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邓来杰   

身份证号:37091119930826601X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模块是非常重要的模块,对于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具体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施工工艺技术流程进行管控,同时也需要完成混凝土模块裂缝等问题的解决,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本文笔者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并针对裂缝处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

关键字;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工艺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现代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当前工程中应用,能够提升工程的抗压强度以及工程的使用寿命。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也相对比较复杂,其包括材料配比、振捣、浇筑以及养护等多项工作,同时其施工中各项工艺都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如温度以及湿度等,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出现技术不到位问题,将会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影响到工程施工美观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施工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提升施工效果。

1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

我们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技术有: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使用填充或者重新浇筑的方法对其局部进行修补、将其灌入混凝土裂缝中的灌浆法、结构加固、仿生自愈等一系列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方法都是需要作用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当中,对现有的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使其达到巩固的效果,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1.1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中的物质种类较多,这些物质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并由此而产生裂缝,是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原因之一。混凝土中的骨料多数呈碱性,在水中会产生碱性离子,并与其它的一些活性骨料发生化学反应,吸收水分,从而导致周围体积增大,混凝土疏松,并膨胀开裂。这种原因导致的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的使用期间,即使发现也难以维修或者补救。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另外,如果钢筋保护层较薄,或者振捣过程中力度过大,会导致钢筋的保护层破裂,有害物质进入钢筋,使其产生锈蚀,体积膨胀,从而导致裂纹的产生。这种裂纹一般会沿着钢筋的方向出现。

1.2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的配比是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必要先行措施,这项工作很重要,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工程的施工现场在配制混凝土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混凝土的水灰在0.24~0.38之间为比较合理的标准,而在现场实际操作时为了浇筑成功,大多数情况会忽略比例多次加水。混凝土浇筑之后会有很多热量产生,这么多热量跟来的水分一般会留在有些建筑材料中变成一些小水泡,这些水泡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1.3混凝土自缩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混凝土通常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缩现象,如果控制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其自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水泥引起自缩。水泥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原料,其在浇筑的过程中会发生硬化的现象,同时造成大量水分的散失,通常散失水分量达到80%以上,这也是混凝土出现自缩的主要原因之一。2)减水剂等外加剂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通常都会添加一些高效的减水剂,这些减水剂能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产生较大的影响。3)添加矿物质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会加入一些矿物质,如硅灰、煤灰等,这些物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混凝土的自缩现象。

1.4地基沉降不均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习惯性采用高挖低填施工技术,也就是将较高地区的土壤挖出并填入低洼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地基平整需求,但是却容易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具体来说,由于土壤密度不尽相同,导致工程在投入运行后,长时间受垂直作用力,使得地基结构中密度较小的位置不断下沉,导致整个建筑结构出现倾斜、变形等问题。一旦变形问题超出混凝土结构拉应力,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并且这类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地基沉降不断增加。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2.1裂缝修补法

裂缝修补法顾名思义,是对于裂缝形成的地方采用一些混凝土材料和其他材料进行裂缝的修补。裂缝修补法的优点在于其操作十分简单,并且修补十分迅速,但是,对于裂缝的修补仅仅适用于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中。这种裂缝往往是在混凝土的表面,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影响建筑工程的外观,采用修补法就可以对该种裂缝进行良好的处理。

2.2结构加固法

在土木项目建设中,如果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可以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时,首先在工程结构四周安设加固工作所需要的支撑点,加设预应力钢筋,然后有效的修补混凝土裂缝。采用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解决施工裂缝问题,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促使土木项目工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最大程度上增长土木项目的使用年限。

2.3灌浆法

配备好浆水物,并将其灌注到混凝土裂缝中的方法即为灌浆法。灌浆法利用的是浆水物的扩散和固化作用。固化后的浆水物黏度较高,能够牢固地黏结在混凝土结构上,从而和原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达到补漏的效果。环氧树脂浆和甲基丙烯酸甲酷液是灌浆法常用的化学物质,聚氨酷等是常用的堵漏化学浆液,这些物质都能够达到混凝土强度恢复的效果。

3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防治措施

3.1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结构设计的时候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来施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需要加强建筑承载的钢筋数量,即使不可能完全消除裂缝,但仍能有效地降低裂缝的宽度,以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强度。另外,为了防止发生大的裂缝,我们施工时还需要注意设置水平施工缝,这要根据温度裂缝的要求来进行。

3.2合理确定配合比

混凝土的调和比例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要亲自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科学计算出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另外,针对特殊的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要对配合比的确定进行模拟试验,以检验所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工程应用条件。同时,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粉煤灰,不仅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还可以起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的作用,防止混凝土由于收缩出现的裂缝现象。

3.3混凝土后期养护

在整体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可以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由于温差较大造成的一系列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经过浇水养护,提升整体质量。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来说,应通过进行散热和养护等提升整体的环境温度,确保降温速度的降低,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硬度,从而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混凝土材料使用量的不断提升,混凝土裂缝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施工操作流程,同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施工中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减少裂缝的形成,并加强后期检查,及时进行有效修补,消除混凝土裂纹问题带来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8):16-17.

[2]索永军.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30-31.

[3]蒋金谷.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