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制氮工艺效果分析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基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制氮工艺效果分析探讨

王跃平

深圳市友效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要:为减少破坏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节约资源本文以节能减排为目的,以深冷空分法、膜空分法及分子筛空分法(PSA)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氮气的组成和用途,分析了不同制氮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并且比较了三种制氮工艺的能耗情况,得出分子筛空分法(PSA)为最佳制氮工艺。

关键词:节能减排;深冷空分法;膜空分法;分子筛空分法

1.引言

目前,我国氮气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金属热处理、电子工业、粉末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例如:电灯泡里充满氮气,可以减缓钨丝氧化的速度,从而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焊接金属时,可利用氮气代替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氮气还可作为制造炸药的原材料、低温粉碎等的制冷剂、冷却剂及用作化肥、氨、硝酸等化合物的制造[1]

节能减排主要是指节约资源,利用最佳生产工艺或设备等减少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的排放,简而言之,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资源和减少破坏环境有害物的排放[2,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也快速增长,造成破坏环境有害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的现象,因此,本文通过不同行业对的氮气需求,对不同的制氮工艺效果进行比较,以节能减排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筛选出最佳节能减排的绿色制氮工艺。

2.氮气的组成

大气中约有4000万亿吨气体,其中氮气占78%。氮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气、液和固三态,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在标准大气压下,氮被冷凝至-196℃即会变为液态,氧和氮的沸点相差13 ℃,氩和氮的沸点相差10 ℃,空气的分离就是充分利用其沸点的不同来将其进行分离[2,4]

表1  空气的组成

组分

二氧化碳

其他

分子式

N2

O2

Ar

Ne

He

Kr

Xe

CO2

氮氧化物水

体积含量

78.03

20.93

0.932

1.5-1.8×10-3

4.6-5.3×10-4

1.08×10-4

8×10-6

0.03

重量含量

75.6

23.1

1.286

1.2-10×10-3

7×10-3

3×10-4

4×10-5

0.046

气体密度

1.250

1.429

1.734

0.9

0.178

3.743

5.896

1.977

沸点

-195.79

-182.97

-185.86

-246.08

-268.94

-153.4

108.11

-78.44(升)

3.绿色制氮工艺效果比较

节能减排的绿色制氮工艺有三种,即深冷空分法、分子筛空分法(PSA)和膜空分法。

3.1深冷空分法

3.1.1制氮工艺原理

深冷空分法又称为低温精馏法,作为传统的制氮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深冷空分制氮主要是以空气作为原辅材料,通过压缩、冷却、净化工序后,利用热交换功能将空气液化转换为液空。在标准大气压下,氮被冷凝至-196℃即会变为液态,根据液氧和液氮的沸点差13 ℃,通过对液空的精馏,使它们分离来获得氮气,氧气位于精馏塔底部,氮气位于精馏塔顶部[1,3]

3.1.2制氮工艺流程

空分制氮系统由压缩、冷却、分子筛吸附、净化与精馏等构成,空气首先进入压缩机经加压至0.7-0.9MPa时,经冷却处理后,排入双向连接的分子筛安全吸附器中,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子及其碳氢化合物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空气随着密闭管道进入缓冲罐,其中富氧空气待冷却后位于罐底部参与精馏,罐顶为高纯度的氮气,净化的一部分氮气经加压后作为产品送出,另一部分被冷凝为液氮。其中,大部分液氮参与精馏,少量液氮于液氮储罐贮存,空分制氮方法液氮产量约为气氮产量的8%[1]

深冷分离制氨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深冷分离制氨工艺流程图

注:1压缩机;2,3 A、B分子筛;4缓冲罐;5空压机;6储气罐;7真空泵

3.2膜空分法

3.2.1制氮工艺原理

八十年代,膜空分制氮作为新型制氮技术在国外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逐渐利用此技术制氮。膜空分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特殊薄膜对空气中氮和氧等气体分子具有不同的渗透速率,将氮跟氧等气体进行分离而制取高纯度氮气,其氮气纯度可高达99.99%。膜空分制氮技术操作简单,占用体积小,维护量少,产气速率快,有最佳的性价比,适用于氮气纯度小于98%的用户[1,5]

