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关于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

黄丕军

广西崇左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崇左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快,同时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压缩,我国面临着耕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而没有经过处理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对于周边的土壤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有害物质不断地在土壤中积累,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土壤。鉴于此,保护土壤环境,同时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是目前环境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于我国当前土壤环境污染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并且探讨了造成土壤污染的核心因素,然后进一步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对于土壤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治理

关键词:土壤环境保护;土壤环境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环境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农业发展中也开始灌输可持续发展理念,土壤环境保护的力度也日益强化。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土壤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土壤环境的保护措施设计了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的制度。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土壤环境保护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其具有多变形、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制定科学且全面的土壤环境治理策略,对于提升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1造成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核心因素

1.1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或者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污染

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环境是重中之重,土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严重者甚至会给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目前绿色农业理念还未全面实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在种植中,仍旧习惯大量的施用化学肥料进行施肥,以及使用农药进行害虫防治,而部分农药以及化肥中的物质就会破坏土壤环境,例如有些化肥中含有重金属或者有毒元素,这些化肥施用到土地中,就会直接对土壤环境造成损害。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长年累月地在土壤中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与数量降低,而这些微生物恰恰是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矿物、降解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化肥的过量施用就会直接导致土壤转化和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变弱。

1.2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不当造成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很多中大型城市在进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为了推进周边乡镇农村的发展,将一些在城市中处于落后的产能同时可以推动乡镇农村经济的工业生产进行了转移。这样的重工业生产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是土壤环境问题,很多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废水、废气等的合理处理,盲目并且随意排放废气、废水等,这些都会给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土壤养分结构,引发如土壤板结等严重问题。

1.3农业灌溉与生活排放污水造成生物污染

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许多生活污水,在进行农业灌溉时也会产生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严格处理就直接排放,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会让土壤中滋生大量的病原体、寄生虫以及细菌等。可以确定的是土壤自身就具备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其净化能力终归是有限的,如果污水排放造成污染程度超过了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最终还会污染土壤,破坏土壤环境。而土壤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修复其净化能力就会难上加难。

2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

2.1对于土壤环境修复技术进行创新

要高效地进行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要在做好全面保护工作的同时进行土壤环境修复工作。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土壤遭到破坏,而对于已经遭到破坏并且恶化的土壤环境,就要进行合理的修复工作,因此对于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将发展成熟的科技运用到土壤修复技术的创新之中,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的技术体系。而土壤修复技术的创新及应用,一定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土壤环境,不能直接照搬滥用,土壤修复技术的属地性较强,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结合实际土壤环境的特点,反而可能会进一步的破坏我国土壤环境。因此在创新修复技术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修复技术时,要有科学性、专业性的指导,要结合实际土壤环境进行技术创新。

2.2建立完善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任何的国家资源建设与治理,都需要一套经过实践验证的制度体系来加以维护,从而达到利用法律条例来进行规范管理的最终目的。在我国的土壤环境治理方面,也需要相关部门建立起这样一套可以规范所有部门与个人的法律法规,并以这套制度体系为依据,由点到面地开展土壤环境治理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这套制度体系一定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不可以完全照搬他国的经验来进行治理。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我国自身的地区状况来进行综合分析,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政策部署于相应的地区内,在不断丰富当地的环保法律体系的同时,也能让整个土地治理有着更为全面的法律依据,进而更好地推动当地的环保部门开展自身工作,为土壤环境治理奠定一个坚实且牢固的基础。

2.3设立高效的土壤环境监测点

要想及时且有效地保护与治理土壤环境,就需要随时能够掌握土壤环境自身的质量变化以及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定范围的土壤环境当中设立土壤数据检测设备。在对这些土壤环境监测点进行布局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地貌状况进行选择,而不是随意进行设立。土壤环境检测装置最好是能够设立在诸如河流、饮水点、农田等易被污染的土地区域内,一般设立的模式有背景点位设置、基础点位设置和特定点位设置三种类型。设立监测点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就检测到土壤环境变化的情况,进而能够及时实施治理措施,将环境污染扼杀在摇篮状态,保护土地资源免受损失。

2.4严格管控生活污染源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不仅能提升城市环卫人员对垃圾清理的效率,还能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同不可回收的垃圾种类分开,提高其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效率,让垃圾变废为宝,成为无害能源;(2)综合治理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一般会在城镇的边远地区加以排放,当地的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生活污水引流及治理的相关工程,把生活污水进行填埋或者化学融合处理。例如,可以将废水集中到相关的专业处理场所,经过科学处理,令其达到排放标准,再将处理后的污水引流至农村废旧的池塘或水湾当中进行填埋,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活污水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3)在城市当中实行车流限行政策,将机动车的出行比例降低,鼓励人们绿色出行、低碳出行,降低工业尾气的排放,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土壤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危害到整个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应该加倍重视土壤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采取有效的科学保护方法以及治理政策,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消除土壤环境污染源,改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地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面对曾经的教训,我们应该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果,保障土地资源不流失,从而为我们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奉献自身的一份宝贵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辉.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1(36):3.

[2]林杰.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

[3]谷庆宝.关于土壤环境污染及控制指导值制订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