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屠康    ,付敏

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乡村景观往往具有一种得天独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许多园林设计师都从乡村景观中寻找设计灵感,加强园林景观意境,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自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对乡村景观进行概述,结合其特点,总结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过去,许多风景园林内容千篇一律。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严重破坏原有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一些园林设计师开始根据乡村环境创造设计思路,着重利用园林环境原有特点。尽量就地取材,利用原有自然元素,能够减少工程量,发挥园林环境本身的生态作用。

1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景观是受农业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世界各国的雕塑作品都将大自然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完美地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生态文明是一个整体。空气,阳光和水,在地上和一些有组织的地方,显示出人和自然的和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也逐渐融入到了城乡发展之中,但是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不可避免地会被纳入到园林城市的规划之中。为了维护乡村地区的历史与地域文化,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分割、组织和开发。

2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以田园风光为中心的,它不仅包含了麦田、山川、溪流等自然景观,更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如炊烟袅袅,农夫耕种等。因而,乡村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的有机结合,是山水和人文的交融。乡村景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2.1具有多样性

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着无数的文化瑰宝。中华幅员辽阔,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地方文化在表现乡村景观要素方面也是有差异的。乡村景观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习俗,自然也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而,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

2.2具有实用性

秋收的农作物、山上的水果和蔬菜,构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村景观要素。而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在山上采摘瓜果的农民,则是乡村景观的人文元素。土地是大自然赋予农村人民的一种重要资源,它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农民致富的基础,因此,它就成为了乡村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土地在乡村景观的人文要素中是不可取代的,它也是一种生产性。因而,乡村景观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

2.3具有原始性

与城市景观相比,乡村景观多以自然风景为主,它具有浓厚的自然性和田园特色。乡村景观与水泥建筑物的表现形式不同,乡村景观有别于其它的水泥建筑物,它具有较原始的视觉感受,它的表达方式和线条都比较粗糙。

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原则

3.1协调性原则

一般说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以精致、细腻为出发点,而乡村景观则以原始、粗犷、贴近自然而著称。虽然将乡村景观纳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初衷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若一味地照搬照抄,而不是将乡村景观与其它景观科学地结合起来,很容易产生矛盾,从而有悖原意。所以,将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结合起来,要注重在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使之与自然融合。

3.2开放性原则

首先,乡村景观不仅仅包括山水风光,而农业场景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结合起来,不仅要注重美感,还要打破传统的表达方式,让乡村景观的原生态特征充分发挥,保留更多的自然元素,尽量将乡村景观元素融入到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之中,让乡村的原始风貌充分展示,同时保留更多的自然元素,使风景园林规划彰显出更多田园情怀。其次,不能太执着于所占的比重,也不能只为了追求数量的比例而把农村和其它景观的比例固定下来。同时,也不能把不同的景观直接分开,应该按照美学与设计的要求,互相融合,使乡村景观与其它的景观更加自然地结合。

4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策略

4.1保护乡村景观的历史特点

乡村景观与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了乡村景观的历史和文化,它就像失去了生命,不管色彩有多鲜艳,色彩有多丰富,手法有多复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都是空洞和脱离实际的。因此,在将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兼顾历史与文化,以保证乡村景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比如将乡村景观融入到以城市景观为主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在规划和设计上,也可以运用“借景”的方法,直接运用乡村景观的某些场景。在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之间,修建了一条道路,把它们连接起来,在道路的末端,就是真正的乡村景观。例如耕地、房屋、稻田等,保存了乡村景观的历史风貌。同时,使乡村景观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使乡村文化得到最大程度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比如,川东地区有很多的农舍比较分散。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根据历史习俗和土地承包的土地,方便劳动,所以才会出现人口的分散。因此,在分水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按道路网格进行总体平面布局,以地势高低为依据形成居住组团,把分散的农户集中在一起,并以聚落为核心来规划乡村景观,以解决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组团之间互相呼应,空间形态各异,穿插渗透,错落有致,构成了一种现代与乡土并存的田园风貌。各组团由高低不一的房型构成,或呈“L”型,或呈“U”型,构成多种庭院空间。便捷的道路连接了原本零散的农民,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需求。

4.2重视乡村景观的农业特性

农业特征是乡村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景观的灵魂。因此,要将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使其具有的农业特征得到最大程度地体现。如在风景园林景观中开辟小型农家乐,将乡村景观融入、引入于此。这样既能保持乡村景观的农业特色,又能让游客在实际的农耕经验中,满足人们对田园风光的需求。

例如,川西盘和规划利用周家林盘原有的生态环境,对林盘空地、出江河堤、农家民宿等进行了一定的改造,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进一步扩大现代农业种植业的规模,实现集约化发展。利用电商平台、新媒体等平台,发展林盘民宿、休闲观光产业,以提升乡村特色和现代农业园区的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通过对林盘内植被、水系、民居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选择周家林盘空地、出江河堤防同心村、周家林盘主要道路等节点进行点状发展。合理的建设项目方案,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同心村旅游景观项目的质量,既节省了地方扶贫资金,又避免了浪费用地指标,使对林盘生态环境和林盘总体面貌的影响最小化。

4.3经济与生态和谐统一

在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策划过程中,经济与生态的协调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毕竟,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关键的支撑,可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所以,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活动,比如采摘水果和蔬菜,并收取相应的费用,让游客自己动手去采摘。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加工服务,帮助游客加工他们采摘的水果和蔬菜,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当然,提供农家菜也是常见的一种方式。这些措施既能达到乡村景观设计生态化的要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使游客感受到更多的乡土气息,从而促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的过程中,重视乡村景观历史特点和农业特色,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经济性和生态性,保证乡村景观合理使用,提升景观规划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洪霞,闫晓云.乡村景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与发展——以阿荣旗松塔沟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05):103-104+107.

[2]周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14):57-58.

[3]姜蒙蒙,尤向来.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7):90-91.