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

马乾龙  ,李文信

身份证号:220204199211141814    身份证号:610324197111190517

摘要:在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作为重要的工程建设指标,建设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了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功能的完善性,一些质量问题还会增加城市运行隐患,为此,在质量管理方面,监督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遵循精细化的监督管理原则,把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隐患,达到规范要求的工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缺乏监管制度。

建设工程项目工期较长,施工流程复杂,非常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导致工程风险的增加,所以,在工程运行风险控制的角度上来看,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监督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质量监督管理的落实。这也是监督部门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对于监督部门来说,为了真正发挥出监督管理的作用,监督人员就必须要树立责任意识,并且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地履行自身义务,对建设工程质量风险进行严格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监督管理目标。一些监督部门在执行管理任务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没有体现出责任制原则,管理工作过于松散,对监督人员的约束力不足,导致一些监督人员的工作理念出现了问题,不注重工作规范性,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对于个人工作方面的漏洞和疏忽,监督部门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制度因素的作用下,人员的工作状态出现了随意性,无法保证工作质量,监督管理的效能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1.2配套设施管理不到位

配套设施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居民住宅区,完善配套设施是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往往没有严格检查配套设施质量。在竣工验收时,监理单位通常采用传统质量验收模式检查建筑主体结构和其他结构的质量,却忽视了配套设施管理工作,从而导致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进而导致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频繁出现。

1.3人员素养不足。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监督人员属于工作主体。各项管理任务的落实和检测技术的应用,都需要依赖于监督人员来执行,监督人员的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对质量监督管理效果起着决定的作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难度很大,在质量监管过程中,监督人员要全面掌握行业规范,以规范内容为依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而且监督人员也要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拥有健全的法律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保证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顺利完成质量监督任务,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中肯的评价。但目前许多的监督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专业素养不足,对建设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不够了解,没有全面掌握施工规范,不能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中肯的评价,无法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第二,实践经验不足,一些监督人员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是缺乏现场监督经历,工作水平无法满足监督要求,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到质量监督管理的最终效果。

2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新要求

2.1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

建设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且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信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来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有效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因此,想要保证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筑企业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另外,想要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工作人员只有具有责任意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3]总之,工作人员需要履行监管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并且以为社会负责、为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不达标的建筑结构,工作人员需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2.2完善监管制度。

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制度因素对监管工作的影响极大,所以,监督部门要真正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以质量提升为导向,不断优化和完善监管制度,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有力依据,规范监管流程,促进此项工作的真正落实,这也是当前的监督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讲,制度的构建目的,是为了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对质量监督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促进各项检测技术的有效落实,在监督部门制定的制度中,要有责任制内容,监督部门要严格地按照制度内容,对质量监督流程进行监管,对于质量监督管理中出现的疏忽大意的问题,要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罚,如果因个人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监督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要对其进行绩效处罚,利用制度手段,促进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落实,规范监督管理流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出政府部门的重要监督职能作用。

2.3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

想要让监督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建筑企业除了需要激发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之外,还需要从奖励制度入手来增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是激发监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当然,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在执行绩效考核标准时,建筑企业需要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绩效,并且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和消极怠工的员工,建筑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加大惩罚力度,以此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2.4提高监督人员素养。

人员因素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监督人员的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建设工程规模更大,工程结构和施工工艺技术体系也越发复杂,进一步地提高了质量质量监督管理难度,对监督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监管效果,真正体现出政府部门的智能监督作用,监督部门需要在人员方面入手,构建优质的监督管理团队,保证队伍中的人员都具备足够的工作能力,全面掌握施工规范,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以便于开展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督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加设,注重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在人才的招聘环节,要设置系统化的考核流程,并且要以面试的方式,对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进一步的考核和验证,在基础环节上消除人员因素对质量监督管理产生的不良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只有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质量,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邦军.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研究[C].2020:39-42.

[2]傅玉明.浅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C].2020:30-35.

[3]邓赞利.基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与模式创新的分析思考[J].中外建筑,2019(0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