3.2.2制氮工艺流程

空分制氮系统由压缩、冷却、干燥、净化与膜分离构成,空气首先进入压缩机经加压至1.2-1.4MPa时,经冷却处理后,排入双向连接的干燥器中,可将空气中的PM2.5、PM10、水分子及油物进行干燥过滤处理,由于膜的特性,空气需进入电加热器进行净化处理,当空气温度稳定后进入膜分离单元,是利用特殊薄膜对空气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当氮气满足纯度要求时排入氮气缓冲罐。

膜分离制氮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膜分离制氮工艺流程图

注:1压缩机;2,5过滤器;3,4 A、B干燥器;6电加热器;7,8膜组件;9真空泵

3.3分子筛空分法(PSA)

3.3.1制氮工艺原理

分子筛空分法(PSA)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实际上就是吸附和再生的过程,实现连续运行。PSA空分制氮装置是以空气为原料,制氮前首先将分子筛用热空气或氮气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后的分子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运用变压吸附原理,使分子筛具有选择性的吸附气体分子,以此达到筛选出氮气的目的。整个运行过程“吸附-切换-再生(包括冷吹)-切换-吸附”全部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运行的

[1,6]

3.3.2制氮工艺流程

分子筛空系统由压缩、冷却、过滤、净化与吸附构成,空气首先进入空气压缩机经加压至0.75-0.9MPa时,整个制氮系统中气体均是带压的,排入空气储罐中,经精密过滤处理后,采用冷干机进行脱除水分处理,随后进入两台吸附塔组成的PSA制氮装置,可将空气中的O2、CO等杂质气体吸附掉,随后氮气由吸附塔塔顶排出,其排出的氮气纯度高达99%[7]

分子筛空分法(PSA)工艺流程见图3。

图3  分子筛空分法(PSA)制氮工艺流程图

注:1空气压缩机;2空气储罐;3,5,6精密过滤器;4冷干机;7,8,A、B吸附塔;9氮气储罐;10减压阀;进口阀门。

3.制氮工艺的节能减排分析

分子筛空分法(PSA)作为一种新的制氮技术,与传统制氮法相比,具有产品性能稳定、节能高效、其能耗相对采用传统制氮法制氮流程要低、操作便捷、成本低等特点。

通过分析和比较分子筛空分法(PSA)与传统制氮法的实际运行能源消耗计算,得出不同制氮工艺的能量消耗情况(见表2 )。

表2    不同制氮工艺能源消耗对比

项目

消耗设备

传统制氮工艺

分子筛空分法(PSA)

深冷空分法

膜空分法

产品种类

气氮、液氮

气氮

气氮

氮气纯度,φ/%

99-99.99%

<99.9%

≤99.99%

操作压力/MPa

0.7-0.9MPa

1.2-1.4MPa

0.75-0.9MPa

制氮工艺

主要设备

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分子筛吸附器、电加热器、精馏塔、冷凝蒸发器

空气压缩机、过滤器、干燥机、吸附塔、缓冲罐

空气压缩机、过滤器、干燥机、电加热器、膜组件

耗电量

kW·h·h-1

空气压缩机

2135

1850

1250

冰机

180

165

135

循环水量

t·h-1

空气压缩机

300

280

220

冰机

160

135

110

占地面积

相对投资

1.2-1.5

1

>1.5

5.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深冷空分法、膜空分法及分子筛空分法(PSA)的制氮原理、工艺及能源消耗,得出耗能量低的制氮工艺为分子筛空分法(PSA),并且此工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为需氮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了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琼, 马天娇. 深冷制氮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J]. 深冷技术, 2013(06): 30-32.

[2]余化, 冯天照. 制氮工艺技术的比较与选择[J]. 化肥设计, 2012, 50(01): 13-15+19.

[3]王松. 高效制氮工艺研究应用[J]. 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9, 56(05): 43-46.

[4]郑黎, 林冰. 单高制氮节能新工艺技术改造[J]. 河南化工, 2015, 32(04): 47-49.

[5]李绍林. 浅谈5万吨级石化码头制氮系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 珠江水运, 2021(11): 49-51.

[6]薛鹏, 张引弟, 杨建平, 等. 基于变压吸附制氮系统的BOG再冷凝工艺[J]. 天然气工业, 2017, 37(12): 92-98.

[7]王伟, 刘德清. 空分分子筛运行分析及保护措施[J]. 中氮肥, 2021(06):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