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2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赵永晶

黑龙江省漠河市疾病控制中心 黑龙江 漠河 165300

【摘  要】目的:对2例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早期实施再用功能康复护理,加强呼吸支持治疗与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后均已转为轻症,经松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双肺病灶吸收状态佳。结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临床也被简称为新冠肺炎,其临床症状以干咳、发热以及乏力等为主,重症患者的临床病情会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情况,严重的还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成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患有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做好临床护理,进而协调好治疗与护理间的作用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是相当有利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了2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

1.病例资料

1号病例

1号病例为男性,年龄64周岁,于2020年2月7日因乏力、咳嗽发热而入院治疗,入院前的体温最高达到39℃,在社区医院治疗后发热症状以及咳嗽症状有所好转,入院后检查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查体:心率每分钟92次,体温36.6℃,意识清晰,呼吸频率每分钟25次,血压107/69mmHg(1mmHg=0.133kPa),SpoO292%。

2号病例

2号病例为男性,年龄66周岁,于2020年2月9日被收治入院,患者在入院前一周已出现胸闷、发热、呕吐、咳嗽等症状,在入院前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后无显著改善,行胸部CT后显示肺部感染,经检查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入院查体:心率每分钟88次,体温37.1℃,意识清晰,呼吸频率每分钟27次,血压133/79mmHg,SpoO285%。

2.治疗

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措施包含抗病毒、吸氧、化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基本治疗措施。在患者入院后,经鼻高流量给予氧气,储氧面罩吸氧,保留胃管、导尿管以及间断俯卧位通气治疗,每天视情况给予抗感染、镇静、抗炎、护胃、抗病毒、抗凝、护肝、化痰等对症治疗措施。

3.护理

3.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临床中也称之为获得性肺炎,这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在出现此症状后需要及时将床头抬高(30-45°),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确保呼吸机管路位置比人工气道要低,冷凝水要及时倒掉。使用具有 囊上吸引功能的气管插管,对气囊压力进行监测,同时,运用漱口液(含洗必泰)对口腔进行护理。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2吸痰护理

2例患者病情危重,为其实施了经口气管插管,要注意将气道分泌物及时清除干净,开放式吸痰还需脱开呼吸机,以防形成气溶胶。密闭式吸痰需要在密闭式的系统中完成,这样能防止开放式吸痰操作的污染,这样能降低对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的感染率。与此同时,密闭式吸痰在吸痰期间无需脱开呼吸机,可以持续性的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均给予密闭式吸痰治疗,在为其展开护理服务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咳嗽反射以及痰液情况(颜色、量以及粘稠度),将观察的情况记录下来,掌握好吸痰的时机,尽可能减少次数,从而减少机械对机体的刺激。在患者SpO2突然下降、呼吸机高压报警以及痰鸣音增强时要及时吸痰,医护人员吸痰时动作迅速、果断且轻柔,控制好吸痰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5秒),注意患者的SpO2以及心率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即要停止操作,并给予对症处理措施。

3.3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代谢紊乱情况,对免疫功能起到调理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需要通过营养支持治疗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这也是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早期肠内营养除了可以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外(如矿物质、蛋白质、各类微量元素等),同时还能促进肠胃蠕动,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对肠道微生态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当胃肠道功能低下或障碍时可选择肠外营养,又或是肠外与肠内营养结合进行。本研究中1号病例插管后2天出现呕吐症状(咖色胃内容物),考虑为应激性溃疡,遵医嘱为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好转,并间断性地为患者给予少量肠内营养,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联合给予营养支持治疗;2号病例留置胃管后,为其鼻饲200ML肠内营养混悬液后出现胃潴留以及呕吐等情况,根据医嘱少量多次减少每次鼻饲剂量后(50mL/次),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除了需为患者实施上述临床护理措施外,同时更需注意防护与消毒隔离,落实好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穿戴完善一次性防护服、戴好N95口罩、穿戴一次性帽子、鞋套以及乳胶手套以及防护面屏等,医护人员换班前必须更衣淋浴后方可离开隔离区。此外,注意完成相关的消毒隔离,消毒包含物体表面消毒、空气消毒(室内开窗通风以及空气消毒)等,处理好患者的污染物,处理时注意不可接触污染物,按要求加以处理,注意做好消毒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霞,杨慧,黄丽君.2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天津护理,2021,29(03):306-308.

[2]何依蔓,唐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1):10-12.

[3]朱恒美,付立,许丽丽,邹志辉.一例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自杀未遂住院治疗的护理实践[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04):372-373.

[4]李奕茜,贺永超,于丽,于飞飞,王平.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紧急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手术急救与护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02):106-108.

[5]陈红娅,杨询,曹英.2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6):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