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黄意恒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摘要:许多家里的亲戚朋友经常会问,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有些时候查出较大的肺结节,医生还会建议拍PET-CT,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遇到肺结节都会比较焦虑,不清楚该如何处理。是要进一步检查,还是随访,还是要吃药,甚至是病理活检,开刀。本篇文章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肺结节;CT;肺癌

1.肺结节的定义和分类

首先,什么是结节?结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通俗意义来说即身体受到破坏后,组织开始修复的过程。全身各个器官都可能产生结节,其中肺内及胸部淋巴结最易受累。结节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过程较为复杂,病情评估有时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而肺结节就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根据结节的密度,可以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solid nodule)、部分实性结节(part-solid nodule)和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glass nodule, GGN)。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磨玻璃密度结节次之,实性结节最低。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指肺内模糊的结节影,结节密度较周围肺实质略增加,但其内血管及支气管的轮廓尚可见。实性结节是指其内全部是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较均匀,其内血管及支气管影像被掩盖。部分实性结节是指其内既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不均匀。

2.肺结节大小分类及不同应对策略

(1)直径大于15mm。对于直径大于15mm的肺结节,无论是什么质地,都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各科医生多学科会诊,包括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等。会诊之后,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比如支气管镜探查,看肺结节的镜下性质;PET-CT扫描观察是否为肺癌,PET对肺癌有特异性,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确定是否侵犯纵隔淋巴结等;还有穿刺活检,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进一步检查结果如果高度疑似为肺癌,即进行手术切除;如果还不能确定,可以先服用抗生素,如可乐必妥一周,一个月后再复查看结节有没有变化,如果结节在服用抗生素后变小,进行随访即可。

(2)直径为8-15mm。对于直径在8-15mm的肺结节,如果是部分实性结节,则按上述流程(大于15mm结节)处理。如果结节3个月后复查,没有缩小,要引起重视有恶性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如果结节缩小,则继续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监测。

(3)直径小于8mm。如果是部分实性结节,中等危险,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CT扫描。如果发现结节生长,需要手术,不变或缩小则继续随访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小于8mm的部分实性结节无变化随访即可;而8-15mm的结节,如果复查没有变小,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如果是磨玻璃结节,也是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CT复查随访。没有变大的就继续长期随访即可。

3.检查方式

(1)X线胸片,是最简便的胸部检查方式,时间短、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对于肺部疾病的初步筛查有重要意义。可以发现诸如肺气肿、肺炎、肺脓肿、肺实变、肺癌都有较好的初步鉴别能力。是肺部检查的首选方法。

(2)CT扫描,从肺尖到肋膈角,可以较好地发现肺部的各种病变,如肺实变、肺结节、肺脓肿、肺癌等。检查时,需要患者吸气末一次屏气扫描完成。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较好的引导,如果憋气做的不好,会对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3)PET-CT,是由PET和CT两部分图像组成。PE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药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的变化。目前应用最广泛的PET显像剂是18F-FDG(氟标葡萄糖),它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由于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感染诱发局部炎症反应也有葡萄糖高代谢的特点。因此,PET可以特异性靶向肿瘤,显示肿瘤病灶,对肺癌的确诊有重要意义。PET-CT的另一个作用是确定肿瘤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对于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方案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4.结语

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的胸部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肺结节,都不用太担心,95%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参考文献:

[1]时国朝,冯耘.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解读[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10(6):6.

[2]陈婧,叶晓丹.肺结节处理指南的解读和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1,19(3):6.

[3]周清华,范亚光,王颖,等.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12):6.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004):249-254.

【作者简介】黄意恒(1997.08-),男,汉族,上海市人,本科学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