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吴德珍

江安县人民医院 四川江安6442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ICU重症监护室中意识清醒的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给予一般的常规化护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对其余30例研究患者给予特殊的心理护理,该组命名为特殊组。两组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期2月,最终将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横纵对比。结果:实验开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结束后,特殊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评分(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中融入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应作为未来ICU重症护理中的必要护理措施进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护理质量;影响

引言:

ICU重症护理对象均为危重症病患,病患所处病房内的环境压抑,亲属探视受限,再加之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令其处于较差的心理状态下,焦虑、抑郁、无助、悲观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个人情绪与心理状态对任何疾病的治疗和恢复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和治疗态度,对病情恢复以及尽早转入普通病房是有利的条件,而这也成为了ICU重症护理的主要目标。心理护理由此提出,我院重症监护室也在以往的常规护理中加入了心理护理的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实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特殊组:病例总数30,男性19,女性11,年龄最小22,最大66。

常规组:病例总数30,男性15,女性15,年龄最小19,最大70。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或处于昏迷状态,无主观判断能力,有智力障碍。

纳入标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熟悉此次试验的流程、目的,自愿参与,家属知情。

1.2心理护理方法

(1)保持密切沟通。为避免患者在独处时产生孤独感、无助感和悲观情绪,对病情产生无端的担忧,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在被动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外,还要主动介绍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最近的病情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变化等,使患者树立信心,获得希望。除此之外,与患者展开日常谈话,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爱好等寻找其感兴趣的话题,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保持每日一次的日常谈话沟通,与病人建立起密切、和谐的关系,博得其信任。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顾虑、问题,如家庭情况特殊、经济负担较重、未能联系到亲属等,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同时保护好患者隐私,禁止外泄患者的私密信息[1]。(2)人文关怀。在护理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沟通时使用礼貌用语,语调柔和。用坚定的眼神给予患者信心。适当采用肢体语言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多询问患者的感受,尽可能满足其对于舒适度的需求,主动为其进行四肢的按摩,周身的擦拭,保持病床卫生与患者个人卫生。对于不准许探视或者探视次数有限的患者,多向其传达家属的慰问和关怀,并及时向家属传达患者的恢复情况。(3)营造良好住院氛围。根据患者的需要,在不会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书籍、音乐播放设备等,通过这种方式转移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建立对健康生活的渴望[2]。

1.3观察与评价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两项评分与焦虑、抑郁程度的高低均为正相关,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将实验相关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利用SPSS20.0软件工具进行分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方差表示计量资料,并分别采用x2和t检验,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为P<0.05。

2.结果

横向对比之下,常规组与特殊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纵向比较下,两组护理干预前的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特殊组的SAS、SDS评分较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特殊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

组别(n

护理前SAS评分

护理后SAS评分

护理前SDS评分

护理后SDS评分

常规组(30

54.82±6.24

45.52±4.12

47.24±3.68

38.29±5.47

特殊组(30

55.27±5.88

38.96±4.33

45.31±4.18

31.36±4.91

X2

0.082

7.536

0.091

15.47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护理服务不断完善,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已经推广,过去机械化的护理模式和僵化的护患关系得到了改善,如今开始致力于全面满足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ICU重症监护患者不仅在病情上十分严重,其内心也更为脆弱和敏感,在承受巨大生理痛苦的同时,患者随时都有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可能,因此许多病人都会产生异常悲观的心理以及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甚至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再加之不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恢复难度更大[3]。因此,针对这类特殊的患者,应给予特殊化的护理。

心理护理目前已经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但具体的护理方法并没有形成统一,也没有标准的规范,应根据患者的需要灵活制定护理方案,不断采取新的护理措施。本院针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采用沟通、人文关怀、营造住院环境等方式进行,努力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消除顾虑,建立对生活的渴望和治愈疾病的希望,从而以积极的状态配合后续的治疗。最终的结果显示,在加入了心理护理的综合干预下,ICU重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未来应将心理护理作为ICU重症患者的常规化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叶雪华.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247-247.

[2]邱玲,张红霞.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75):303-304.

[3]戚飞玲.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0,No.521(12):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