材料,还具有便捷、快速的特性,因此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3钢筋性能的检测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必须用到的一种施工材料,其性能是否良好,对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时,必须重视对钢筋性能的检测。通常情况下,当钢筋被运至施工现场后,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有效检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当禁止将有问题的钢筋应用到施工中。除此以外,需要重点检测的就是焊接质量的好坏,同样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杜绝问题的严重化。由于建筑工程中钢筋的使用量比较大,为减少工作量,可以采用随机检测或抽样检测的方法,以增强检测的效果。此外,不同的建筑工程对钢筋的使用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相关检测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测,以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

1.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保护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对钢筋起着保护作用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它主要用于保护钢筋,避免其直接裸露到外部,造成锈蚀、受损等不良问题。但是,如果想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则需要保证它的厚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倘若没有符合相关要求就会出现露筋的情况,或者产生截面有效高度下降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质量问题将会逐渐严重,产生楼板裂缝、板底露筋等严重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现阶段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电磁感应法,其原理是借助相关的仪器设备形成交变电磁场,而钢筋作为一种金属介质,当检测到钢筋时就会形成感生电磁场,这样就可以通过接收电信号判断钢筋的具体方位,从而实现对其直径、保护层厚度等内容的检测。另一种方法则是雷达法,它的特征主要包括:(1)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在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检测,作业效率高;(2)有着非常强的穿透性;(3)在充分利用增加频率宽度、缩减波长等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检测的有效性。这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发射与接收电磁波,有效检测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不管是选择哪种方法,都会受到铁磁性物质的影响,有的存在于混凝土原料中,有的则是在周围的钢筋中,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1.5砌筑砂浆检测

砌筑砂浆一般是用水泥、石材、粘土、石灰膏等制作,主要用于受力结构的施工,对于此类结构而言,必须具备非常强的抗压性能,这就要求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除了要保证现场制备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还必须做好现场检测工作,目前可以用于对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回弹法、点荷法、贯入法、筒压法等,选择空间相对较大,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贯入法,其作业原理是将测钉贯入到砌筑砂浆表层,然后根据贯入的深度进行砌筑砂浆强度的判断。在实施贯入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提前准备该检测方法应用期间用到的一些设备,如测钉、砂浆贯入器、增力杠杆以及检测仪等。

1.6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这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有许多混凝土预制构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检测,同样也是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体检测内容包括构件缺陷、尺寸偏差等,常用的方法有现场勘查尺量法、回弹法以及电磁感应法等。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2.1施工准备阶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内容相对冗杂,可以运用的检测方式相对较多,所以技术人员要建立在建筑工程具体情况来科学选择具体的检测方式,针对施工准备环节,技术人员不但要检测主体的质量,且还要重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施工原料的质量情况。在进行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要严格审查施工项目的资质,因此来明确出施工企业的建设施工能力,保障施工建设得以顺利实施。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要全方位检测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促使施工人员符合施工技术标准,保障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正常。技术人员要重视施工现场的检测工作,地基环境与风力条件的检测工作,并依照调查结果来夯实施工场地,来和施工企业进行实时化的交流与沟通,随即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最终从根本之上来加大建筑主体架构的稳固性。

2.2施工阶段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得要科学实施质量检测工作,掌控主体结构的关键点,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的水平与质量。技术人员在正式施工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质量评测工作,重点检测施工标准与施工材料,尤其是要重视建筑主体的下沉情况。在出现正常沉降时,并不会威胁到建筑主体结构,然而一旦存在差异,便会发生沉降不均的情况,随即便会威胁到整个建筑的稳固性。

2.3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技术人员要从各个层面来实施质量检测工作,尤其是在室内规划与外形结构。因为当下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主要为混凝土结构,随即会引发裂纹与孔洞的情况,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的强度,随即会导致建筑承重力下降。技术人员在进行检测时候,可以优选选用观测法来测量建筑结构。在不能观测到外观裂缝的时候,技术人员便可以借助相关机械设备,通过超声波设备来探知构件质量。

结束语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相关部门、企业以及工作人员需要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提高重视程度,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尽可能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率,使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运用注意事项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33):3.

[2]袁桧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20,000(005):252.
[3]张洪凯,董油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